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大事记

中国年鉴事业发展大事记(1979~2010)

点击数:411222011-10-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1979

1126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尔时,对陪同接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一任总编辑姜椿芳说: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对年鉴的出版,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提供了方便条件。1979年底决定1980年出版第一部百科年鉴。

1980

4月《世界经济年鉴》创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与政治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6月《中国历史学年鉴》创刊,由中国历史学年鉴编辑组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出版1981年卷,并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一卷。

◇《自然杂志年鉴》创刊,由《自然杂志》编辑部编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81年改名为《自然科学年鉴》,由上海远东出版社主办、出版,1992年起未出版。

8月《中国百科年鉴》创刊,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年鉴。

12月《中国出版年鉴》创刊,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年新创刊5种年鉴,加之由1973年创刊的美国《科学年鉴》中译本继续出版,全国共出版6种年鉴。

◇《治淮汇刊》复刊。由国家水利部主管,淮河水利委员会主办,豫、皖、苏、鲁四省水利厅协办。该刊于1951年创刊,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1958年因淮委撤销而停刊,本年起复刊。1995年起名为《治淮汇刊(年鉴)》。

◇《台风年鉴》,由国家气象局编,气象出版社出版。1972年出版首卷(内容为19491971年),此后每年出版一卷,1989年卷改为《热带气旋年鉴》。

◇《寒潮年鉴》,由国家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编,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1978年创刊(首卷内容为19519月~19525月),之后每年一卷。1995年后未继续出版。

◇《香港年鉴》,由香港华侨日报社编印。1948年创刊,1983年前每年出版一卷。

◇《香港经济年鉴》,由香港经济导报社编辑出版。1961年创刊,每年出版一卷。

1981

本年1981年上海市出版系统评选“优秀图书、优秀编辑、优秀出版工作者”活动揭晓,《中国百科年鉴》获“优秀图书奖”。

◇《中国年鉴》(1997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戏剧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印刷年鉴》、《中国包装年鉴》、《中国文学研究年鉴》(自19911992年卷改为《中国文学年鉴》)等7种相继创刊。加上复刊的《中国体育年鉴》和1980年出版的6种年鉴,全国共出版14种年鉴。

1982

2月由《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创办的《年鉴通讯》(内部刊物)出版第一期。

本年《中国新闻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电影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建筑材料年鉴》(1990年改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中国地震年鉴》(19491981年为首卷)、《中国纺织工业年鉴》(2001年改为《中纺织工业发展报告》)、《海洋技术年鉴》(1982年为首卷,第二卷1986年卷改为《中国海洋年鉴》)、《中国文艺年鉴》(出版1981198319871988卷后停刊)相继创刊。加上复刊的《世界知识年鉴》和1981年出版的14种年鉴,全国共出版28种年鉴。

1983

1130日上海辞书学会秘书处讨论1984年春举行全国年鉴座谈会的筹备事宜。大家建议座谈会就年鉴的地位、作用,性质、特点,结构、体例,编纂的流程以及索引的编制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年《中医年鉴》(1989年改为《中国中医药年鉴》)、《中国煤炭工业年鉴》、《核能技术年鉴》(出版1982年卷,后未出版)、《辽宁经济统计年鉴》(1992年改为《辽宁年鉴》)、《黑龙江经济年鉴》(1986年改为《黑龙江年鉴》)、《上海经济》(19491982年为首卷,1987年改为《上海经济年鉴》)、《广州经济年鉴》(1985年改为《广州年鉴》)、《苏州年鉴》相继创刊,地方年鉴开始异军突起。

1984

328日~41日由上海辞书学会、《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辞书研究》编辑部联合倡议,会同中国统计年鉴等16个单位共同发起,在上海举行全国第一次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49家年鉴编纂单位及上海新闻记者共90余人参加。上海市社联主席夏征农等有关领导人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国百科年鉴》主编刘火子主持开幕式,《辞书研究》主编、上海辞书学会副会长尚丁作《关于大会筹备工作的报告》,邓德、杨祖希、金常政、李今山分别作有关年鉴编纂工作、年鉴编纂总体设计、年鉴性质及年鉴史的发言,中国百科年鉴等10个年鉴单位介绍了编纂经验。与会者一致同意成立年鉴研究会组织。会议决定:委托上海市辞书学会、中国百科年鉴、《辞书研究》杂志筹组年鉴研究联络组织,为创建“中国年鉴研究会”做一些酝酿和准备工作。座谈会期间,举办了小型年鉴书展供与会者参阅。

6月上海辞书学会筹建“年鉴研究中心”,并草拟了《年鉴研究中心简章》(征求意见稿),向全国50余家年鉴出版单位征求意见。

夏天经上海市委宣传部同意,报中宣部出版局、文化部出版局备案,研究中心筹备处在上海建立。

本年《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19891992年卷改为《中国机械电子工业年鉴》(机械卷),1993年改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世界化学工业年鉴》(19931994年卷改为《中国化学工业年鉴》)、《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中国卫生年鉴》、《中国水力发电年鉴》(19491983年为首卷)、《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考古学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建筑年鉴》(19841985年为首卷,19921993年卷改为《中国建筑业年鉴》)、《国内电影机械工业年鉴》(19841987年出版两卷后停刊)、《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3年停刊)、《安徽经济年鉴》(1988年改为《安徽年鉴》)、《福建经济年鉴》(1995年改为《福建年鉴》)、《河南年鉴》相继创刊。

1985

130日北京地区年鉴编纂人员在北京举行座谈会,就召开第二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交换意见,中宣部出版局和文化部出版局也派代表出席。《中国出版年鉴》编辑部主任方厚枢主持座谈会,尚丁报告第一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以来的情况,提出于当年9月举行第二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的设想。文化部出版局在会场陈列了国内出版的各种年鉴样本。

24日文化部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在听取研究中心筹备组成立以来的活动和北京地区年鉴编纂人员座谈会的情况汇报后说,成立研究中心是一件好事,对我国的年鉴出版事业有贡献,希望认真做好;研究中心为大家服务、为各年鉴提供研究资料,需要有一定的经费,参加研究中心的会员单位一年所缴会费可以提高一些。他支持召开第二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并希望把会议开好。

91519日第二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尚丁作《关于本次会议筹备工作的报告》,有18家年鉴代表发言,并按专题分小组讨论有关年鉴编纂、发行等问题。会议通过尚丁主持起草的《年鉴研究中心简章(草案)》,宣告年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经年鉴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产生研究中心第一届干事会(由法人为干事),即由上海市辞书学会、中国百科年鉴、《辞书研究》杂志、中国出版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文艺年鉴、中国卫生年鉴、安徽经济年鉴、广州年鉴10个单位组成;上海市辞书学会为总干事,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年鉴为副总干事,其他6个单位为干事。会议商定:第三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期间举办了年鉴展览会。

研究中心是为联络各年鉴单位共同探讨年鉴学理论和交流年鉴编纂经验而建立的全国性文化学术组织,设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内。

919日研究中心第一届干事会在合肥召开第一次会议,刘火子、尚丁、方厚枢、张英华、陈汝鼎、姚莫羡、李植因、王燕臣、梅国璋出席。会议决定:总干事、副总干事主持研究中心的工作;聘任尚丁任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工作人员若干名,进行日常工作。

本年山西省稷山县年鉴研究会成立,杨龙平任会长,梁华任副会长。

◇《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93年改为《中国城市年鉴》)、《中国地质矿产年鉴》、《中国钢铁工业年鉴》、《中国标准化年鉴》(1999年停刊)、《全国技术商品年鉴》(后未出版)、《河北经济统计年鉴》(1995年改为《河北经济年鉴》)、《山西年鉴》、《山西经济年鉴》、《沈阳经济统计年鉴》(1992年改为《沈阳年鉴》)、《上海科技》(1991年卷改为《上海科技年鉴》)、《郑州年鉴》、《武汉经济年鉴》(1986年改为《武汉年鉴》)、《湖南年鉴》、《广西经济年鉴》(1987年改为《广西年鉴》)、《贵州年鉴》、《兰州统计年鉴》(原《兰州统计资料》1979年创刊,1985年更名为《兰州统计年鉴》,1998年改为《兰州年鉴》)、《新疆年鉴》相继创刊。

1986

1月研究中心第一届干事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干事会决议:1986年春节前在《人民日报》刊登“年鉴会员联合广告”。198621日、6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和24日的《人民日报》国内版均刊出“年鉴会员联合广告”,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4月山西省稷山县年鉴研究会举行第二届年会,主题是“如何编修县级年鉴”,并制定今后工作计划,增加了会员单位。

515日研究中心以通讯方式举行第一届干事会第三次会议。总干事根据秘书长提出的议题征求各干事的意见,并获得同意:拟在1987年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1986年拟举办统计系统年鉴和卫生系统年鉴的编纂座谈会,以及在上海举行地方年鉴编纂座谈会。

728日~83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在辽宁兴城召开医药卫生年鉴编辑出版工作座谈会,由该社社长董绵国主持。与会者着重讨论了加强年鉴的组织管理和提高年鉴编纂质量问题。

830日~93日中国统计出版社在沈阳召开全国统计年鉴出版发行座谈会。辽宁省统计局、沈阳市统计局的领导出席并讲话。与会者就统计年鉴的出版发行工作进行研讨。

98日研究中心第一届干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审议研究中心一年来的工作,对研究中心办理的“全国年鉴联合广告”、编辑《年鉴通讯》季刊和组织专业性的年鉴编纂座谈会等表示满意;并就召开全国地方性年鉴编纂座谈会有关事宜做出安排。

9913日全国地方性年鉴编纂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并讲话,他们对我国地方性年鉴事业的发展给予热情鼓励和高度评价。与会者听取金常政、邓德、肖东发等人员就地方性年鉴的编纂、出版理论与实践等作的专题报告,并交流了地方性年鉴的编纂经验。

101014日中国统计年鉴和北京、上海、辽宁等14个省市的统计年鉴在浙江定海召开统计年鉴编纂座谈会,总结交流统计年鉴编纂经验,研讨提高统计年鉴编纂质量、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汇编等问题。

本年原系《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编印的内部刊物《年鉴通讯》,自本年起作为研究中心的会刊,由研究中心和《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主办,暂定为季刊。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交通年鉴》、《中国气象年鉴》、《中国计划生育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891992年卷改为《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电子卷),1993年又改为《中国电子工业年鉴》)、《中国造纸年鉴》(19491985为首卷)、《中国经济科学年鉴》(1995年停刊)、《天津经济年鉴》(2000年改为《天津年鉴》)、《江苏经济年鉴》(1991年改为《江苏年鉴》)、《浙江经济年鉴》(1992年改为《浙江年鉴》)、《四川经济年鉴》(1989年改为《四川年鉴》)、《云南年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相继创刊。

1987

314日北京市37家年鉴单位举行联谊会议,互通情况、交流经验。

318日由研究中心发起,在沪11家年鉴单位举行首次联谊会议,交流年鉴工作,并一致认为:“如何提高年鉴质量、加强年鉴的宣传发行、缩短出版周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中心决定:委托《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筹办年鉴编纂研讨班,继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刊登“全国年鉴联合广告”,大力组织年鉴书评以扩大年鉴在海内外的影响;还商定:联谊活动每年举办两次,今后由在沪各年鉴出版单位筹备、轮流召开。

511日研究中心在北京召开在京干事(扩大)会议。方厚枢汇报北京地区51家年鉴联谊活动情况与今后的打算,尚丁汇报研究中心1987年的工作安排。会议还就“组织专题对口的经验研讨、开展年鉴联合宣传”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924日中国机械工业年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年鉴、中国农业年鉴等16家专业性年鉴,在北京举行专业性年鉴编纂经验交流会。

1027日~115日年鉴研究中心、《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上海辞书学会在上海联合举办第一期年鉴编纂研讨班,为期10天。就年鉴的性质、地位,编纂的总体设计、基本要求,其检索系统及索引编制,年鉴编辑机构建设和作者队伍组织等方面设置11节课程,并组织学员交流,参观了国内外年鉴展览。

本年起《年鉴通讯》进一步充实内容、革新版面,除继续探讨年鉴编纂理论和实践经验、报道国内外年鉴出版动态外,并增设地方史志编纂业务等专栏,交流编志经验。

◇《中国林业年鉴》、《中国法律年鉴》、《中国农业机械年鉴》、《吉林年鉴》、《哈尔滨年鉴》、《南京年鉴》、《杭州年鉴》、《福州经济年鉴》(1999年改为《福州年鉴》)、《山东年鉴》、《长沙年鉴》、《广东年鉴》、《重庆年鉴》、《成都经济年鉴》(1988年改为《成都年鉴》)、《陕西年鉴》相继创刊。

1988

105日云南年鉴、安徽年鉴、四川经济年鉴、福建经济年鉴、哈尔滨年鉴五个单位向研究中心发出《倡议书》:为进一步提高地方年鉴的编纂工作和质量,倡议在研究中心的组织和指导下每年召开一次地方年鉴协作会,可以轮流在各地召开,费用自理。1988年的协作会,还可以就“如何组织国庆四十周年专辑”作专门研究。

101019日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在上海举办第二期年鉴编纂研讨班,尚丁等出席本期研讨班的开学式和结业式,并发表讲话。本期研讨班首次开设年鉴的选题和组稿、年鉴的编辑加工、年鉴印制工艺流程、年鉴的宣传和推广等课程,并组织学员讨论交流、参观印刷厂和中外年鉴展览,还给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12月研究中心根据第二届干事会用通讯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干事会,共16个单位:上海辞书学会、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年鉴、安徽年鉴、云南年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中国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年鉴、四川经济年鉴、福建经济年鉴、哈尔滨年鉴、广州年鉴、《辞书研究》杂志。本届干事会推选上海辞书学会为总干事,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文艺年鉴、安徽年鉴、云南年鉴为副总干事。

本年《中国商业年鉴》(1994年改为《中国国内贸易年鉴》)、《中国检察年鉴》、《中国劳动年鉴》(19881989年为首卷,1999年卷改为《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中国广告年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19781987年为首卷,1989年起每年一卷)、《中国围棋年鉴》、《世界哲学年鉴》(自19861991年卷,后未出版)、《中国产品信息年鉴》(自198819976卷,后未出版)、《太原年鉴》、《长春年鉴》、《北京铁路局年鉴》、《大庆石油管理局年鉴》(2000年卷改为《大庆油田年鉴》,2001年卷又恢复原名)、《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年鉴》(1999年改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年鉴》)相继创刊。

1989

11819日由安徽年鉴、马钢年鉴等单位于19889月联合发起建立的安徽省年鉴研究会,经安徽省社联、省体改办批准,在马鞍山举行成立大会。推选安徽省社科院副院长、《安徽年鉴》副主编陈汝鼎为会长,李石麟、王万宾、薛健文、沈昆、郭学昆为副会长,王守亚为秘书长。

2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编辑出版年鉴等工作加强管理的通知》,规定:所有“年鉴”、“概况”、“名录”等出版物,只能由正式出版社出版,杂志社、报社及其他非出版单位一律不得组织出版;编辑出版这类出版物,一律不准向供稿单位以任何名义索取任何费用。

314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正式成立“全国年鉴研究中心”。批文指出:全国年鉴研究中心自19859月成立以来,通过开展活动和举办短训班,对探讨和交流年鉴编纂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高年鉴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经我部复查,全国年鉴研究中心符合中办发〔198550号文关于成立全国性组织的有关规定,同意其作为全国性文化组织继续存在。

42529日由云南、安徽、四川、福建、哈尔滨五家年鉴倡议的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在云南昆明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尚丁就“我国地方年鉴的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干事会的通信选举”等作了报告,陈汝鼎介绍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的筹备情况。会议决定:1.宣布“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成立,民主选举陈汝鼎为会长,宁超、匡匡、程金华、王斌、尚广阳、张正路为副会长,任期五年;2.通过《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简约》;3.委托哈尔滨年鉴和黑龙江年鉴在1990年筹办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年鉴质量和经济效益。

429日研究中心第二届干事会在云南昆明召开,由尚丁主持。会上,尚丁、毛君国、胡均分别就研究中心的工作、19851988年财政情况和1989年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作了汇报。干事会决议:1.通过秘书长尚丁关于第一届总干事单位、副总干事单位连任,增选安徽年鉴和云南年鉴为副总干事单位的建议;2.同意尚丁继续担任研究中心秘书长;3.通过许廷钧、胡均和毛君国为副秘书长;4.聘请邓伟志、李今山为特约研究员;5.批准“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成立;等等。

5月《自然科学年鉴》创刊10周年,王应睐、卢嘉锡、卢鹤绂等著名科学家题词祝贺。该年鉴出版《1989<自然科学年鉴>纪念创刊十周年专辑》。

620日研究中心向国务院办公厅上报《关于学习国务院办公厅227日通知的报告》,并抄报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署。《报告》认为:国家加强对年鉴的管理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对照检查,在会员单位中没有发现如国务院办公厅《通知》所批评的不正当行为。根据当前年鉴出版的情况建议:年鉴可以申领期刊号,建立专业编辑出版机构,也可由有的出版社出版;迫切要求政府成立年鉴的领导管理和协调机构,引导和督促年鉴事业健康发展。

8月起研究中心秘书处改称为研究中心办公室。研究中心成立学术部,聘任葛永庆为学术部副主任。

10月中旬由研究中心委托《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举办的第三期年鉴编纂研讨班开学。除原有基础课外,培训又增加“版权知识”、“年鉴的经营管理”等新内容。

1114日全国冶金系统首次年鉴(厂志)工作座谈会在湖北武汉召开。由《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编辑部主任朱孟明主持,武钢厂志办公室等10多个单位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专题经验交流。

本年《中国百科年鉴》召开创刊十周年纪念活动。

◇《中国劳动人事年鉴》、《中国人物年鉴》、《中国环境科学年鉴》(1990年卷改为《中国环境年鉴》)、《中国审计年鉴》(19831988年为首卷)、《中国物价年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中国职业安全卫生年鉴》(出版19881991年卷后停刊)、《济南年鉴》、《湖北年鉴》、《海南特区经济年鉴》(1990年改为《海南年鉴》)相继创刊。

1990

15日葛永庆辞去研究中心学术部副主任职务。

1913日研究中心和地方年鉴协作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首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地方年鉴协作会议。尚丁主持,并致开幕词和闭幕词。会上,方厚枢介绍全国年鉴概况并通报有关年鉴出版规定,李今山交流在日本进行学术考察与有关日本年鉴的情况,肖东发就年鉴学及年鉴建设等相关问题发言,许廷钧、程金华分别汇报了第一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及第二次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的研讨概况。本届研讨会交流论文30余篇,对年鉴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年鉴学的理论体系、中外年鉴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月《年鉴通讯》从本年第一期起由研究中心、《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安徽年鉴》编辑部联合主办,并由安徽年鉴出版、发行。

22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决定:《云南年鉴》(含杂志社)由原隶属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改变为省政府办公厅主管,业务上由省政府研究室联系和管理,编辑部仍属事业单位。

31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河南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

3月辽宁省兴城市政府召开科学进步大会,《兴城年鉴》(1987)荣获科技成果奖,兴城市委、市政府向兴城年鉴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48日浙江省档案局召开全省档案馆工作会议,对19791989年编研成果开展评选话动。《台州年鉴》(19831988)被评为全省19791989年优秀编研成果一等奖。

425日~54日由研究中心组织,委托上海县档案局、《上海县年鉴》编辑部承办的全国地、县()级年鉴研讨班在上海市上海县举办。在结业会上,研讨班领导小组宣布:经研究中心和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同意,成立地县(市)级地方年鉴协作分会,由《上海县年鉴》负责人任会长,《吴县年鉴》和《保定地区年鉴》的负责人担任副会长。

520日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第五款规定,并经各干事单位填表申报,研究中心向新闻出版署、文化部、民政部、中宣部呈报第二届干事会组成人员名单(根据民政部意见,第二届干事会由法人改为自然人),即,总干事:尚丁,副总干事:罗洛、方厚枢、李希凡、陈汝鼎、张淑静,干事10人。

725日研究中心发出《关于加强年鉴学术研究工作的通知》称:1组建由尚丁任组长的年鉴学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筹划开展年鉴学术研究工作的办法,再正式成立全国年鉴研究中心学术工作委员会。2成立年鉴学术研究规划组,在学术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全国年鉴研究规划的制定和执行等事项;规划组由李今山任组长,暂以北京、上海、哈尔滨部分人员组成;规划组提出拟定的《19901995年全国年鉴研究课题规划》(征求意见稿)。3在北京拟创办《年鉴研究学刊》(暂定名),自1991年起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9814日新疆年鉴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邀请20家年鉴的主编在乌鲁木齐召开座谈会,尚丁、方厚枢、陈汝鼎等出席并分别主持会议。座谈会的主题是:提高年鉴质量、改善年鉴经营管理,并采取“不拘一格,三个结合”的方式进行。尚丁作会议小结。

913日研究中心第二届干事会第三次会议和学术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干事会修改通过了《全国年鉴研究中心章程》。学术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议定:1通过《创办年鉴研究刊物方案》,刊物定名为《年鉴工作与研究》,1991年第一季度创刊,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研究中心拨给开办费;2组建《年鉴工作与研究》编委会,主任:尚丁,副主任:方厚枢、陈汝鼎,委员8人;3任命《年鉴工作与研究》主编:方厚枢(兼),副主编:李今山、许廷钧、胡均、朱孟明,编辑部主任:许廷钧(兼)。会议还讨论了年鉴学术研究的工作。

1079日由安徽省年鉴研究会、《安徽年鉴》编辑部组织的1990年安徽省年鉴编纂研讨会暨年鉴联谊会在安徽潜山县召开,尚丁出席。会议收到论文近20篇,与会者就如何提高年鉴质量、怎样突出年鉴地方特色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101318日华东片区年鉴协作会第一次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尚丁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者对如何提高年鉴质量、加强年鉴管理经营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会议商定,第二次协作会于1991年在福建举行。

102227日西南片区年鉴协作会第一次会议在四川峨眉山举行。与会者就“制订年鉴的框架结构”等议题进行研讨,湖南年鉴、武汉年鉴作大会交流。

11410日全国冶金系统第二次年鉴工作座谈会在安徽马鞍山举行。冶金部副部长徐大铨出席会议,并就如何提高年鉴编纂质量、年鉴在冶金企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等议题讲话,尚丁、陈汝鼎等分别作学术报告。与会者围绕年鉴编纂工作进行了交流研讨。

12月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会决定:为开展年鉴学术研究和进行重大活动,特设立“年鉴学术研究基金”,并通过《年鉴学术研究基金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1.基金的来源:研究中心拨款,会员单位自愿资助,海内外热心于我国年鉴事业的团体、企事业和个人的资助,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2.基金的用途:年鉴学术活动用费,年鉴专项学术研究资金,优秀年鉴、优秀年鉴论文、著作评奖,其他有关年鉴学术研究和发展年鉴事业的开支。3.基金的动用,由研究中心常务干事会作出决定,总干事尚丁签署使用。常务干事会推选副总干事陈汝鼎为年鉴学术研究基金司库,负责基金的管理。

本年《北京年鉴》、《昆明年鉴》相继创刊。

1991

96日研究中心常务干事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增补5名理事:张柏鉴、张正路、杨子毅、朱孟明、陈志坚。

10月《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在上海承办第五期年鉴编纂研讨班。

◇第二次华东片区年鉴协作会在福建武夷山举行,尚丁出席会议并讲话。

◇第二次西南五省(区)七方年鉴协作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决定,在第三次会议期间组织“西南片首次年鉴编纂质量评比”活动。

111日新闻出版署向民政部发函[91)新出人字第1315],根据国务院令第43号《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审查,中国年鉴研究会(原名全国年鉴研究中心)符合复查登记的申请,同意办理重新登记手续。

1135日第一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在湖北武汉举行,尚丁出席会议。

11712日年鉴研究会第二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暨第三次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在陕西西安召开。尚丁致开幕词并作了一年来的工作报告,方厚枢、陈汝鼎分别汇报全国年鉴出版近况和地方年鉴协作会一年来的活动情况。随后两个会议分别举行,本届年鉴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34篇、著作2部,入选论文的作者宣读论文,代表们探讨了年鉴学理论和年鉴编纂实践中的问题等;地方年鉴协作会的与会者,就“提高年鉴质量、改善年鉴的经营管理”等议题进行研讨。

◇会议期间,年鉴研究会分别召开理事会和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上,尚丁宣布,按(91)新出人字第1315号批文,“全国年鉴研究中心”正式改名为“中国年鉴研究会”,从这次会议开始正式启用新名称。会议讨论《中国年鉴研究会章程》、学术工作委员会的方针任务和组织原则、改进《年鉴工作与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等问题,并研究1992年的工作安排。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中国年鉴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尚丁,副会长:徐福生、方厚枢、李希凡、陈汝鼎、张淑静、李振水,理事14人;秘书长:尚丁(),副秘书长:胡均、许廷钧。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1.成立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19名委员);任命方厚枢为主任委员,程金华、李今山、杨子毅为副主任委员。2.《年鉴工作与研究》丛刊由学术工委会主任委员方厚枢领导,实行主编负责制;任命李今山、张淑静为丛刊主编。3.聘请李今山、胡均、肖东发、锺英、范作义、马瑞康、曹尔奇、沈昆为中国年鉴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1110日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在西安举行,宣告“中国年鉴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讨论了学术工委会的方针、任务,制定《19921995年年鉴研究规划》。

1125日学术工委会发出通知,对今后几年的年鉴学术研究工作提出意见:1在原制定《19901995年年鉴研究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单位或个人的《19921995年年鉴研究规划》。2决定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每届会议规模控制在三四十人左右;与会者须提交论文,并经学术工委会评议入选者方可参加;凡被入选的论文均由学术工委会发给论文入选证书,并在《年鉴工作与研究》上公布。

1214日由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和中国统计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地方统计年鉴评选”活动在北京揭晓,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装帧设计、印刷装订、时间效益、经济效益四个单项奖各2名。

本年《河北年鉴》、《贵阳年鉴》相继创刊。

1992

226日年鉴研究会发出《第三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229日北京地区20余家中央部(委)年鉴编辑部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北京举行座谈会,方厚枢、李今山出席并讲话。座谈会由北京地区年鉴协作会筹备组负责人之一、《中国商业年鉴》编辑部主任许进禄主持。会议就“加强年鉴宣传和发行工作”进行研讨,中国商业年鉴、中国农业年鉴等交流工作经验。

31330日年鉴研究会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在北京举办第一期全国年鉴编辑研修班。研修班聘请16位老师讲课,其中有实践经验的年鉴主编、专家占较大比重;还组织学员参观了北大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和北大图书馆等。研修班结束时,北大成人教育学院向全体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55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各地、各部门关心和支持《浙江年鉴》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617日民政部批准中国年鉴研究会注册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第1076号)。年鉴研究会是由新闻出版署主管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968日学术工委会在江苏常州召开评审会议。由到会的学术委员和特约研究员14人组成第三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论文评审委员会,对收到的66篇论文进行评审,最终评出入选论文45篇。

10612日第三次西南五省(区)地方年鉴协作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对西南五省(区)、计划单列市的年鉴编纂质量进行首次评比,评出6种年鉴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同时,对年鉴的选题选材、条目编写和经营管理等进行研讨。会议商定,第四次协作会于1993年在云南召开。

102125日第三次华东片区地方年鉴协作会在山东泰安举行。与会者就“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地方年鉴、怎样做好年鉴经营管理”等问题,交流经验、进行探讨。会议商定,第四次协作会于1993年在江苏召开。

102731日第二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其主题是:城市年鉴应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会议还对提高《年鉴工作与研究》刊物的质量、大力开展年鉴的宣传工作等提出建议。会议商定,第三次研讨会于199310月在南京召开。

1137日第三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株洲举行。35位入选论文的作者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会上交流论文,会议对入选论文的作者颁发了“论文证书”。会间,学术工委会举行第三次会议,讨论1993年学术研究工作的计划和其他事项,并议定:1993年继续组织第四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征集和评选工作,组织1980199213年间全国年鉴优秀论文和著作的评奖活动,继续做好《年鉴工作与研究》的编辑出版工作。

111425日受年鉴研究会的委托,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北京举办第二期全国年鉴编辑研修班。培训班聘请范作义、肖东发、李国新等10位专家授课;学员听取了廖刚煊作的《我国信息咨询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并全部通过考核,领取了“结业证书”。

121015日云南省年鉴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次云南省年鉴研讨会在西双版纳景洪县举行。会议通过《云南省年鉴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理事会(21名理事),云南省省长和志强任研究会顾问,省政府秘书长吴光范任会长,副会长:郑幼炯、冯登坤、石振勤、欧阳国斌、张淑静,秘书长:张淑静(兼)。云南省年鉴研究会由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下设办公室、学术部、联络部、服务部四个部门。

1221日《黑龙江年鉴》创刊10周年纪念会暨黑龙江省年鉴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年鉴》总编辑战凤翰作专题报告;大会通过《黑龙江省年鉴研究会章程》;选举了理事会,会长:杜显忠,副会长:周辉春、才起、李庆文、曹夫兴、尚广阳、战凤翰,秘书长:战凤翰(兼)。

12月根据民政部全国社会团体登记的有关规定,“全国地方年鉴协作会”改名为“中国年鉴研究会地方年鉴工作委员会”。由年鉴研究会副会长陈汝鼎兼任主任:吴光范、程金华、尚广阳、匡匡、张正路、张柏鉴、许家康任副主任;委员21人。

1993

110日年鉴学委会就199310月在成都召开第四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有关征集论文等事项发出通知,规定本届年会征集论文选题的具体内容。

130日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设立“中央级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振水(兼),副主任:许进禄、胡学慧、刘润辉,委员9人,秘书长:胡学慧()

1月《年鉴工作与研究》丛刊自本年起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年出版四辑。

3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年鉴总数达640种。其中,综合性年鉴182种、专科性年鉴350种、统计性年鉴108种,分别占28.4%、54.7%、16.9%。

518日~618日年鉴研究会和北京图书馆在北京联合举办“全国首届年鉴展览”,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规模最大的、面向全社会的年鉴宣传活动。518日上午,年鉴展开幕式在北京图书馆举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原中顾委常委王平,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桂晓风和中宣部出版局等有关领导出席。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唐绍明致开幕词,尚丁简要介绍我国年鉴出版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概况,钱伟长、王平、桂晓风、刘德有分别讲话,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幕式后,与会者参观了展出的各类年鉴。年鉴展览一个月期间,共接待社会各界读者和部分外国观众2000多人,向读者散发各类年鉴宣传材料几千份。

520日~61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在北京主办第三届全国年鉴编辑研修班。本期培训除尚丁、李今山、邬书林、许进禄所作报告外,还安排了十几门课程。期间,学员到北大图书馆浏览各国新版年鉴,参观了“全国计算机产品展览”等。

5月由年鉴研究会组织编写、李维民任主编的《中国年鉴概览》,由华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有专文、全国640种年鉴名录、144家年鉴简介等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了我国年鉴事业发展的全貌。

6月年鉴研究会决定由学术工委会组织全国优秀年鉴著作、论文评奖活动,并发出《举办“全国首届优秀年鉴著作、论文评奖”活动的通知》,对本届评奖范围、评选条件、评奖数额,以及由学术工委会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工作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

72326日全国首届优秀年鉴著作、论文评审评奖工作和第四届年鉴学术年会论文评选工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进行。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尚丁,副主任:方厚枢、程金华、杨子毅、李今山,以及8名委员参加,李今山兼任评委会办公室主任,并特邀李维民与会负责评审的监选工作。经对77份申报优秀论著的审评,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评出:优秀著作二等奖3部,三等奖1部;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5篇。第四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论文申报65篇,评出入选论文35篇。

91823日年鉴研究会和香港经济导报社在香港共同举办1993香港年鉴学术研讨会,这是首次具有国际性的年鉴界学术盛会。会议从国际年鉴的比较研究入手,重点研讨了年鉴如何为市场经济服务、在市场经济中求发展的问题。香港经济导报社的谢明干等专家介绍《香港经济年鉴》创刊30多年来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壮大的经验,与会专家学者介绍内地年鉴编纂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韩国年鉴社社长宋和镛介绍了韩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及其主要经验。会议还就内地年鉴与香港经济年鉴的相互代理发行达成初步协议。与会者还拜会了香港政府新闻处,与香港书刊业商会和香港联合出版集团进行座谈。

101417日第三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就“城市年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为城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主题进行研讨。与会者对《南京年鉴》编辑部创办面向群众、贴近生活的《南京生活实用年鉴》的做法予以肯定。会议商定,第四次研讨会于1994年在长春召开。

102126日由年鉴研究会召开,四川年鉴、成都年鉴、四川交通年鉴、成都铁路局年鉴共同承办的1993年全国年鉴工作会议在四川峨眉山举行,与会者有167人,是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年鉴界盛会。这次会议既是第四届全国年鉴学术研讨会,又是全国首届年鉴优秀著作、论文颁奖会,也是年鉴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听取许进禄、陈汝鼎、方厚枢和李今山等对1993年中央级年鉴、地方年鉴的工作及学术研究开展情况的报告,尚丁作了关于研究会组团访问香港、开展年鉴学术活动情况的报告。代表们就“年鉴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等问题,进行研讨和经验交流。与会领导为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奖状和奖金。

会间,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1.各省级年鉴研究会均作为年鉴研究会的团体会员单位;2.由陈汝鼎负责将原“年鉴学术研究基金”筹建为“中国年鉴发展基金会”,并草拟章程;3.成立中国年鉴评奖委员会,下设地方年鉴评奖工作组,首先在地方年鉴中开展评奖活动;4.学术年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第五届学术年会定于1995年举行,并拟组织第二届全国年鉴优秀论文评奖活动。学术工委会、中央级工委会和地方工委会各自召开委员会会议,研究今后的有关工作。

121日辽宁省年鉴学会成立大会在沈阳市召开。会议选举徐德任会长,张本勃、苏长春任副会长,马芝田为秘书长;选举常务理事单位19个。

1216日由呼和浩特铁路局、北京铁路局主办并与上海铁路局共同组织的六个铁路局年鉴工作研讨会在呼和浩特铁路局扬州培训中心召开。会议就“铁路企业年鉴的类属、性质、功能和作用,年鉴编纂规范化,铁路局年鉴与铁路分局年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商定,下次铁路企业年鉴工作研讨会在郑州铁路局召开。

12月《中国出版年鉴》(1992年刊)特设“年鉴出版专辑”,集中展示了我国年鉴事业在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发展全貌。“专辑”中刊载尚丁、方厚枢、肖东发的专文,收录了19801991年底全国已出版和在编纂中拟出版的687种年鉴名录,还介绍了306种年鉴的概况。这份资料是该年鉴编辑部历时一年多向全国年鉴单位进行调查后收集的。

本年年鉴研究会陆续聘请部分同志担任顾问和特约研究员。首批应聘担任顾问的人员有:杜显忠(黑龙江省常务副省长,黑龙江省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力以(国家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中国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李维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原副部长,《中国人物年鉴》主编)、巢峰(上海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应聘担任中国年鉴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的有李今山等11位。

本年底香港经济导报社成立图书业务部,抽调专职人员负责年鉴发行的宣传、策划及销售工作;并在北京、广州办事处安排人员,对口负责年鉴的联系、采购、转运、财务等事务。

本年《西安年鉴》、《甘肃统计年鉴》(1994年改为《甘肃年鉴》)相继创刊。

1994

122日河北省年鉴学会成立大会在石家庄举行。会议选举会长:郭兰玉,副会长:许明辉、汤润千、白冬景,秘书长:许明辉(兼);并通过《河北省年鉴学会章程》,确定了1994年工作计划。

1月学术工委会发出《关于征集第五届年会论文的通知》,提出了本届年会征集论文的有关事项。

38日河北省年鉴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概要总结《河北年鉴》编纂出版3年来的工作,并对30个年鉴编撰先进单位、36名年鉴编撰先进工作者给予了表彰。

51317日全国地方年鉴评奖工作会议在湖南大庸召开。尚丁首先宣布成立全国地方年鉴评奖委员会。会议讨论制订了《全国地方年鉴评奖工作方案(试行)》。年鉴研究会评奖领导小组及地方年鉴评奖工委会决定,将全国地方年鉴评奖申报和推荐截止时间推迟至19941115日。

年鉴研究会根据《全国地方年鉴评奖工作方案(试行)》,特设“亿利达杯奖”,向获奖年鉴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奖金和“亿利达”奖杯。“亿利达杯奖”由热爱并大力支持我国年鉴事业的香港亿利达公司董事长刘耋龄先生赞助设置。

520日山东省年鉴学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市举行。会议选举吴爱英为名誉会长,王科三为会长,刘忠泉、曹道泉、张守富等15人为副会长,省六大企业的负责人为特邀副会长,马福震为秘书长。

627日年鉴研究会根据中央对社团工作的有关指导精神,正式成立了信息咨询服务部,作为年鉴研究会的职能部门;黄燕君、颜丽英分别兼任信息咨询经营服务部主任和副主任。

72528日中国年鉴研究会全国铁路年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工作委员会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选举主任委员:汤树屏,副主任委员:吴守忠、沈富泉,秘书长:刘继祥,委员35人。会议通过了《全国铁路年鉴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设立秘书组、学术研究组、经营管理组和联络服务组;并召开铁路工委会首次会议。

827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在石家庄召开年鉴工作会议,传达了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鉴编纂工作的通知》,并对首卷《石家庄市年鉴》的编纂工作进行部署。

8月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决定:1.成立中国年鉴研究会评奖领导小组,领导年鉴评奖工作。领导小组由5人组成,组长:尚丁,成员:方厚枢、陈汝鼎、李维民、巢峰。2.成立全国地方年鉴评奖工作委员会,由17人组成。主任委员:尚丁,副主任委员:陈汝鼎(常务)、许家康、肖友宝,委员13人;秘书长:许家康(),副秘书长:陈仁礼()

9913日第四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举行,主题是:探讨城市年鉴如何更好地为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交流城市年鉴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当前年鉴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会议商定,第五次研讨会于1995年下半年在杭州举行。

91521日首届“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年鉴协作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河北年鉴》主编许明辉介绍《河北年鉴》发展情况,方厚枢简介全国年鉴事业的发展概况,孔令士回顾了全国方志界编纂年鉴的历程和成就。会议共收到论文28篇,有24位代表大会发言。会议商定:由许明辉负责“三北”地区年鉴协作联络工作;协作会采取轮流主办的方式,每年举行一次;1995年协作会由《新疆年鉴》主办。

1019日《广西年鉴》编辑委员会在南宁举行《广西年鉴》创刊十周年座谈暨表彰会。《广西年鉴》编委会主任王蓉贞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广西年鉴》创刊10年来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会议对在《广西年鉴》10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102728日山东省年鉴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山东莱芜召开。省年鉴学会秘书长马福震通报山东省年鉴学会成立半年来的工作,莱芜市政府、《莱芜年鉴》编辑部等单位介绍了他们编纂年鉴的经验和体会。会议对全省首届年鉴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获奖的年鉴进行表彰和奖励。

11812日第三届全国地州市县年鉴研讨会在云南玉溪举行。云南省政府秘书长、省年鉴研究会会长吴光范,尚丁、张淑静等在会上讲话,玉溪市副市长范玉明汇报《玉溪市年鉴》创刊8年来的工作情况及编辑经验。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与会者就地县市年鉴“发展、提高”的中心议题探讨交流。

112122日年鉴研究会二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安徽歙县举行。会议决定:1.推定方厚枢、陈汝鼎为常务副会长;2.同意方厚枢、陈汝鼎分别提出的不再兼任学术工委会主任委员和地方工委会主任委员之职;3.聘请李维民担任学术工委会主任委员,张柏鉴担任地方工委会主任委员、杨颖柔为地方工委会副秘书长;4.聘请李维民任《年鉴工作与研究》主编,李今山、刘菊兰仍为副主编;5.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于19959月在广西举行;6.恢复“年鉴研究中心”为年鉴研究会的职能部门,以加强年鉴问题的研究;7.筹办发行部(作为年鉴研究会的一个职能部门),办理年鉴的海外发行事宜。

112126日第五次华东片区年鉴协作会在安徽歙县举行。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安徽年鉴》顾问给会议发来贺信。《安徽年鉴》主编欧远方出席并讲话,《安徽年鉴》副主编张云生介绍《安徽年鉴》的情况,尚丁、方厚枢、李维民等在会上讲话。与会者交流年鉴工作情况。会议商定,1995年的第六次协作会在上海举行。

11月学术工委会发出《关于召开“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的通知》,对本届年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研讨主题、论文征集事项等均作了告示。

本年起香港经济导报社代理发行国内的年鉴成为其主要业务之一。

1995

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自本年起《年鉴工作与研究》更名为《年鉴信息与研究》,由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年鉴研究会主办,是我国年鉴界目前唯一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

226日~31日《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纪念创刊十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召开。《地矿年鉴》编委会主任、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地矿年鉴》编委会顾问夏国治出席并讲话,李维民代表年鉴研究会到会祝贺。《地矿年鉴》主编许云昭在会上作年鉴创刊10年工作报告。

32830日首届中国地方年鉴奖颁奖大会在湖北武汉举行。陈汝鼎主持大会,尚丁致开幕词。刘耋龄介绍了该公司资助设立“中国地方年鉴亿利达奖”的经过和意义。与会者围绕年鉴研究会成立10周年进行座谈,交流年鉴的编纂和经营工作;杭州年鉴、玉溪市年鉴等单位介绍他们抓住年鉴获奖的机遇开展宣传及政府支持年鉴工作的情况。

5月《中国计划生育年鉴》创刊10周年,时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的彭珮云题词祝贺。

620日云南省第三届年鉴评奖揭晓。在41部参评的年鉴中:1993年版获特等奖的省、地(州)级年鉴3种,县(市)级年鉴1种;1994年版获特等奖的省、地(州)级年鉴6种,县(市)级年鉴1种。本届评奖还设有一、二等奖和单项奖。

87日由学术工委会、中央级工委会和铁路工委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中央和北京地区年鉴单位经验交流会,主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年鉴如何生存与发展。姚世刚、冯代松等大会发言,赵铁凡、李惠贤、刘润辉等介绍本单位年鉴的经验。

91221日铁路工委会在河北北戴河举办铁路系统首届年鉴编辑业务研修班。肖东发、傅宗良分别主讲《年鉴学概论》和《铁路科技的发展与展望》;陈向前、刘润辉、寇兴军等以编纂年鉴的实践经验分别授课。学员们最终通过书面考试。

91520日“三北”地区年鉴协作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年鉴与发展、年鉴与市场经济。会议商定,1996年的研讨会由《鞍山年鉴》主办。

1058日年鉴研究会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暨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在广西北海举行。《广西年鉴》编委会主任王蓉贞和北海市委书记杨基常莅会祝贺,尚丁讲话。广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阳国亮专程到会作《年鉴如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报告。40多位代表在会上宣讲论文或发表见解,与会者围绕着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转轨变型、不断提高年鉴的质量展开研讨。会间,学术工委会召开会议,并形成决定:1.举办第二届全国年鉴优秀著作、论文评奖;2.支持北京图书馆创建年鉴数据库。年鉴研究中心也召开座谈会,并推定李今山、范作义和杨汉平拟定《中国年鉴研究会年鉴研究三、五、十年规划》。

101012日第五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与会者就“年鉴如何转轨变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主题交流探讨。会上,《杭州年鉴》演示了该年鉴的电子版。会议商定,第六次研讨会1996年在贵阳召开。

102427日山东省年鉴学会年会暨山东省年鉴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总结山东省年鉴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年鉴学会的组织建设,推选张敬忠任学会秘书长;通过组建省年鉴学会7个专业委员会的决定,选出省年鉴学会市地年鉴工作委员会、县级年鉴工作委员会和企业、专业年鉴工作委员会的组成人员;表彰在省年鉴学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9个常务理事单位。本次学术研讨会系省年鉴学会成立以来首次举办,济南、青岛、莱芜钢铁总厂、蒙阴县四个年鉴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并收到论文37篇,有22篇论文的作者进行大会发言。

102428日首届全国铁路年鉴评奖工作会议在西安铁路分局召开。经评奖领导小组最终评定,综合奖中,铁路局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铁路分局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5名;其他系统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7名;单项奖共14名。会议商定,颁奖大会于1996年举行。

112830日《中国电子工业年鉴》1996年度工作会议暨创刊十周年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听取该年鉴主编王人杰的汇报,编委会副主任鲁之玉代表部领导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电子工业年鉴》优秀工作者的通报。

127日《中国交通年鉴》在北京举行创刊十周年座谈会。

1226日《江苏年鉴》编委会在南京市举行《江苏年鉴》创刊十周年庆祝会。省政府秘书长、《江苏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刘坚主持会议,编委会主任季允石讲话,编委会副主任钱协寅宣读了省领导陈焕友、郑斯林、沈达人、孙颔、季允石的题词及贺词,尚丁、陈汝鼎到会祝贺,陈仁礼汇报《江苏年鉴》创刊十年来的工作情况。与会领导向获奖的31个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未完待续)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