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年鉴研究

从 年 鉴 到 皮 书
——试析我国出版业的年鉴热和皮书热

点击数:288652013-11-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对年鉴和皮书功能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年鉴和皮书形成热潮的原因,传播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出版经营中所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关键词: 年鉴;皮书;比较研究

 

我国出版界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年鉴热”,至今不见降温,据国家图书馆最新统计,2012年初已达5000余种(内含内部出版年鉴、已停刊年鉴)。而在世纪之交又出现“皮书热”,仅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就出版了600多个品种,至20123月召开了7次皮书发布会,已建立较成熟的数据库。这绝非偶然现象,可以说有其深刻的原因。我国的年鉴和皮书多为官书,即政府出版物,前者正面临着改制转轨的冲击和考验,后者正处于方兴未艾之势。这两种出版物在功能作用方面既有不少相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在读者和市场方面有交叉协作,也存在着竞争;在编辑出版方面既有成功经验,也存在不少缺点问题。调查、比较、研究年鉴和皮书功能的异同,分析形成热潮的原因,传播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在出版经营中的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给有关人员特别是正在准备编年鉴和皮书的编纂者以启示,显然是有意义的。

一、 应运而生:年鉴和皮书出版热潮的兴起与持续

上个世纪的6070年代,中国的出版业一片萧条景象。从1980年起,“年鉴热”在我国出现。大背景则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1979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年鉴事业由此蓬勃发展。由《中国百科年鉴》和《中国出版年鉴》开头,年鉴编辑出版突飞猛进,几年中逐年翻番,1980年是6种,1981年是13种,1982年就将近30种,经过30余年的发展,至今已过5000种。这个发展速度和增长势头在中外出版史上都是罕见的。

我国究竟出版了多少种年鉴,一直没有准确的统计。过去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著、讲话中,常常涉及到这一问题,但数据相差悬殊。200312月推出的由李维民、肖东发主编的《中国年鉴概览》收入我国出版的各种年鉴共2280种(因更名设的参见条未计在内)。

根据国家图书馆的最新统计,新中国成立后至2011年底,我国年鉴的出版数量至少已达5000余种,比2003年版年鉴概览的记载量(2280)多了3000余种。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年鉴出版热潮犹未降温的时候,我国出版界又出现一股出版皮书的热潮。

199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作为总理基金项目的经济蓝皮书编撰工作以来,十余年后,全国30 余省市自治区都开始了蓝皮书的编撰工作。有的省市每年还编撰多部蓝皮书,如经济、社会、农村等,由此形成了一种被西方媒体称作的中国“皮书热”。

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皮书系列”图书,例如经济蓝皮书,它们由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权威研究报告组成,对每一年度中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统计资料显示:皮书每年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全社总收入的1/4强,已经成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的经营运作为图书市场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年鉴和皮书在性质上比较接近,都是连续出版的年度出版物,性质相近,又有区别,前者是工具书,后者属政府和科研机构出版的年度报告,缘何此两类出版物形成出版热潮呢?它们是什么样的出版物?它们的传播和发展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作为年鉴应该向皮书学习借鉴哪些经验呢?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相同点分析:反映及时的权威信息源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

所谓皮书,是指一国政府或社会组织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它一般是代表政府或议会发布国家、地区或世界发展形势的权威评估、分析和结论,因封面有白、蓝、黄、绿等颜色,分别称为之白皮书、蓝皮书、红皮书、黄皮书、绿皮书等。“皮书”最早是以白皮书的形式出现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 白皮书一般特指政府文告。蓝皮书通常代表的是学者的观点或者研究团队的学术观点。绿皮书是针对所观察研究的对象,带有可持续的意思,与农业、旅游、环境等有关。黄皮书主要同世界经济、国际问题研究有关。

年鉴和皮书类出版物,特别是广受大众关注的蓝皮书,有很多相同之处,可以说关系较近,紧密相联,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相同点:

1.资料权威。它们多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科研单位所编。其资料、文献、数据大都来自政府公报或官方统计部门,具有权威性。

2.科学客观。年鉴和皮书的撰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过程。它需要坚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大量而准确的统计数据,包括本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野。

3.反映及时。年鉴和皮书通常都逐年出版,及时反映最新情况。资料新颖,反映及时,从文献传播的时效意义来看,较其他出版物具有更大的情报价值和时效性。

4.连续出版。年鉴和皮书的内容不断更新,但它们的结构体系、栏目设置等是相对稳定的,其内容是上下衔接连续记载的,故有较大的累积总结作用。读者可以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记录作比较分析,从而把握事态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与其他工具书相比有连续性。

5.功能齐全。年鉴和皮书都能做到图、文、表并茂,功能齐全,可以使读者有效解决各类问题。众多的编纂手段和多功能性,是区别于其他出版物的又一重要特点。

总起来说,年鉴和皮书在性质上都具有权威性、资料性、科学性、专业性、工具性、时效性、总结性、客观性、多功能性。年鉴和皮书都有广泛的读者群,大致包括有关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经营者、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理论工作者、图书馆、咨询机构、编史修志者和关心社会的公众。

年鉴和皮书都是优质的文献信息源,在反映一年中有关事物最新进程方面具有相当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年鉴和皮书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对大量原始信息、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加工,最后以高密度的形态将各种信息、情报传递给读者。有许多综述、专文还由专家撰写或审定。在读者心目中,年鉴和皮书是一种具有编年史性质的出版物,选材严格,翔实可靠,反映及时。其所具备的文献信息源的综合性优势,使其成为用户用以查寻和掌握重要事物每年最新进展情况的、全面而权威的文献品种。

三、不同点分析:资料性工具书与战略性年度报告

年鉴和皮书作为反映及时的信息源资料库,除上述相同点外,又有一些不同:

首先,在性质上,年鉴是一种编年体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将每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或按门类辑录而成,突出的是资料性、工具性、史册性。虽然皮书也是一种按年度的出版物,但皮书评估现状、分析问题、预测发展、提供建议,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评估报告,是一种全局性分析和战略性预测的科研成果,强调的是客观性、学术性和前瞻性。

其次,研究的范围和重点不尽相同。年鉴的种类繁多,既有体系庞大、面面俱到的综合性年鉴,也有学科单一、深入具体的专科性年鉴,所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而皮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在科学、技术、管理、教育、人才、技术、经济等社会重点关注的领域,是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或者说是政策科学研究。

第三,在编写上,年鉴的特点是述而不作,直陈其事,不加议论,不加个人见解,资料浓缩,言简意赅。而皮书内容的关键要突出主报告和重点专题,而且强调调查分析,使人读了感觉言之有物、观点鲜明,且有对策。皮书的撰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研究过程。它需要坚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大量而准确的统计数据,包括本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野。每年所收录的内容不同于部门工作总结,也不是对部门各项工作成绩的罗列,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研究,需要有问题、有重点、有分析、有评估、有预测、有高度。

第四,在作用上,年鉴的主要的作用包括:提供时事动态信息;提供重要的法规文献及其线索;提供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提供实用的指南、便览性资料;提供综述及回溯性资料;具有较强的情报作用。皮书的主要作用是追踪社会发展的实践,分析、预测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研究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对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做出我们的理论思考,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有关部门公共政策选择提供理性观照,为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研究、工作及生活的资讯参考,为后人提供翔实史料。

四、与时俱进:年鉴热和皮书热的社会原因

年鉴和皮书先后在中国出现出版热潮,有其深刻的时代、社会原因。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年鉴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适应并满足种种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

首先,年鉴顺应了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需求,满足了人们既要迅速及时,又能全面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信息的需要。年鉴在中国的勃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第二,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了复杂性,需要不断进行知识信息的更新,以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另外各行业、部门之间信息、情报的交流也比以前加大。这就要求能够全面地看到时代、社会各领域的真实面貌。而年鉴正是这样一面记录和反映时代与社会的“镜子”,作为反映最为及时,收录最为广泛,功能最为齐全的工具书,年鉴便应运而生。

第三,改革开放使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年鉴适应了人们新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即开放的、全方位的、系统的、比较的,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等各种方法的需要。读者既可通过年鉴了解事物的概况全貌,又可从中找出专深的内容和便于深入研究的资料数据及其线索,完成有份量、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和学术论文。

此外,年鉴还适应了国际间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要求。

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皮书热,也是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

首先,中国进入90年代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的交流与社会发展预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各类皮书的传播和发展正是这种社会发展需求的表现。

第二,信息、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也达到从未有过的速度,皮书的出现,为社科研究成果找到了一个出口,成为服务社会的一个平台。专家们通过皮书,把大量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领域(行业、地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预测,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皮书是一份很好的决策参照物,在科学决策中起到了其他信息报告所没有的作用。皮书提出评估、分析、对策、预测、预警等研究报告,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选择提供理性观照,为社会公众提供资讯参考,自然受到读者欢迎。

年鉴和皮书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功用,肩负不同的任务。年鉴和皮书编撰的作用和意义,就在于其适应了日新月异的社会要求,适应了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转型时期对社科工作者的要求。因此,在不同时期形成热潮是必然的。

五、经营运作: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

年鉴和皮书虽然在编辑出版上出现热潮,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却有很大不同。究其原因,则主要在于经营运作上一个主要是政府行为,另一个则主要是市场行为。

国外年鉴多为民间团体或学会、协会所办,而我国年鉴多为官书,这大概可称为中国特色。有人说,强有力的领导、正确的编撰方针、完善的组织机构、固定的经费、缜密的编写大纲和组稿计划、较严密的审稿制度是年鉴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有人认为,年鉴的官书意识过浓,也有其反面的影响。既然是官书,拿官银来办,供官员使用,为官歌功颂德,自然天经地义,对象狭窄,影响其融入市场经济及为广大读者服务,所以目前的年鉴发行量有限,有的只印数十本到2000册,社会效益也大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至今还有1/4以上的年鉴尚属内部刊物,这些年鉴不能对外发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然受到很大影响。

而皮书的出版却是另一番状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自1992年元旦出版第一本“蓝皮书”以来,到2012年,蓝皮书已经出了140多种。社长谢寿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社会蓝皮书“每年的发行量都超过两万册,经常脱销”。由于蓝皮书系列连续30余年坚持对中国社会追踪预测,它已经成为从权威机构到普通百姓了解中国社会的晴雨表。

应该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取得这样的业绩是付出了相当大努力的,在“皮书系列”的营销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其一,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一坚实的出版资源,带动全国。从2000年起每年夏季召集全国各省的分析预测课题组举行研讨会,提供背景,交流经验,协调规范皮书出版,进一步扩大了社科文献版皮书在业内的影响。每年年底新书出版之际,出版社还要举办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系列报告会,请皮书的主编或相关专家就某一课题做专题报告,为皮书销售营造声势。

其二,抓住销售的最佳时机。把皮书的各种资料数据截至在当年的第三季度,而将第四季度的情况纳入下一年的分析与预测报告中,这样就保证了皮书在当年年底或第二年新年伊始就能够和读者见面。有关全国性内容的皮书,一般选择在每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出版,而关于北京地区内容的皮书则选择在每年1~2月,北京市两会之前或者期间出版。

其三,努力将专家学者们的学术成果引向市场,使普通读者能够接纳, 使专家的权威性与社会针对性相结合,满足读者对时局了解的欲望。他们加大发行力度,有的时候在北京地铁和民营书店的书摊上,也摆上热门皮书。这对于年鉴而言,是不敢设想、望尘莫及的。

其四,市场调研,确定读者群。出版社把皮书的消费群锁定在政府决策部门、研究部门、大专院校、图书馆、中外企业、传媒业,然后根据社里数据库提供的终端客户数据名单,每年定期定点投放数万份皮书宣传资料,并向北京二环路、中关村和商务中心区线路上行驶的公交车上投放车身广告。

其五,在信息发布环节上,出版社把书中部分鲜活的内容提供给各家媒体转载。由于其权威性及时效性,这些转载自皮书中的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皮书的影响力也被进一步扩大。最后造成的效应是只要有新的皮书出版,就会有媒体的记者等候在出版社门口,以希望抢先发布独家新闻。

其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为大部分新版“皮书”开发了数据库光盘(SSDB),一册图书配一张数据库光盘。该光盘是电子书,具有电子浏览、快速检索、相关资讯链接、新旧资讯智能累加等功能,阅读与搜索更为方便快捷。

皮书和年鉴同属于具有一定“官书”性质的出版物,此类型出版物一般被认为社会价值很大,但难能在市场上有所作为。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对皮书的运作,让我们看到通过市场行为,此类型工具书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皮书的市场运作已经有了相当成效,并在出版市场上引起一股热潮。年鉴出版也应该从皮书的出版中借鉴经验,逐渐从完全的政府行为转到市场行为上来,使其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

六、数字化出版:年鉴与皮书的未来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读者阅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大众已经越来越习惯于阅读数字化的内容,而网络也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还带来不同的阅读终端和多种网络,如互联网、无线网、有线电视等,读者能够有多种选择。而且搜索引擎、内容碎片化带来的便利性、多元化形式等促使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趋势下,年鉴和皮书走数字化道路则是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年鉴和皮书都在数字化方面迈出可喜的步伐。国内外不仅许多年鉴用电子版形式出版,而且还有网络版。从互联网上获得的最新数据表明年鉴已在网上拥有庞大的阵营:在中国,数以百计的年鉴普遍都有了多媒体光盘版,如《中国出版年鉴》、《中国电力年鉴》、《广东年鉴》等开创的较早。《中国统计年鉴》等数百种年鉴已经上网。网上年鉴的出版周期往往较一般年鉴为短,有的甚至逐日更新。与其他出版物一样,年鉴也必将朝着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方向发展。在年鉴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北大方正和清华同方都做出不少贡献,apabi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和CNKI年鉴全文数据库都受到读者欢迎。

为方便年鉴在线订购及销售,在互联网上还有不少年鉴信息网站,目前在网上出现频率较高的有:

http://yearbookinfo.net/index.htm中国年鉴网

http://www.chinayearbook.com/index.htm中国年鉴信息网

http://www.bojianbook.com/年鉴图书网

http://www.yearbook.cn/中国年鉴网(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需要会员登陆,可以获得部分年鉴的出版信息)

目前已建立的皮书数据库就是以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系列皮书为基础,整合国内外其他相关资讯构建而成的。可以说是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学术资源总库。它包含七大子库:中国经济数据库、中国社会数据库、中国竞争力数据库、 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数据库、 中国区域数据库、中国产业企业数据库、 中国文化传媒数据库。皮书数据库涵盖200多个主题,囊括了十几年间的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报告,覆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国际问题等多个领域。权威的研究报告,独特的调研数据,前沿的热点资讯,周期性连续出版等种种因素使得皮书数据库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与世界现实问题研究成果库和资讯库。

皮书数据库的优点是渗入到图书内容,以篇章为基本单位,可对数据库内所有篇章的文献题目、内容提要、作者名称、作者单位、关键词等基本信息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到的篇章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文件下载后可进行全文检索。还可对检索到的篇章再根据需要进行二次筛选,更精确地找到想要的内容,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阅读。智能多维度导航,可使用户根据自己熟知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导航筛选。以上两段文字大都出自该出版社的宣传广告词,就不多引用了。读者打开皮书网可以了解到大量关于皮书的出版信息。

七、结语

年鉴和皮书作为为现实服务的年度性出版物,出版热潮持续不退,应该是值得欣慰的现象。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年鉴的“官书”传统给年鉴的编辑发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它的创新和发展,相当一部分年鉴在市场上无所作为,甚至一筹莫展,也使其无法自我独立、持续发展;而皮书市场经济效益的出现又同时造成比较恶劣的市场跟风,使许多粗制滥造的“冒牌皮书”充斥市场,这样会导致今后皮书出版的混乱无序,形成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不良格局。

年鉴、皮书都是极其重要的出版物形式,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很大的资料价值,如果出版界惟利是图的风气将其出滥,会使读者对其丧失信任,以至抵制,这将对年鉴和皮书的发展极其不利。应该严肃对待,力求规范、严谨、科学,长期出版,不断创新,形成可信度和权威感,使其持续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体而言,年鉴和皮书的质量正逐年改进,社会影响正不断扩大,日益受到国内外各界读者的重视和欢迎。广大编者把年鉴和皮书的编纂、出版、利用同总结经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结合起来,同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对外经济及技术合作结合起来,同培养人才进行国情教育结合起来,这个发展趋势对年鉴和皮书的发展将起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肖东发:《年鉴学概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肖东发,邵荣霞:《实用年鉴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万斌,杨建华:《中国皮书的发展及其意义——以〈浙江蓝皮书〉为个案》,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5期。

谢寿光:《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中国出版年鉴社,2009

王瑜:《社科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研究》,北京印刷学院, 2008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参考书组:《中国年鉴总目提要(1949~2011)》,2012

中国皮书网,http://www.pishu.cn/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