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浅谈二次文献在四川省综合年鉴编纂中的使用价值和原则

点击数:35392012-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四川省综合年鉴编纂事业在近年取得长足发展,以《四川年鉴》为例,综合年鉴编纂中对二次文献的使用更趋灵活化和有效化,发挥了二次文献调整和丰富综合年鉴编纂风格、补充和延伸其主体内容等独特作用。对二次文献的使用必须坚持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兼容并蓄的基本原则,确保全省综合年鉴编纂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综合年鉴;二次文献


  1986年,《四川年鉴》正式创刊,从而开启了四川省综合年鉴编纂的历史篇章。以《四川年鉴》的成功创办和出版为滥觞,我省市、县级地方综合年鉴工作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年来,我省综合年鉴规范化编纂质量大幅提高,在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10年……21个市(州)全部开展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19个市(州)实现一年一鉴出版;181个县(市、区)中有150个开展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工作,占总数的82.9%。”①我省综合年鉴编纂事业良性发展,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所谓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作为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分类编排、便于检索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是记录重大事件、重要信息、最新成就,汇辑各种资料和统计数字。有鉴于此,相较于其他出版物,综合年鉴高度重视对各类型文献资料的组织、占有和使用;全面收集、科学分类、合理利用各种文献,对提升年鉴整体形象、提高年鉴编纂质量、优化年鉴使用效率具有直接而深远的使用价值。

  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综合年鉴,《四川年鉴》经过26年的发展,已在年鉴界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本文即主要以《四川年鉴》为典型,对我省综合年鉴的二次文献使用情况作简要论述。

  一、二次文献在四川省综合年鉴编纂中的使用情况

  “文献是可持续存在并能重复利用的信息单元”②,为书刊编纂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性和标准型材料,综合年鉴编纂中对文献的使用主要表现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综合运用。综合年鉴的编纂,必须合理配置和优化使用上述各次文献。

   (一)二次文献在我省综合年鉴编纂中的使用情况

  一次文献指原始文献,是未经编选者加工的原始性文件和第一手资料;二次文献又称线索性文献,通常是在对一次文献进行再加工(概括、压缩、抽象、整理、标识、绘制等)整理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文献。三次文献则是通过对一次文献内容的整理并编写出来的年鉴主体内容。其中,由于二次文献经过压缩加工,在同样的篇幅里能容纳更多的有效信息,因而不但能有效充实年鉴内容,而且能够通过二次文献提供的追踪线索,使年鉴的内容张力得到增强。国内外的年鉴编纂都非常重视对二次文献的开发使用,如日本平凡社编纂的《世界大百科年鉴》中,二次文献所占篇幅就超过50%;而国内出版的各类综合年鉴虽然二次文献的开发利用尚存在很大不足,但是所占篇幅比例一般也达到了10%~20%

  我省的综合年鉴编纂中也非常注重对二次文献的合理使用,以《四川年鉴》为例,不但常设了目录、四川风貌、巴蜀人物名录、大事记、索引等多种使用形式;而且二次文献所占篇幅也相对合理,《四川年鉴》全卷正文主体内容一般保持在200万字左右,其中二次文献类篇幅所占比例接近26%。目前,《四川年鉴》的篇章设置和内容结构安排,多为省内其他各地综合年鉴所参照和效仿,可以认为,二次文献已经成为全省综合年鉴编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衡量我省综合年鉴编纂内容的丰满度、年鉴查考作用的有效度、年鉴编纂风格的鲜明度等多个领域具有指标性价值。

   (二)二次文献在我省综合年鉴编纂中的表现形式

多年来,《四川年鉴》的编纂非常重视对卷内各次文献的统一配合使用,尤其是对二次文献的使用更呈现出多样化、均衡性、地域化的特色,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特色类、规范类、统计类三大类型。

  规范类二次文献是年鉴的规范性检索内容,是遵循年鉴作为可供查考借鉴的工具书性质,为便于读者查检搜索需要而必须设立的具体内容,在《四川年鉴》中主要包括目录、索引等查检资料。统计类二次文献主要是根据年鉴的全面性、资料性特质,为丰富年鉴编纂内容、提高年鉴的实际使用价值而收录的各种专项年表、统计表、社会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目录、政策性文件目录、补白资料等。特色类二次文献则是各种综合年鉴结合地方特色和年度工作特点而自行设置的板块类型,它可以充分发挥二次文献篇幅小、信息量大的特点,《四川年鉴》经过26年的发展沉淀,最后确立了适合四川区域特征的四川风貌彩图专栏、巴蜀人物、大事记等基本板块。

  以《四川年鉴》为代表,全省各地综合年鉴纷纷扩展各类二次文献使用形式,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支撑,共同构成二次文献整体板块,与一、三次文献互相配合,全面提升了全省综合年鉴的编纂质量。

   二、二次文献在综合年鉴编纂中的独特价值

  综合年鉴具有存史和查考功用,因而,对文献资料的收集、选取和使用直接关系到年鉴的编纂价值。一次文献虽然权威、准确,但因其原生性而更多作为全卷的辅助内容;三次文献虽是年鉴编纂的主体,但却拘囿于整体风格的单一和固定。相较而言,二次文献则既保有原始文献的核心精髓,又能体现出编纂者的加工和编辑风格,因而成为我省综合年鉴编纂中的一个权威性与灵活性兼具的特殊地带,其价值和地位十分独特。

   (一)调整和丰富年鉴编纂的整体风格

  综合年鉴的编纂必须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情况和发展成就,这就要求年鉴编纂要坚持严谨、朴实、规范的基本原则,总体上体现出平稳、庄重、大气的编纂风格。但是这种风格的延续,客观上却也容易衍生出呆板、僵化、单一的副作用,从而影响其鲜活性和可读性。相较而言,合理使用二次文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赋予编纂者更为广阔灵活的个人操作空间,使其能发挥主动思维和个性元素,根据资料的占有量,拟定完善策划主题,分类设置栏目框架,并由此生发多样化的编辑风格,为综合年鉴的编纂增加靓丽而灵动的色彩。

  “栏目框定了期刊内容的走向,组合出期刊的风格,所以期刊栏目的设定很重要。”③《四川年鉴》中的二次文献版块很好地体现出了编纂风格的丰富性,其中,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建设成就,或以人物收录从侧面折射时代发展风采,或以简约文笔统揽全年大事,或以补白资料点缀其间、拾遗补缺,这些二次文献或集中编排,或灵活穿插,既充分发挥了编纂者的个体风格,又适度调整了综合年鉴全卷的单一格调,产生了较好的编纂效果。必须要强调的是,由于二次文献在综合年鉴的全卷中占有比例总体上有所控制,所以,二次文献风格灵活性并未对综合年鉴全卷造成实质性冲击和影响。恰恰相反,它以多样性的风格展示,对年鉴整体编纂格局形成了有效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年鉴本身的可读性和亲和力,既能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也使年鉴本身的风格力量更加饱满而富有张力。

   (二)补充和延伸年鉴编纂的主体内容

  综合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其“整体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综合情况……二是动态信息……三是辅助资料……四是检索系统”。④这里所指的动态信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鉴主体内容,而辅助资料和检索系统,则主要体现为本文中所讨论到的二次文献。

  综合年鉴由于反映内容的全面和广泛,往往篇幅和容量都比较巨大,以《四川年鉴》为例,其全卷字数就达200万字。如此浩瀚的篇幅,没有完整的目录、索引等导读体系,要充分体现年鉴服务现实、可供查考功能是不可想象的。《四川年鉴》对检索系统的编制非常重视,逐年编制详尽可考的中文、英文对照目录体系,并在近年来不断对全卷检索系统进行扩展。自《四川年鉴》2009年卷起,全面引入编辑了索引体系;自2012年卷起,开始规划将目录细化至基本寻检单元——条目及其附属资料,从而真正推动了《四川年鉴》查阅使用的便捷性和实效性。显然,对检索系统这类型二次文献的规范使用,使二次文献本身作为综合年鉴主体内容的重要补充,完善了综合年鉴的结构框架。

  目前,我省各地综合年鉴基本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在如此宽泛的部类设置中,考虑到整体篇幅以及内容配置平衡性的需要,不可避免地会因“全”的追求而难以确保“深”的挖掘。以《四川年鉴》为例,其对同一部类中的层次设置就多止步于分目或者次分目,基本上不再进行更细致的切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理使用二次文献,从而对年鉴编纂中涉及的部分年度重点或热点做延伸性拓展就显得意义重大了。所以,省内综合年鉴一般都多采用了彩色图片专栏的设置习惯。《四川年鉴》也在全卷开篇即设置“四川风貌”栏目,围绕年度工作重心和重点、热点,灵活开设“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建国六十年成就巡礼”、“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民生工程顺利完成”、“‘十一五’成就辉煌”等专题,选择、组合典型图片深入挖掘、解读,生动直观地在纵深方向拓展了综合年鉴的编纂视野,增加了思想深度。

   三、二次文献在年鉴编纂中的使用原则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东北年鉴》、《上海市年鉴》为代表,国内现代年鉴编纂出版开始起步;到目前,国内的综合性年鉴编纂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经进入到质的飞跃发展阶段,综合年鉴的内部结构也逐渐趋于稳定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一、二、三次文献兼收并容,以三次文献为主、二次文献为次、一次文献为辅的532的配比格局。与之相适应,我省综合年鉴的编纂也大体遵从这个配置比例,并基本形成了规范化的体例模式。

  在一、二、三次文献的使用特点中,二次文献显得更为简约、直观,具有一、三次文献所无法替代的平易与个性化特征。为此,我省的综合年鉴编纂须恰当掌握二次文献的使用原则,扩大其社会认知度,提高其综合查考效能。

   (一)凸显重点,发挥引导性功能

  在我省的综合年鉴篇幅中,二次文献总体占比一般不超过30%,因而需要在有限的空间中尽量浓缩和精编各种信息资料,力求以简约却又厚重的姿态实现信息传递量、信息传播方式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就要求编者必须做一个有心人,能准确把握区域内的年度工作重心和社会关注焦点,细致分析,科学策划,真正“通过文献的权威性、教育性,对人的思想行为、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社会导向功能。”⑤

  根据这种需要,二次文献的使用必须坚持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从策划立意、选材组稿、编写审读等角度都确保重点突出、主题鲜明。首先,在策划上选题要审慎,立意要精致。比如《四川年鉴》2010年设置“西部大开发十年成就”、2011年设置“四川‘十一五’成就辉煌”等,就是顺应年度工作重点而设置的中心主题。各地综合年鉴在“大事记”的编选中,更坚持了重大、重要、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等标准,较好地体现了重点性编纂思路。其次,在编纂过程中选材要典型,着笔要简约,让读者望文知义。《四川年鉴》2011年卷“民生工程顺利完成”栏目仅选配10幅图片、“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顺利完成”栏目总共用文不到1000字,却直观展示了编纂意图,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彰显特色,体现区域化特质

  综合年鉴有没有地方特点,直接关系到有没有个性和特色,有没有独立生存价值和长远发展意义。科学使用二次文献,能较为有效地凸显各地综合年鉴的编纂风格,扬长避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体现出差异化特质。

  要充分突出二次文献的地方特色,必须综合考察自身区域内独特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遴选出既带有区域烙印,又能反映时代精神和历史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整体设计和分析。以《四川年鉴》为例,其所确立的“四川‘十一五’成就辉煌”、“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胜利完成”等专题,就是立足于四川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所遭遇的自然灾害,展现了全川人民奋力拼搏、创造奇迹的恢弘历程,大力弘扬了全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的奋进基调。在“巴蜀人物”篇里面,也坚持了地域特色,既分层分类收录了先进个人,又收录了富有四川乡土气息的本土新闻人物、财经人物等。

  以《四川年鉴》的编纂为代表,我省各地综合年鉴普遍遵循了二次文献的地域化和差异化使用思路,强调浓烈的地域和时代特色,使全省综合年鉴的整体编纂呈现出个性鲜明、风格多样的状况,也更有效地满足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兼容并蓄,坚持开放性风格

  综合年鉴编纂是一、二、三次文献综合运用的资料性工具书,文献本身的价值固然首先取决于内容的丰满实用,但是对文献表现形式的追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处所说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指栏目的设置以及相应的内容编排体例。年鉴文献使用中,一次文献主要表现为特载或者附录,三次文献则逐渐沉淀为年鉴编纂最基本的条目化形式。

  相较而言,二次文献的表现形式显得更为灵活,也显示出更强的可塑性和开放性。我省综合年鉴编纂中体现“要想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站稳脚跟,赢得读者和作者,都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适当增减栏目”⑥的基本思路。以《四川年鉴》为例,就顺应形势变化先后设置有四川风貌、巴蜀人物名录、大事记、统计表、补白性资料等多种二次文献使用形式,这些栏目内容丰富、位置灵活,适时在年鉴主体内容中进行穿插补缀,使全卷的整体风格显得更加灵活,信息含量更加广泛,可读性也大大增强。

  必须强调的是,二次文献的设置并无固定的框架规定约束,其设置既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还取决于编纂者本身的视野开阔和开放程度,只有善于“拿来”,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赋予二次文献新的外在形态。比如《武汉年鉴》就在传统二次文献的基本目录之外,另设置了“书目·文摘·题录”,有的年鉴也设置了“新著选介”、“论文摘要”等可读性和知识性强的二次文献栏目。《四川年鉴》也在二次文献整体形态稳定延续的前提下,于2012年卷规划设置“年度要闻”等新栏目,以确保二次文献作为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年鉴的风格多样化和信息承载的最新化、最大化。

  综上所述,二次文献是四川省综合年鉴编纂中非常重要而又较为特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科学设置、开放包容,就能更好地发挥二次文献的独特价值,从而增强我省综合年鉴编纂的时代性特征,使其能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为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参考文献:

    ①谢鑫等:《 地方志工作》,载《 四川年鉴》,2011。 

    ②⑤王京山:《文献传播》,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③刘俭云、张兢:《出版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④许家康:《许家康集》,线装书局,2011。

    ⑥郑艳凤:《学报编辑学散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