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关于《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的探索

点击数:38942012-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上海经济年鉴》在年鉴框架调整方面所进行的探索。调整方案的着重点是:强化专业特色,丰富经济内容;提高概全率,突出时代特色;突出重点,反映地方特色;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准,力求分类合理;注重规范,提升框架要素的合理性。

关键词:经济年鉴;框架调整;编目设置

  

年鉴的基础框架是年鉴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是“成书之本”。基础框架设计也是整个年鉴编纂过程中的奠基性工作,其对一本年鉴的质量所起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年鉴的基础框架需要相对稳定,但更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这也是由年鉴记载内容的“现实性”所决定的。“年鉴既然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框架就必须跟着时代走;社会现实变化了,框定年鉴内容的框架就得随之调整变化。”①笔者在《上海信息化年鉴》(20042005年)和《上海经济年鉴》(2006~)编辑实践中,切实体会到:年鉴编纂质量要持续提高,在总体上,一要适应年鉴反映对象领域的发展变化;二要适应年鉴作为一类工具书体裁的规范、质量标准及其发展趋势。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年鉴框架应是这两方面优化的体现。

《上海经济年鉴》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其发展的历程中,曾在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五年一次的评奖中,连续三届获得综合特等奖、框架设计特等奖等奖项。这表明,当时本年鉴的基础框架设计与上述两个方面的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是随着上海经济和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的。事实上,《上海经济年鉴》框架结构在历史上有过两次较大的调整:一是在《1995上海经济年鉴》各编目下增设栏目一级,基本完成了《上海经济年鉴》由二级层次改为三级层次的调整;二是对《2001上海经济年鉴》内容的调整,主要突出上海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撤并了部分编目,增设了“综合”、“信息产业”、“汽车工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等编目。在之后的编纂过程中,本年鉴也对框架进行过微调,如《2008上海经济年鉴》增设“长三角联动发展”编。但随着近年来上海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随着上海经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快速进展,以及新型业类的迅速崛起,《上海经济年鉴》的整体框架相对于上海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格局已不相适应;且以原来的框架,仅以简单的增、减或归并,已难以做到框架结构整体的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对此,本年鉴有必要在原来的框架基础上对上海的经济门类及相关领域进行综合研究、重新布局、合理归类。同时,本年鉴与我国日益完善的

年鉴编纂质量标准,以及打造特色鲜明、高质量的精品年鉴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上海经济年鉴》编纂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编纂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对框架结构进行较系统的调整,以期形成科学合理的内容框架,切实地提升本年鉴的质量水平。为此,笔者在《2009上海经济年鉴》出版后,着重对年鉴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探索,编制了本年鉴框架调整的基本方案。

   一、框架调整方案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的基本方案包括:调整目标、指导思想、调整思路、调整框架、调整说明(本部分略)五个方面。

 (一)调整目标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旨在适应上海经济的发展变化、适应我国年鉴事业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年鉴编纂的质量,将本年鉴打造成一本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年度特色的地方经济年鉴,使本年鉴趋于形成主旨鲜明、特色明显、框架周全、系统完整、分类合理、属种有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实现全面、真实、准确记载上海经济发展概貌的编纂工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必须坚持发展,与时俱进;二是必须按照科学规律施行;三是要博采众长,注重创新。具体要求:①准确理解上海经济发展变化的态势,全面了解上海经济的相关领域及其地位,完善年鉴的内容。②把握上海经济转型、经济结构及其调整的特征,充分展现上海经济发展的特色。③严格遵循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按照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编撰特点调整类目结构。④充分理解、掌握相关分类方法,力求年鉴内容分类科学、严谨。⑤吸收相关优秀年鉴框架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本年鉴的特色,有所创新。

 (三)调整思路

1.记载全面,提高内容概全率。经济涉及领域广泛,《上海经济年鉴》要真实、客观地反映上海现实经济的发展状况,必须全面掌握对象涵盖的内容,提高内容记载的概全率,按本年鉴的编辑方针、思路、方法,予以记载和反映。

2.紧扣主题,强化经济特色。《上海经济年鉴》是一本综合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性年鉴,因此,必须准确理解“经济”的概念,明确经济年鉴所反映的“经济”内涵和外延,并紧扣主题,确定本年鉴反映的内容范围,合理选题。

3.把握趋势,展示时代特色。要把握上海经济发展的趋势,按照上海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充分反映上海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突出记载服务经济中现代行业的发展概貌,记载先进制造业及新型业类的发展状况,以展示上海经济发展的时代特色。

4.突出重点,反映地方特色。要把握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按照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重点反映服务经济的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状况,反映上海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状况等,以充分体现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

5.明确标准,合理分类编目。以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本依据,结合使用习惯的、常用的、从不同角度予以划分的行业类别的名称,设置类目、栏目;同时,针对从不同角度出发分类的概念多有交叉、属种关系模糊等状况,以及为强化特色而难以避免的属种关系矛盾,将以强化特色、体现重点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处理。

6.注重规范,切合年鉴特性。要按照书刊编辑工作的规律和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特性进行规范。一是类目与栏目设置科学、属种关系合理,总体结构层次清晰、有序;二是各类目篇幅相对平衡,避免篇幅比重过分悬殊;三是要素齐全,做到一、二、三次文献比例得当、检索系统完备;四是编目、栏目主题明确,标题名称严谨,与内容匹配。

 (四)调整框架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结构为三级层次,即编目、栏目、条目,调整后的框架设定了编目、栏目两级,以下列出编目内容,并将《2009上海经济年鉴》框架列出,以供读者前后比较。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方案

 

编辑说明                                          交通运输业

特载                                              文化产业

总述                                              制造业

专题                                              能源业

经济管理                                          信息化

对外开放                                          都市农业

国内合作                                          民营经济

服务业                                            浦东新区

金融业                                            区县经济

商贸业                                            民生保障

环境保护                                          上海经济研究    

城市建设与管理                                     附录                  

教育、科技、卫生、体育                            索引  

  

2009上海经济年鉴》框架

 

特载                               第十二编  工业

第一编    综合                      第十三编  郊区经济                                                               

第二编  对外开放                   第十四编  交通运输业                                                          

第三编  国内合作交流               第十五编  旅游业                                                   

第四编  长三角联动发展             第十六编  城市建设与管理                                               

第五编  开发开放浦东               第十七编  科学技术、社会科学                                                  

第六编  信息化建设                 第十八编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第七编  金融业                     第十九编  财政、税务                                                             

第八编  商业服务业                 第二十编  人口、就业、保障                                                      

第九编  对外经济贸易               第二十一编  地区经济                                                  

第十编  汽车、装备工业             附录                                              

第十一编  房屋、土地、资源                                      

二、关于框架调整方案的特点

按调整方案中提出的调整目标、指导思想、调整思路,《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调整方案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强化专业特色,丰富经济内容

顾名思义,《上海经济年鉴》记载、反映的对象系上海经济领域的相关内容。因此,强化“经济”特色,首先要明确“经济”的内涵与外延,确定“经济”需反映的内容范围。关于“经济”概念,查相关工具书,解释多种,这里不展开讨论。调整框架还是参照传统经济学的解释,即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以此为依据来规范本年鉴记载、反映的内容,确定《上海经济年鉴》的反映内容主要是:物资资料生产领域;物质资料的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经济制度包括各经济综合管理制度;与上述领域关联度密切的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领域。

调整框架之所以提出强化“经济”专业特色,主要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本年鉴尚有一定篇幅还载有与经济领域关联度不大的内容,如栏目“社会生活”中的“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工作”条目,“教育”中的“幼教”、“义务教育”以及“卫生”、“体育”、“人口”和“民政工作”等栏目中的部分内容。鉴于年鉴篇幅有限,且有相当多的经济内容没记载,尤其是从强化专业特色的需要考虑,本年鉴编纂应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充实、提升经济领域的内容而舍弃部分非经济领域的内容。

为此,调整框架在栏目编制中,一是调整相关编目、栏目,如将“综合”编中的“社会生活”中有关经济的内容归于相关编目,其他内容则舍弃;按原“综合”编主要是经济管理内容而改以“经济管理”为题,将经济管理部门进一步集中,把原“财政税务”编、“安全生产管理”、“海关”等栏目归入其中。二是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相关领域,主要突出反映各领域体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机构设点布局、产业发展(如体育产业等)等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方面,包括诸如教育中的高等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学生分科情况。三是在“区县经济”等编目或有关栏目中,调整选题,强化经济内容而舍弃部分社会方面的内容。

 (二)提高概全率,突出时代特色

作为以建设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航运 “四个中心”为目标的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上海经济年鉴》框架结构与之尚不能适应,反映的上海现实经济状况还不全面。如本年鉴对上海先进制造业及金融业、航运业发展的记载较全面、较完整,但相对而言没能充分反映上海服务经济一些新型业类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创意产业、物流业、商务服务业、会展业、居民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能源工业中的新能源、燃气、热能等业类;文化产业、商贸业等的具体业类,或没集中反映或反映内容欠缺;民营经济也没系统、集中记载等。此外,一些经济管理内容(部门)也有缺失,如物价管理、药品食品监督管理、统计管理、行业协会等。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框架力图突出服务经济的发展,丰富服务业的业类,同时调整、新设“能源业”、“文化产业”、“环境保护”、“民营经济”、“民生保障”等编目,提升了这些领域在整体框架中的地位,扩展了原有的内容,使之更完整、更系统,以展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提高了本年鉴反映对象领域的概全率。

 (三)突出重点,反映地方特色

《上海经济年鉴》框架设计历来较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如设置“开发开放浦东”编,以突出上海的特区建设;设置“汽车、装备工业”、“信息产业”编,以强调上海支柱产业的发展;设置“郊区经济”以突出反映大城市郊区经济建设等。这些编目的设置与当时的上海社会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也反映了时代特色。但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一些行业类别的归类和设置、一些编目的命名应重新思考,如当前应突出反映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进一步突出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应集中反映能源工业,尤其是上海新能源的发展;应提升“环境保护”在本年鉴中的地位,突出其在低碳经济时代、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等等。为此,调整框架一是设“专题”类目,如设金融、航运、贸易三个中心建设、“虹桥商务区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专题,记载各专题年度建设和发展的轨迹,以突出上海经济建设的重点。二是丰富服务业的内容,如设置“文化产业”编,增设创意产业、会展业、物流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栏目,以突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体现上海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和实际进展。同时,在产业门类编目次序的编排上,主体以服务业、工业、农业为序,即“服务业”、“金融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服务业),“制造业”、“能源业”(工业),信息化(其产业中制造业、服务业两者兼而有之),“都市农业”(农业)。三是以一些编目、栏目的设置及标题的命名来体现地方特色。如鉴于原“郊区经济”编实际内容主要是农业类的行业情况,而“郊区”在现阶段事实上已难以准确定义;因此,按照国际、国内有关方面的共识,以及上海农业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将编名改为“都市农业”,对其内容作相应的调整,以体现上海作为大都市农业经济的地方特色。再如,按照“经济”特色要求,设置“上海经济研究”编,以记载、反映研究上海经济发展的状况、轨迹,以替代原“社会科学”的编、栏目名称,以避免原设置中“大题小做”的弊病,也突出了上海的地方特色。而将“环境保护”由设栏目“市容与环保”提升为单设编目,在于突出“环境保护”在当代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充实上海在环保产业及节能减排方面的发展内容;同时也理顺了“市容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领属关系更明确,避免了概念属、种并列的矛盾。

 (四)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为基准,力求分类合理

调整框架以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本依据,但在编制中,也注重结合上海经济发展的实际、产业结构的特点、各产业地位的重要性、所属行业门类多寡以及整体框架各编目篇幅的相对平衡等进行分类。如果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套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分类模式,事实上很难客观、本质地去展示一个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同时也难以展现经济年鉴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20个大类行业,调整框架中编目大体上与之对应的有“制造业”(原为“工业”,其涵盖内容过于庞大,篇幅过多,但记载内容还不周全)、“交通运输业”(其中,仓储业和邮政业列入“服务业”)、“金融业”;列为相关编目中栏目的有“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建筑业”、“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涵盖相关行业的有,“商贸业”包含“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能源业”包含“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都市农业”包含“农、林、牧、渔业”,“信息化”则包含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其他信息化应用领域和信息产品制造业等。如此编制编目,主要力图反映上海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概况和特色。其中,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对应于上海金融、航运、商贸中心建设目标;文化产业因其涉及内容的丰富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将其单列成编。这里要说明的是,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和文化产业均属“服务业”范畴,将它们与“服务业”并列,在逻辑上说存在问题,即属概念与种概念并列同一层次的矛盾,“服务业”是应该对应于“工业”、“农业”的。而现将“服务业”设编,主要在于凸显上海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的趋向和状况,展现上海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体现上海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而将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和文化产业并列设置,在于凸显上海经济建设中的发展重点。同时,如严格按内容将“服务业”与“工业”“农业”并列设置,这既不能形成本年鉴的特色,也势必造成全书结构、篇幅上严重的不平衡,服务业和工业的内容足以占去全书的大半篇幅,且全书框架也难以统一于三级层次结构;反之,“物流业”、“居民服务业”等业类虽与金融业等并列同属“服务业”的种类,但它们涵盖的内容及其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和重要意义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即便在上海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的“房地产业”、“旅游业”与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商贸业和文化产业等相比,其内容的丰富性及其重要性也是有差距的,如将上述业类并列设编,同样不能突出重点、彰显特色,而篇目设置数量也势必增加许多,篇幅结构上也不可能平衡。因此,设“服务业”并将其与金融等业类并列,是以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为原则进行的处理。同理,本年鉴“工业”编(调整方案为“制造业”)中设“轻工业”栏目并将其与“钢铁”、“石化”、“医药”等制造行业并列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处理方式。

调整框架还继承本年鉴传统,结合使用习惯的、常用的、从不同角度予以划分的行业类别的名称,设置类目、栏目。如在“服务业”编中设置的“物流业”,其并不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种类,它的细分业类被涵盖在“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内,主要是“仓储”和货物运输类,另包括装卸业、加工配送业及物流园区等(调整框架仍将货物运输归属“交通运输业”)。但“物流业”在当前已被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要行业,这个概念在各类论著和相关经济运行中已被广泛使用。经济年鉴如不将其突出并集中记载,就难说体现了时代特色。

同时,调整框架针对从不同角度出发分类的概念多有交叉、属种关系模糊等状况,以及为强化特色而难以避免的属种关系矛盾,都以强化特色、突出重点为原则进行合理的处理。如“信息化”编,其行业类别主要从属于服务业和制造业,如将其分别归入“服务业”和“制造业”,该编基本就无存在的必要了;如仅保留其中的一部分(如本年鉴中现记载的是信息服务业类),这在逻辑上也说不通。而“信息化”在当代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将其集中记载、反映是时代的需要。对此,国家统计局2004年制定了《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作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补充。因此,将原归入“工业”编的“计算机”等栏目改归为“信息化”编,以突出、丰富该编的内容应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同时也可在篇幅结构上起到平衡作用。

(五)注重规范,提升框架要素的合理性

调整框架针对本年鉴在体裁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做了以下调整:

其一,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年鉴体裁,本年鉴的相关要素尚有缺失。这主要指作为资料性工具书,本年鉴检索系统不全,没有设置“索引”(本年鉴原曾设置过“索引”);各编目应设置“综述”,而本年鉴或有或没有;此外,一般工具书应有的“编辑说明”、“凡例”也未设置,这不能不说是本年鉴的缺憾。调整框架设置了“编辑说明”和“索引”(未设“凡例”,主要考虑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相对完整、严密的体例规范等),完善了整体框架结构。

其二,本年鉴部分编目、栏目主题欠准确,文题不符。如“综合”编,其主要反映的是经济管理的内容,诸如“国有资产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但其同时又有如“社会生活”、“中介服务”一些现有框架难以归类的内容,致使其主题难以明确而以“综合”命题,这是一种模糊的选择;调整框架则改设为“经济管理”,在栏目设置中将相关管理内容集中予以记载。又如“科学技术、社会科学”编,其中的“社会科学”栏目的内容很少,仅是对经济论坛、会议的记载,篇幅只有四五页,而“社会科学”涵盖的内容之广泛,是不言而喻的,这可谓“大题小做”;现将其改为“上海经济研究”编,内容确定为“对上海经济的研究”,单独设编。再如“商业服务业”编,其题名就有歧义,它是主谓结构的“商业服务”还是并列结构的“商业与服务业”,不清晰;按该编设置的栏目“商业”和“服务业”,显然它是指后者,但按科学的理解和划分,“商业”应从属于“服务业”,是服务业中的一个行业。还如“郊区经济”编,“郊区”这一概念在现今的上海已难以准确地确定其内涵与外延了,改为“都市农业”,既反映了上海农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体现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也使题名与内容更为一致。而“地区经济”编,反映的是区县经济发展的状况,实为“区县经济”。题名的调整,使这些编目名称更准确、更严谨,文题相符。

上述内容,是笔者仅在总体上就编目结构调整的特点所进行的简要描述,而没有对其所属的栏目进行深入归纳、说明。

参考文献:

①孙关龙主编,《年鉴论坛》(第二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②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02

③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03

④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3

⑤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信息相关产业暂行规定》,2004

⑥国家统计局:《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06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