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比较研究

点击数:36852012-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7部获奖省级综合年鉴框架设计的详细比较和实证研究,找出框架设计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发现,框架设计较好体现了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各家年鉴的特色和个性则通过设置特色栏目和选收特色条目来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框架设计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强交流研讨,增进共识,促进年鉴编纂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综合年鉴;框架设计;比较研究

  

    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安徽年鉴》、《山东年鉴》、《河南年鉴》等5部省级年鉴获综合奖特等奖。在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奖中,《广东年鉴》、《广西年鉴》、《山东年鉴》、《河南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等6部省级综合年鉴获特等奖。本文选取2009年的《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安徽年鉴》、《山东年鉴》、《河南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等7部年鉴进行框架设计的比较研究。

     一、7部省级综合年鉴框架情况

    1.《广西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基本内容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三大部分。综合情况部分设特辑、特载、概况3个专栏。动态信息部分设政治、法制、军事、经济、产业、人口·资源·建设·环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族、社会生活、市县概况、人物等12个部类。辅助资料有大事记、调研报告、统计资料、附录。概况及动态信息各部分的内容均作条目化处理。部类和条目之间均设有分目层次。政治、法制、经济、产业、人口·资源·建设·环保、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部类的下面还设次分目层次。

    2.《广东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主体内容设篇目、类目、分目、条目4个结构层次,以条目为表现内容的基本形式。全书设特辑、广东大事记、全省概况、政治、法治、军事、经济、教科文卫体、侨务、社会生活、人物、市县概况、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文献专载与文件法规目录等14篇,共81个类目。

    3.《安徽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文字资料除“附录”外,均按篇目、栏目、条目编排。全书37个篇目,421个栏目,1590个条目。篇目分别是:要鉴、安徽概况、中共安徽省委、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人民团体、军事、法治、对外开放、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管理与监督、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信息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市场与贸易、旅游、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证券、教育、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社会保障、开发区、重点企业集团、市县、大事记、附录。

    4.《山东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全书设24个栏目:特载、大事记、全省概况、政党·政务、军事、法制、经济管理、农业、工业、私营个体经济、交通·邮政、信息化建设、建设·环保、内贸·旅游、对外贸易·经济合作、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人物、市县概况、附录。主体内容划分为栏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

    5.《河南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设立框架,共分18个篇目,依次是:特载、概览、政治、军事、法制、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建设环保、商务、财税金融、旅游、经济管理、教育科学、文化、社会事业、市县概况、附录。采用分类编辑法,以篇目为单元,下设类目、分目、条目。

    6.《上海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卷首设大事·要闻、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沪活动、专文、专记、上海概貌;以中文序号标示的栏目,采用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分50个栏目;卷末有文献、统计资料、对照资料和索引。50个栏目依次是:中共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政协上海市委员会,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浦东开发开放,开发区·工业区,国内合作,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工业,集团公司(控股公司)、股份公司,建筑业·房地产业,民营经济,农业,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商贸·物流,对外经济贸易、利用外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信息化,邮政·电信,旅游业·会展业·广告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设与管理,综合经济管理与监督,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卫生,体育,节庆,民主党派与工商联,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管理,军事,治安·司法,外事,民族·宗教,社会保障,社会生活,社会调查,区·县,人物,先进集体,企事业信息。

    7.《北京年鉴·2009》的框架情况。

    设有特载、法规规章目录、专文、重大工作、大事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业情况、区情县情、统计表共8个基本栏目。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业情况栏目采用分类编纂法。分为: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纪检·监察、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政法、人口·计划生育、机构·人事、保密·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台务·侨务·港澳事务、外事、军事、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管理、私营个体经济、科技园区·开发区、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业、银行·证券·保险、旅游业·会展业、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教育、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建设、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共41个类目。

      二、7部省级综合年鉴框架结构的共同点

  1.主体内容均实行条目化设计,按内容分类分层次编排。

  《广西年鉴》动态信息部分设政治、法制、军事、经济等12个部类。内容层次的设置,完全为便于读者分类系统阅读和检索,并表示部类与条目之间的层次关系。《广东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将全书内容分为14篇、81个类目。《安徽年鉴》将全书内容分为37个篇目、421个栏目。《山东年鉴》设24个栏目,栏目下按行业或地区设置分目。《河南年鉴》设置18个篇目,下设类目、分目、条目。《上海年鉴》主体内容采用栏目、分目、条目三级结构层次,分设50个栏目。《北京年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业情况分设41个类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齐全,以三次文献为主。

  文献根据加工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次文献是指没有经过编选者深入加工的原始性文件资料。年鉴中的一次文献主要类型包括: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领导机关工作报告和公报文告,权威人士重要言论,有重要存查价值的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等。二次文献通常是在对一次文献进行深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年鉴中的二次文献形式主要有名录、目录、索引、大事记、专项年表、解释性资料、统计表、示意图等。三次文献是通过对大量一次文献进行选择,经分析综合加工而形成的文献。在条目化年鉴中,三次文献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条目。本文所比较的7种省级综合年鉴,在以三次文献(条目)作为内容的主体部分的同时,都程度不同地收载有一、二次文献。一次文献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调研报告等。二次文献如大事记、统计表、名录、目录、索引等。

  3.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反映。

  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7种年鉴均将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容作为年鉴的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经济方面的内容。《广西年鉴》设经济、产业、人口·资源·建设·环保3个部类反映经济发展情况,下设分目20个,次分目96个。《广东年鉴》的经济篇目下设类目15个,分目113个。《安徽年鉴》的37个篇目中,反映经济发展的篇目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等14个,占篇目总数的38%。《山东年鉴》的24个栏目(一级目)中,反映经济发展的栏目有经济管理、农业、工业、私营个体经济等11个,占栏目总数的46%。《河南年鉴》的18个篇目中,反映经济发展的篇目有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等8个,占篇目总数的44%。《上海年鉴》以中文序号标示的50个栏目中,反映经济发展的栏目有开发区·工业区、国内合作、工业等21个,占栏目总数的42%。《北京年鉴》在反映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业情况的41个类目中,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类目有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管理、私营个体经济等14个,占类目总数的34%

  与此相反,反映社会民生的内容相对薄弱。《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山东年鉴》均只设有社会生活1个篇目(一级目),《安徽年鉴》设有社会生活、社会保障2个篇目,《河南年鉴》设社会事业篇反映社会民生内容。《上海年鉴》将民族·宗教、社会保障、社会调查与社会生活并列设为栏目,而其他年鉴多数将这些内容作为社会生活栏目的下设分目。《北京年鉴》也是将人口·计划生育、民族·宗教、社会建设、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并列设为类目(一级目)。

  4.均有反映市县、区县情况的一级目。

  《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山东年鉴》、《河南年鉴》均设有市县概况部类(篇目、栏目),《安徽年鉴》设有市县篇目,《上海年鉴》设有区·县栏目,《北京年鉴》设有区情县情栏目。

  三、7部省级综合年鉴框架结构的不同点

  1.框架结构的层级和层级名称不同。

  7部年鉴中,《广西年鉴》、《广东年鉴》、《河南年鉴》设4个层次,《安徽年鉴》、《山东年鉴》、《上海年鉴》和《北京年鉴》设3个层次。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设4个层次的年鉴采用的是大篇目结构,如《广东年鉴》的政治、法治、军事、经济、教科文卫体、侨务、社会生活等。而设3个层次的年鉴,采用的是小篇目结构,主要是将政治、经济的内容进行细分,如《安徽年鉴》将政治的内容细分为中共安徽省委、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人民团体等6篇;将经济的内容细分为对外开放、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管理与监督、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信息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市场与贸易、旅游、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证券、开发区、重点企业集团等14篇。这些篇目与军事、法治、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篇目并列,从而减少了框架结构层次。

  框架结构层级的名称,各家年鉴也不尽相同。采用四级结构层次的,从一级到四级,《广西年鉴》称部类、分目、次分目、条目,《广东年鉴》、《河南年鉴》称篇目、类目、分目、条目。采用三级结构层次的,《安徽年鉴》称篇目、栏目、条目,《山东年鉴》、《上海年鉴》称栏目、分目、条目,《北京年鉴》称类目、分目、条目。从名称的准确性及多数采用的角度考虑,四级结构称篇目、类目、分目、条目为好,三级结构称类目、分目、条目为好。

  2.特载、特辑、专文的设置及收录内容不同。

  《广西年鉴》既设“特辑”,也设“特载”。“特辑”以“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主题,收录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贺电”等文献和“八桂发展结硕果,壮乡腾飞铸辉煌”成就综述文章。而“特载”收录“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年鉴》设“特辑”篇目,收录“广东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举世瞩目”、“广东体育健儿北京奥运创佳绩”等年度动态分目8个,而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放在“文献专载与文件法规目录”篇目。《安徽年鉴》设置了类似于“特辑”的“要鉴”篇目,收录“泛长三角分工合作序幕拉开”等7篇短文(每篇约1500字)。《山东年鉴》设有“特载”一级目,下设“文献选编”、“省情评说”2个二级目,分别收录“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4篇文献和“山东农村改革发展30年回顾总结及今后思路对策研究”等3篇调研报告。《河南年鉴》设有“特载”一级目,收录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报等文献。《上海年鉴》设“上海改革开放30年专文”一级目,收录“上海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等6篇反映改革开放30年情况的专文,另设“专记”一级目,下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洋山深水港工程”等5个分目,而将“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放在“文献”栏目中。《北京年鉴》设“特载”、“专文”、“重大工作”和“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类目(一级目),“特载”收录“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政府工作报告”等文献,“重大工作”类目收录“刘淇在北京奥组委总结大会上的讲话”,而“专文”类目收录郭金龙在北京市区县局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改革开放30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文章一篇。

  可以看出,各家年鉴有着特辑、特载、专文、专记等不同名称,有的年鉴如《广西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同时有特辑、特载,或专文、专记,或特载、专文。除了设置、名称的不同外,7部年鉴此类篇目的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全部或主要收录讲话、报告等一次文献,如《广西年鉴》、《山东年鉴》、《河南年鉴》、《北京年鉴》,另一类则是条目等三次文献或按照年鉴组稿计划撰写的概述文章,如《广东年鉴》、《安徽年鉴》、《上海年鉴》。

  3.全省(全市)概貌(概览)的收录内容不同。

  《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均设有概况(或全省概况)一级目,下设自治区概貌(省情概貌)、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二级目。《安徽年鉴》在“安徽概况”篇目下设安徽简况、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信用安徽建设、“861”行动计划、奥运火炬传递、抗灾救灾、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安徽、安徽省领导人名单等11个分目。《山东年鉴》在“全省概况”篇目设置自然地理、自然资源、历史简况、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组织机构7个分目。《河南年鉴》在“概览”篇目下设总述、2008年大事记、组织机构、人物4个类目,在“总述”类目下设地理概况、精神文明建设2个分目。《上海年鉴》在“上海概貌”一级目下设地域,行政区划,人口,水文,气候,2008年体制改革综述,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述,市领导班子成员与各部委办局、区县、工青妇负责人等8个分目。而《北京年鉴》则没有设置类似“市情概貌”的篇目,而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篇目来设置。

  4.大事记的设置及编排位置不同。

  《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安徽年鉴》、《山东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均将“大事记”作一级目设置,但《广东年鉴》、《山东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将“大事记”排在卷首位置,而《广西年鉴》、《安徽年鉴》将“大事记”排在卷末位置。《河南年鉴》则是把“大事记”作为二级目,设置在“概览”之下。

  5.人物的设置及收录内容不同。

  《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安徽年鉴》、《山东年鉴》、《上海年鉴》均将“人物”作为一级目设置,而《河南年鉴》将“人物”作为二级目,设置在“概览”之下。《北京年鉴》则未设置“人物”一级目,只在“社会生活”类目设有“京华人物”二级目。在设有“人物”一级目的6部年鉴中,《广西年鉴》、《安徽年鉴》、《河南年鉴》、《上海年鉴》均收录先进模范人物的小传、人物名录、逝世人物,《广东年鉴》收录先进模范人物小传、逝世人物,《山东年鉴》只收录先进模范人物名录,没有收录先进模范人物小传和逝世人物。

  6.统计资料的设置及收录内容不同。

  《广西年鉴》、《广东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均设有“统计资料”一级目,分别收录统计表格40个、65个、19个、12个,所占篇幅分别为19版、47版、10版、8版。《上海年鉴》另设对照资料篇目,收录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生产总值,2007年全国部分城市主要经济指标,2007年香港主要统计指标,2007年澳门主要统计指标4个表,共占4版。《山东年鉴》将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安排在“附录”篇,收录表格3个,占8版。《安徽年鉴》未设“统计资料”一级目,而在“附录”篇目收录该省统计公报、长三角地区和中部省份统计公报(节选)、全国分省(市、区)主要统计指标及位次(表)。《河南年鉴》未设“统计资料”篇目,但在“特载”篇目收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7.附录的设置及收录内容不同。

  《广西年鉴》设有“附录”一级目,收录自治区领导机关及直属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驰名商标、广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位次等资料主题21个。《安徽年鉴》的附录篇收录该省统计公报、长三角地区和中部省份统计公报(节选)、全国分省(市、区)主要统计指标及位次(表)以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山东年鉴》的附录篇收录国民经济统计资料选刊、省政府工作机构图、省政府工作机构办公地址及电话、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试行)。《河南年鉴》设附录篇目,收录2008年国际十大新闻、2008年国内十大新闻等。而《广东年鉴》、《上海年鉴》、《北京年鉴》不设附录一级目。

  四、启示及思考

  1.框架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

  年鉴框架设计的作用,一是贯彻年鉴体例,二是框定年鉴内容,三是明确具体内容的归属和层次。本文比较的7部省级综合年鉴,其框架设计均较好体现了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属性,资料内容丰富,类型齐全。按行业、专业分,资料涵盖政治、法制、军事、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等各行各业,既有事物发展变化的资料,也有人物资料(个别年鉴除外)。按地域分,呈现省(市)、市、县(区)三级资料层次(《上海年鉴》为市、区县二级),形成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次反映。按文献类型分,既有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调研报告等一次文献,也有大事记、统计表、名录等二次文献,而以条目类型的三次文献为主。

  由此可见,省级综合年鉴作为年度省情(市情)资料工具书的共性,决定了其框架设计有较明显的趋同性。地方综合年鉴的框架,应该以人为本,为年鉴使用者提供一个友好的资料检索环境,根据使用者便于查找资料的需要和现代情报信息检索的要求,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本,来布置类目和分目,科学地布置年鉴信息的分类。年鉴框架的创新,就是要找到一个“通识程度较高、认可程度较高”的分类体系,科学布置年鉴框架的新规则,使年鉴框架各门类的分类和归属能够符合年鉴使用者的通识认可程度、科学的分类标准,而不是变“千鉴一面”为“千鉴千面”,让年鉴使用者无所适从。经过比较发现,省级综合年鉴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百科资料的分类,主要参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照顾到现行管理体制,进行适当调整。对地域概览资料,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分类编排。在这方面,省级综合年鉴有高度共识。

  2.年鉴的特色和个性要通过框架结构的多个层次来实现。

  谈到框架,就不能不谈特色问题。框架结构上的共性并不排斥各家年鉴的特色和个性。年鉴框架设计要体现特色和个性,是年鉴界普遍认可的观点,也是年鉴编纂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从本文比较的7部省级综合年鉴来看,突出地方特色、年度特色的方法主要有:

  (1 在一级目中设置特色栏目。如《广西年鉴》的“民族”,《广东年鉴》的“侨务”,《上海年鉴》的“浦东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北京年鉴》的“北京奥运会·北京残奥会”。

  (2 设置“特辑”、“特载”一级目,收录特色内容。如《广西年鉴》“特辑”以“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为主题,收录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贺电”等4篇文献和“八桂发展结硕果,壮乡腾飞铸辉煌”60年成就综述文章一篇。《广东年鉴》设“特辑”篇目,收录“广东改革开放30年成就举世瞩目”、“广东体育健儿北京奥运创佳绩”、“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等独具特色的年度动态分目8个。

  (3 设置一批特色分目。如《广西年鉴》的西部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东年鉴》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台经贸合作。《安徽年鉴》的信用安徽建设、“861”行动计划、奥运火炬传递、安徽旅游节、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山东年鉴》的黄河河务。《河南年鉴》的治理黄河、南水北调中路工程建设。《上海年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新上海人。《北京年鉴》的卫戍部队。

  (4 通过更新条目反映年度动态,突出年度特色和地方特色。如《上海年鉴》“旅游业”分目下的一组条目:概况,大陆居民赴台、赴美旅游首发团上海团成行,世界旅游大奖(亚洲、印度洋地区)颁奖大会首次在沪举行,世博主题旅游护照发布,世博之旅专项旅游产品优胜线路公布,重启都江堰旅游,确保滞泰游客安全返沪。7个条目中有6个是全新的、有特色的选题。

  上述四种突出特色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编纂者意图、在框架结构上能明显呈现的是前三种方法。其中设置有特色的一级目和设置特色分目的做法,还能拓展反映特色主题的深度和力度,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年鉴同行评价某部年鉴框架是否有特色,也大多是看其有没有一批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而通过条目来体现特色,尚未得到编纂者的足够重视。原因大概有:条目处于框架结构最基础的层次,地位不突出;条目量大庞杂,分目统领的一组条目中,往往既有稳定性选题,也有动态性选题,既有一般选题,也有特色选题;框架设计多数只能列到分目一级,对条目选题只是作出原则规定,主动权在撰稿人手里。但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主要检索单元和独立的信息主题。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毕竟只占很小的比例。从读者的角度看,一部年鉴有无价值在于这部年鉴能否满足他对信息的需求,能否通过目录或索引查找到所需的资料。因此,在设置有特色的篇目、类目、分目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条目在体现特色、满足读者检索需求方面的作用。

  3.框架设计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共识有待增进。

  本文所比较的7部省级综合年鉴,最早创刊的是《安徽年鉴》和《河南年鉴》,均创刊于1984年,最晚的《上海年鉴》也于1996年创刊。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习借鉴,大家在编纂体例方面形成、遵守许多共同规范。但从比较的情况看,还有不少各不相同、五花八门的地方。在框架结构方面,3部年鉴设4个层次,各层次有称部类、分目、次分目、条目的,也有称篇目、类目、分目、条目的;4部年鉴设3个层次,各层次有称篇目、栏目、条目的,也有称栏目、分目、条目的。在基本分层和学科术语上未能统一。在特色篇目“特辑”的设置上,各家年鉴有着特辑、特载、专文、专记等不同名称,有的年鉴特辑、特载并存,读者很难区分。在综合反映全省(全市)基本情况的“全省(市)概况”篇目,其下设分目也相差较大,说明各家年鉴对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映还有较大的分歧。还有,有的年鉴将大事记排在卷首,有的排在卷末;有的设有统计资料篇目,收载较多的统计表格,有的未单设篇目,只在“附录”篇目集中收录少量的统计表格,有的则没有集中收录,只有少量表格随条目刊载。“附录”篇目的设置上更是大不相同,有3部年鉴未设“附录”,而设有“附录”的4部年鉴,收录内容也各行其是,缺乏共识。

  以上种种差别和混乱,不能当作各家年鉴的特色,而是表明各家年鉴对年鉴的性质功能认识程度上的不统一,框架设计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应该形成一套大家共同认可、严格遵守的体例规范。坚持创新与遵守规范并不矛盾。创新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创新是为了形成新的规范。如果把不规范的做法当作特色,当作创新,甚至弄得年鉴不像年鉴,其结果势必会损害年鉴事业的发展。这也说明,不断总结编纂经验,密切业务和学术交流,加强年鉴理论研讨,增进共识,是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①《广西年鉴·2009》、《广东年鉴·2009》、《安徽年鉴·2009》、《山东年鉴·2009》、《河南年鉴·2009》、《上海年鉴·2009》、《北京年鉴·2009》。

  ②许家康:《年鉴框架的作用及设计原则》,载《年鉴信息与研究》1996年第4期。

  ③胡新力:《试论地方综合年鉴框架特色的认识误区》,载《上海志鉴》2006年第3期。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