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城市综合年鉴编纂质量评析
——以获得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特等奖的11部城市综合年鉴为例

点击数:36642012-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从年鉴的框架结构、条目编写、索引编制、装帧设计等方面对11部获得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特等奖的城市综合年鉴进行综合评析,认为这11部城市综合年鉴基本代表了中国城市综合年鉴的发展水平,具有内容丰富,分类比较科学,编辑加工精细,体例比较严谨,地方特色明显,装帧和版面设计美观大方的优点。同时,通过综合分析指出城市综合年鉴编纂还存在年度动态性条目较少、索引深度不够、条目编写不够规范等问题。

关键词:城市综合年鉴;编纂质量;年鉴评析


1978年以来,中国的年鉴事业获得了飞跃发展。由1980年的6种,猛增至1999年的1300多种,发展到如今更是达到300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繁荣发展。特别是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之后,各省、自治区将地方综合年鉴纳入地方志的工作之中,许多地方在完成二轮修志之后,将主要工作转到年鉴编纂上来。201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更是推动了各地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许多省市和自治区要求县区一级的地方志机构在完成志书编纂工作之后,要迅速开展年鉴的编纂工作,并将年鉴编纂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心。因为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规定,地方志书要二十年才修编一次。在上轮志书完成之后、下轮志书开始之前这段时间,地方志编纂机构的主要工作是编纂地方综合年鉴。所以,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全国的县区一级都会编纂以区县命名的地方综合年鉴。到那时,中国的年鉴事业将达到事业发展的巅峰。

从现在已经出版的年鉴和全国年鉴研究会(后改为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会)举办的四次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以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的两次全国年鉴评奖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的年鉴以省级综合年鉴和城市综合年鉴的编纂质量较高。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省级综合年鉴和城市综合年鉴一般都有较稳定的编纂机构,有相对固定的从业人员;二是省级综合年鉴和城市综合年鉴都有稳定的经费来源。中央级年鉴虽然覆盖面比较广,人才素质也比较高,但不少年鉴没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和稳定的编纂人员,导致年鉴从业人员不能安心致力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而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筹措年鉴出版经费。人员的不稳定也导致年鉴从业人员不能全心全意地致力于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县区级年鉴质量欠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县区级的财政比较薄弱,对年鉴编纂出版支持的力度不大;二是县区级年鉴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普遍较弱。这些都制约了区县年鉴的发展。就是编纂质量较高的地级市以上的综合年鉴,其编纂质量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即使中国年鉴在数量上取得了大发展,在编纂出版质量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会致力于年鉴编纂的规范与创新,目的也是要提高年鉴编纂出版的整体质量。去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也将重心转到对地方综合年鉴的指导,计划于近期出台一份《地方综合年鉴质量规定》,目的也是要提高全国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

本文拟以获得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得特等奖的11部城市综合年鉴为例,分析城市综合年鉴编纂质量的优劣。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1部城市综合年鉴不仅在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得特等奖,在中国地方志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年鉴评比中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可以说,这11部城市综合年鉴基本代表了中国城市综合年鉴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说,这11部年鉴内容丰富,分类比较科学,编辑加工精细,体例比较严谨,地方特色明显,装帧和版面设计美观大方。

(一)框架结构具有地方特色,分类比较科学

年鉴框架是全书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也是年鉴编纂内容的纲领。通过框架设计,框定全书的内容范围和条目的选题选材,分门别类地确定各类资料的归属和层次。纵观11部获奖的城市综合年鉴,基本上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根据自己的地方实际对百科部分做了科学分类,而且颇具地方特色。例如:《扬州年鉴·2011》在商贸服务业篇目设置“扬州‘三把刀’”分目;《镇江年鉴·2011》在文化篇目设置“赛珍珠研究与纪念活动”分目;《广州年鉴·2011》在农业篇目设置“花卉生产”分目;《哈尔滨年鉴·2010》在工业篇目设置“振兴老工业基地”分目;《乌鲁木齐年鉴·2009》设有“乌昌一体化”、“招商引资”篇目;《大连年鉴·2011》设有“要闻”、“辽宁沿海经济带”篇目;《西安年鉴·2010》在工业篇目设有“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兵器工业”等分目;《南京年鉴·2011》设有“南京都市圈”、“历史文化保护”等特色篇目。这些篇目、分目的设立凸显了地方特色,让读者一看就基本能知道是哪个地方的资料。

()内容丰富,资料性强

获特等奖的11部城市综合年鉴其内容绝大多数都能涵盖一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年度大事要闻,堪称一地的年度资料大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年鉴不仅全面搜集年度基础性资料,而且还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不仅充分反映成绩,而且也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条目释文比较规范,编辑加工精细

总的来看,获特等奖的11部年鉴的条目释文基本符合年鉴体例的要求,文字比较流畅,语言比较规范,基本要素也比较齐全。有的年鉴行文简洁,叙事开门见山,很少浮文虚词,而且善于借别人之口进行评价,符合年鉴记事风格;有的年鉴在机构名称、专业术语首次出现时一律使用全称,并括注简称;有的年鉴刊登全书简称与全称对照表;有的年鉴在部分内容里增加括注;有的年鉴条目采取承前省略的手法,把正文与标题融为一体,使得行文更加简洁;有的年鉴使用“参见”方法处理交叉,减少了内容上的简单重复。从标题制作情况看,各获奖年鉴也不同程度地下了一番工夫,不少条目采用动态性标题,具有鲜明的年度特点,且标题都比较简洁。

(四)装帧和版面设计美观大方,检索系统较完备

获特等奖的城市综合年鉴大多采用小五号字三栏排版,版面信息密集,文字容量大。有些年鉴附有较多彩照和随文穿插的黑白图片或彩色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从出版周期看,城市综合年鉴基本上做到一年一鉴,出版比较及时。从印刷质量看,11部年鉴大多档次较高,装帧美观大方。广州、杭州、苏州等城市综合年鉴还采用四色印刷,装帧和版面设计美观大方。从检索手段看,11部年鉴均配有中英文目录和主题索引,大多数还随书出版多媒体光盘,可以全文检索,与纸质年鉴相得益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部城市综合年鉴虽然代表了全国城市综合年鉴的发展水平,具有内容丰富,分类比较科学,编辑加工精细,体例比较严谨,地方特色明显,装帧和版面设计美观大方的优点。但是,仔细分析,还是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从框架设计到条目编写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

(一)年度、动态性条目较少,分类不尽合理

年度、动态性的信息资料是年鉴的主体内容,也是年鉴常编常新的基础。年鉴的年度、动态性资料主要表现为年度内方方面面的大事要闻,许家康会长认为在一部年鉴中,年度、动态性的资料通常要占全书总篇幅的50%以上。但是,从11部获特等奖的年鉴中,我们发现达到这个要求的并不多。特别是一些编纂时间较长的年鉴,专题性条目较多,年度、动态性的条目较少,有超稳定之嫌。

由于年度、动态性的资料在一部年鉴中的篇幅较大,合理分类就显得十分重要。年鉴年度、动态性资料的分类方法,一般有分类法和主题法两种方法。主题法是按不同的资料主题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它不强调主题之间的领属关系,编排一般按音序或字顺排列。分类法是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强调信息资料的同类性及其从属关系,其长处是能够让读者触类旁通、循序渐进地阅读查找。现在的11部城市综合年鉴都是采用分类法,但也有分类不尽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按单位行政归属分类。例如,许多年鉴将档案、地方志、党史、党校等归入市委分目,将法制建设、民政工作放入政府分目。二是没有根据事物的属性进行科学分类。例如:将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并列,将女装产业和轻工业、丝绸工业并列,将劳动和社会保障放在经济监督管理篇目,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放在信息业篇目,将文化交流放在社会科学篇目,等等。三是篇目、分目标题不够规范。如有的年鉴将“文化新闻”设为篇目,有的用单位名称作为分目名称。

(二)检索系统不够完善,索引深度不够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工具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工具性要有检索性、易查性,即内容资料值得读者去检索、易于检索。读者利用年鉴主要是为了求证、查找所需的资料。因此,年鉴的工具性主要表现为它的易检性,即内容资料具有检索意义,而且要方便读者查找。年鉴索引应具有较高的质量。一是要有较为合理的索引量,即要维持一定的检索深度,能基本满足读者的查找需要。二是要标引规范,符合读者的查找习惯。也就是说要编排有序,引入索引常见的参见、互见等编排方式,将资料、信息进行整合重组,方便读者查找。如果按照这样的要求来衡量这11部城市综合年鉴的索引,便会发现这11部城市综合年鉴在索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首先是索引量偏少,索引深度不够。11部年鉴均有索引,索引量大于目录数量的不多,大部分的索引深度都不够。有一部年鉴目录中没有列出表格,在索引中也检索不到,实际上这部年鉴内容里有许多表格。这样的索引是无法满足读者查找年鉴内容的需要。其次是主题索引标目不规范,有的年鉴索引标目完全照搬条目名称,未作任何提炼和重新概括,不严格使用规范的词或词组、规范的名称和概念来做主题标目,索引中冗长的标目和不规范的简称、缩略语随处可见,导致主题索引的检索性不强。三是年鉴主题索引要建立交叉参见系统,使编制的索引起到整合信息、重组资料的作用。为了提高索引的质量,必须努力克服上述缺点,完善索引编制。当前年鉴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努力提高年鉴索引的深度,增加索引量,将索引比例提升到11.5以上的水平,并切实改进标目的提炼方法和索引的编排方式,使年鉴主题索引真正成为读者快速查找年鉴内容的实用性工具。

(三)条目编写不够规范,记述深度不够

由于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所以条目编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任何一种工具书都是按照一定的规范编纂而成,将这些规范集中起来,就成了工具书的体例。其中条目编写规范,涉及条目选题选材时限、范围、原则和标准,释文的基本要素和记述的顺序要求,以及语言文字、文体文风、称谓、时间表述、数字用法、计量单位、书写格式等。根据条目编写的规范来对照11部城市综合年鉴,不难发现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是部分条目缺乏相对独立性,不便于检索。11部年鉴中,条目缺乏相对独立性的条目还不少。如:“体现为民审计理念”、“服务成效扩大”、“工作措施”、“队伍建设”、“加强宣传”、“开展交流”、“存在问题”等。

二是部分条目内容要素不全,基本要素缺失。条目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类型的条目,其内容要素也不尽相同。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年鉴,条目内容要素不全,将会造成一批事主、时间、地点不明,没头没脑、不清不楚的条目。这个问题在11部城市综合年鉴中也相当突出,有的年鉴都有数十个这样的条目,多的达上百条。这里试举一例:

【强化校园安全保卫】针对外地接连发生伤害幼儿园和中小学恶性案件的严峻形势,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负责履行职能,主动会同教育等部门,切实增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全面强化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秩序长效整治机制,确保全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未发生伤害师生人身安全的严重暴力事件,校园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49%

这个条目是记事条目,记事条目一般要求事主、时间、地点、事情经过、结果五要素俱全,特别重要的事情还必须交待原因和背景。当然,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也可以只记结果,不讲原因或事情经过。但是事主、时间、结果这三个要素是绝对不可忽略、缺一不可的。像上面这个条目,内容要素残缺不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清不楚。

三是部分条目水分较多,有效信息含量少。从这11部获奖年鉴来看,大部分年鉴条目文字比较简洁。但也有部分年鉴未能对作者来稿进行认真、细致的加工,导致条目释文较长,有的条目释文近万字,有的条目中工作总结、报告的痕迹比较明显。试举一例:

【重大投资项目】2010年,全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等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与生态文明理念相适应的企业发展路径。一是……

这个条目可以明显看出是有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的痕迹。在前面戴了一顶帽子,讲了一大段无用的空话、套话。这段话完全可以删除。

四是图文表不够紧密,未能成为全书有机整体。图文表并茂,使图表成为年鉴资料的有机整体,是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在的摄影、传输、排版、印刷技术完全可以使年鉴的图文表成为全书内容的有机整体。有的年鉴做得较好,但总体上来说城市综合年鉴还存在明显差距。年鉴图片有新闻图片、广告图片、随文图片等。作为城市综合年鉴,新闻图片要反映年度内的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成就以及经济社会重大变化情况等内容,要有一定数量的新闻图片放在显要位置。现在有的年鉴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新闻图片量少,且大部分聚焦在领导人身上,未能突出反映当年的大事要事。二是广告图片太多太滥,与年鉴内文形成强烈的反差,内容不是按专题化、栏目化编排广告资料,而是按照广告单位出价的高低先后排列。三是随文图片起不到图解条目释文、以图载史的效果,有的年鉴选图用图随心所欲,把图片仅当成活跃版面、填补空白页的工具;有的年鉴前面的彩图和内文图片重复,有的年鉴图片说明不规范,等等。

城市综合年鉴中的表格有三种形式:一是为避免文字数字化使用随文表格,表在文中,数据指标一目了然。二是文后附表,表在文外,拓展时空资料,提高年鉴信息资料的含量和价值。三是经济社会统计资料表格,集中展示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情况。城市综合年鉴善用三种表格者不少,但也有的年鉴把附表当随文表格,把随文表格当附表,缺少统计资料表格,降低了年鉴的资料性。

参考文献:

①《广州年鉴·2011》、《杭州年鉴·2011》、《扬州年鉴·2011》、《武汉年鉴·2011》、《哈尔滨年鉴·2010》、《镇江年鉴·2011》、《南京年鉴·2011》、《大连年鉴·2011》、《乌鲁木齐年鉴·2009》、《苏州年鉴·2011》、《西安年鉴·2010》。

②许家康:《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线装书局,2006

③许家康:《许家康集》,线装书局,2011

④许家康:《部分市、县(区)年鉴编纂中常见的突出问题——从两广出版的30种市、县(区)年鉴谈起》,载《中国年鉴网》。

⑤王守亚:《省级综合年鉴存在的主要问题》,载《中国年鉴网》。

⑥葛向勇:《福建省15部年鉴质量综合评析》,载《中国年鉴网》。

【作者:广州年鉴社 阳晓儒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