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年鉴研究

关于改进地方综合年鉴信息采编工作的思考

点击数:59732011-10-2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地方综合年鉴在信息收录方面存在信息覆盖面不广、条目择取不精、年鉴内部信息体量分配失衡等问题。入鉴信息的全面、精确是年鉴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年鉴编纂者不懈的追求。本文认为,为解决年鉴信息收录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对条目设计的研究和指导。其次要扩大年鉴的入鉴信息源。再次要加强与撰稿人及用鉴单位的双向沟通。

关键词:地方综合年鉴;信息采编;条目择取


地方综合年鉴是由各级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年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带有一定特殊性的知名出版物。然而,按照其作为一般公开出版物的价值标准来检验,尚存在着入鉴信息不全、编纂不精、读者有限等普遍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和完善入鉴信息的采集和编纂工作,来实现其成为一地之年度全书的理想目标,尚需年鉴工作者付出不懈的努力。下面仅结合《吉林年鉴》的编纂实际,就此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年鉴信息收录存在的问题

《吉林年鉴》已经创刊22年了,坚持了每年一鉴,曾在全国年鉴系统多次获奖,发行量在3000~5000册之间,已经拥有一批比较稳定的发行对象和读者群。然而,如按照文化精品的目标来衡量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即使是与一般出版物比较也不乏需借鉴之处。仅从信息收录方面的现状来分析,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信息覆盖面不广。按照地方综合年鉴的功能来看,其当地政治、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均应予以反映,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政府主办、为全社会服务的年度公报。可是,目前还难以做到这一点。比如,在当今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三十年的情况下,有许多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目前已经并不新鲜的事物,至今还没出现在年鉴之中。

二是条目择取不精。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元素,它决定着年鉴信息的覆盖面和质量,也是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之关键所在。常出现的问题是一些应当作为条目单列并展开记载的内容,却被淹没在大段的一般性叙述之中,致使读者即便是找到其中需要的信息,又往往因失之过简而不能如意。

三是年鉴内部信息体量分配失衡。年鉴各部分内容所占篇幅的比例、各条目的分量,往往与其记载内容的轻重程度脱节。有些重要的内容着墨不够,一些为读者所关注的信息寥寥几行;而与公众无干或较少关系的领域、内部工作信息,则不厌其细。

由于诸如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地方综合年鉴的使用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人们在叹其体量厚重、装帧精美的同时,却又将它束之高阁;编纂者更是为其不能广为众人所识而感到失落和无奈。

年鉴信息收录问题的成因

地方综合年鉴入鉴信息不全,编纂不精的状况,是一个年鉴界熟视无睹的老问题,一些知名地方综合年鉴的主要责任者,都毫不讳言自己亲手编纂的年鉴存在着这个明显的不足。粗略地分析其成因,大体有三个方面。

首先,来稿渠道单一。由于惯性使然,年鉴稿件一直延用创刊伊始完全依赖各级政府部门、机构供稿为主的办法。编纂机构基本上是采取“坐堂等稿”的工作方式,所有入鉴内容都靠各部门、单位提供的稿件,极少主动利用其它渠道采集,由编辑机构直接采集的稿件更是微乎其微。

其次,内容设计粗放。年鉴条目的拟定基本靠各年鉴撰稿人根据自己对其信息价值的理解进行取舍。年鉴创办之初,相当一部分稿件脱胎于各单位的工作总结,多是高度概括的一般性内容,此文风流传至今,不少稿件把工作总结分段表述,即作为年鉴的条目,用大量主观叙述的语言来顶替生动翔实的资料记载;年鉴的体量篇幅随机性较大,不像其它刊物那样规范稳定,因此在编纂中常忽略篇幅的多寡比例问题,出现重要的内容反而不如一般内容所占篇幅多的信息失衡情况;年鉴编纂机构由于种种理由,以充当各撰稿单位条目设计的局外人为正常,致使其对年鉴条目没能做到与撰稿单位一起精心拟定、逐条斟酌。

再次,编者与读者之间较少信息反馈。年鉴的特殊地位和性质,使其如“皇帝女儿不愁嫁”般优越,因此并不很在乎读者的感受,较少像其它出版物那样,视读者为上帝,经常收集刊物的社会和市场的意见反馈,不断调整提高,致使一些并不难以改进的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完善。

基于这样一些原因,地方综合年鉴信息采集不全、编纂不精的问题长期存在,并成了一个人所共知而又较少认真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

改进年鉴信息收录问题的对策

入鉴信息的全面、精确是年鉴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也是年鉴编纂者不懈的追求。年鉴如何在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前提下,以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思路,摒弃制约事业发展的陈规旧习,克服“皇帝女儿”天生的惰性,以真正勇于接受社会、读者检验的姿态,下大力气解决年鉴信息采集和编纂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地方综合年鉴真正成为信息全面权威、服务于社会大众的资料性工具书、政府年度公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是一个需认真对待并不断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条目设计的研究和指导。年鉴编纂者应总结二十多年所编年鉴的具体内容,逐一分析各部分、各供稿单位入鉴内容的主要信息元素,按照年鉴信息连续性的要求,对条目的名称进行筛选和规范,通过反复修定,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简练、通俗、体现信息实质的条目标题;细化年鉴编纂大纲。可采取依次推进的办法,按照其重要程度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将大纲分批细化规范到条目。

其次,要扩大年鉴的入鉴信息源。需增加编辑机构自行采集信息的能力。这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从“张口等”到“伸手要”须克服以惰性为主的思想障碍,同时还需提高年鉴编辑机构的工作手段和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增加年鉴编辑机构直接采集和撰写、二次加工整理信息在年鉴中所占的比例;需广泛利用更多的信息渠道。动脑筋发掘那些被年鉴忽略的社会资源,调动和发挥好媒体等信息密集部门的配合作用。借鉴其它刊物一般性经验,通过组织诸如评选入鉴人物和征集记录当年新、大、特、要事件的文稿和照片等方式,丰富入鉴信息。

再次,要加强与撰稿人及用鉴单位的双向沟通。年鉴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必须强化读者意识,要以社会的需要作为采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做好出版后读者意见的收集工作,每年都应通过随书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年鉴用户座谈会等办法,听取读者的呼声,汲取调整和充实入鉴信息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加强对撰稿人的业务指导,增加和他们的联系,改变单纯靠会议征稿的办法,建立编辑机构采编责任制,实行征稿和编辑工作一体化,使年鉴编纂人员熟悉供稿单位的情况,关注承编范围内的动态信息,并能够及时地将读者的反映、编辑部的意见,与撰稿人进行有效沟通,使各部分内容的条目设计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地方综合年鉴作为年鉴这个文化产品大家族中的一员,已经有了十分良好的社会基础,只要我们年鉴工作者不断付出艰辛的努力,她终将成为一个文化精品。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