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以服务确保年鉴的生存与发展

点击数:28832008-07-17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一、基本情况

 《黑龙江商务年鉴》创刊于1987年,2004年由原《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改为现名,是全省乃至全国出版较早的省级行业年鉴之一。到2007年已连续出版21卷,共计1880万字,形成了一组外经贸信息总汇长卷。它客观、真实地记载了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行业(商务领域)的发展状况与业绩,为展示全省商务系统的进步与发展,开设了一扇重要的窗口,为促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刊初期,编辑部只有1人即现任主编,目前共有5人。人员编制设在黑龙江省商务厅所属的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编辑部除承担年鉴编辑出版任务外,还负责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秘书处工作。年鉴主编任研究所副所长、对外经贸企业协会秘书长。

 《黑龙江商务年鉴》从创刊到现在的21年中,在编委及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撰稿、编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内容不断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曾三次获省级奖励(黑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992年副总理李岚清同志题词勉励:“办好经贸年鉴,促进黑龙江对外经贸事业的发展。”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石广生部长题词:“明鉴市场发展,经贸良师益友。”200112月,黑龙江省省长宋法棠为《年鉴》题词:“开拓国际市场,架设经贸桥梁。”此间,省里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都曾为《年鉴》题词勉励。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维本同志题词写道:“汇集八方信息,架起经贸桥梁”;原省政府常务副省长马国良同志写道:“十年风雨路,浇开外贸花。”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在年鉴创办10周年时,多年主管外贸的副省长杜显忠同志,为年鉴题词写道:“筑精神大厦,白手丹心八方饮誉;铭历史强音,开来继往十卷流芳。”老省长的题词,充分肯定了年鉴白手创业,构筑外经贸行业精神文明大厦的成绩,高度评价了年鉴工作的深远意义,题词一直鞭策激励我们把书编得更好,以卷卷精品慰藉老省长的心愿。

 目前,《黑龙江商务年鉴》在全省商务领域,年鉴、史志界乃至全国商务系统均形成一定的影响。据我们了解,全国省一级商务外贸系统坚持21年出版年鉴的尚属罕见。从全省出版的几十部年鉴看,无经费补贴,且能够贯穿整个第二轮续志年代的也很难见到。

 《黑龙江商务年鉴》从上轮修志截止年限开始编辑出版,坚持到本轮修志的截止时间,多年及时为各级领导、广大读者提供重要的商务信息,全面记载改革开放各阶段的重要事件,覆盖了本轮修志的全部历史过程,为本轮修志作了全面的资料积累。21年中,在没有政府经费补贴的情况下仍坚持编辑出版,其编辑的旅程中既有开拓奉献的欢乐,也有不被人理解的孤寂,更有常常遭遇经费拮据的难堪。面对重重困难,我们仍然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年鉴一同走过20余载的坎坷道路。应该说,这段艰难的历程,对我们编鉴者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21年编辑出版年鉴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二、以主动热诚的服务促进年鉴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年鉴作为信息载体,与其他媒体及载体的竞争越发加剧,加之与一些媒体相比,年鉴存在着出版周期长、发行面窄等天生的缺陷,其生存压力更是与日俱增,可以说许多年鉴是在夹缝中生存。我们的年鉴因始终没有经费补贴,生存的形势比其他年鉴要更为严峻,如果不想尽各种办法来维持生计,就是一年也无法存活。要想使年鉴事业在困境中坚持并逐渐发展,首先,年鉴主编的作用极为重要。应该说,主编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事业多年不衰的必备条件。其次,在困境中坚持办鉴,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顶得住诱惑;长期坐在不受人重视的冷板凳上,更要勇于挺直腰杆,开动脑筋,于创新中寻求生机。各种年鉴都会遇到各自不同的困难,长期以来,我们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生存危机。为摆脱这种危机,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条宗旨:以主动热诚的服务,来促进年鉴的生存与发展。

 《黑龙江商务年鉴》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编辑部只有1名专职编辑,在人手少,没有办刊经费,许多人不了解年鉴为何物的情况下,我们极尽全力,进行形式多样的服务。

 一是宣传服务。年鉴创办之初,大部分外经贸企业并不了解年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外贸企业家,达到学习业务,与企业领导人加强交流,宣传年鉴,扩大支持力度的目的。通过采访写作,将他们的先进业绩撰文在相关媒体上发表,既宣传了企业,又促使更多企业领导人关心支持年鉴事业的发展。如专访某纺织品进出口公司领导(省级劳模)后,撰写并发表了《他编织着感情的锦缎》一文;又如赴边境某市组稿时,顺访了一位边贸创利大户,撰写发表了《边贸林带的一棵大树》。一系列专访的发表,在省内外贸行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些服务,扩大了年鉴的影响,增加了企业领导人对年鉴的支持力度。

 二是编辑服务。如为有关领导部门、有关企业编辑出版志书等资料,先后帮助编辑出版的印刷品有《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品进出口史》、《黑龙江省机械、五金矿产品进出口志》、《黑龙江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志》、《黑龙江省纺织品进出口志》、《香港经济管理资料汇编》等。在国家组织外贸企业定级活动中,积极为部分企业进行相关服务。如在为某进出口企业集团、某外贸仓库申报国家一级企业时,我们积极为他们整理、印刷制作相关申报材料,使所服务的企业在上级和专家审查时得以顺利通过。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增加了对外经外贸业务知识的了解,加强了同进出口公司、上级领导部门的感情联系,部分弥补了年鉴编辑出版经费的不足。

 三是联谊服务。为使年鉴经费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补充,我们设计创办了“年鉴经济文化联合体”,有选择地吸收两家热心年鉴事业,且又需要年鉴为其提供服务的企业为联合体的理事单位,利用我们的资源为这两家企业分别提供服务,一是为一家理事单位编辑中国展览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展览》杂志;二是为另一家理事单位提供法律和宣传服务,这些服务虽然耗费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时也锻炼了编辑人员的外向型业务能力,为拮据的年鉴经费提供了部分补充。

 四是调研服务。《黑龙江商务年鉴》编辑部一直设在省商务厅所属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年鉴主编任研究所的副所长,主编和编辑人员自然要承担一些外经贸课题的调研任务。在完成年鉴编辑任务的同时,先后完成了一些专题文章和调研报告,如《充分利用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资源,扩大黑龙江省的对外经贸合作》、《美伊战争对黑龙江省外经贸的影响》、《扩大黑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的对策》、《加入WTO后我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对策与建议》、《黑龙江省投资环境概览》(日本出版)、《欧盟统一大市场概览》(199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30万字)、合作编写出版《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报告》等。

 五是兼职服务。我国加入WTO后,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的管理机关,服务职能不断加强,管理职能逐渐减弱,许多业务工作正在逐渐向中介组织和民间机构转移。《黑龙江商务年鉴》编辑部为了年鉴事业的发展,紧紧抓住主管机关领导酝酿成立中介机构的机会,主动进行大量的调研和全面的筹备,此项努力终于受到领导的认可,使得省对外经贸企业协会秘书处设在《黑龙江商务年鉴》编辑部。承担了此项业务后,编辑们在完成年鉴编辑任务的同时,自然要完成秘书处大量繁杂的会务工作,如以协会和黑龙江省商务厅的名义编辑出版一份会员刊物《国际商务通讯》。这份不定期的内部刊物,及时宣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促进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适时刊载国家和省里为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所举行的各种展览洽谈活动。由于这份会刊一定程度适应了领导机关与基层企业的需要,自然受到主管机关和众多进出口企业的好评。2004年,编辑部利用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以中、英、日3种文字编辑出版了《黑龙江省进出口企业名录》图书与光盘,每一种版本均在50万字以上。这些服务工作,尽管给编辑部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和广大企业读者的联系,了解了一些企业的情况,使年鉴的办刊经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充。

 通过各种服务,我们和许多编委建立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在长期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和市、地外贸局领导相处得感情都很融洽。有位作者在哈开会期间有病住院,我们知道后立即派编辑前往医院,像家人般护理。编辑部成了许多外地编委、撰稿人的办事机构。由于和众多编委建立了深厚感情,年鉴的影响不断扩大,许多同志升迁或调任,一定要到编辑部告别,同时,他们还把这种亲热关系介绍给新任领导,很多人上任时从几百里外到编辑部“报到”。

 商务年鉴的编委有几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主管厅局的领导;二是一些参编入鉴单位的领导;三是外贸企业的领导;四是相关市地外贸主管机关的领导。为了促进编委领导支持年鉴工作,我们利用编委会议和各种联谊会之机,逐年进行有所侧重的工作,在年鉴中开辟不同内容的彩色专题。如某集团公司的编委支持我们将下属十几个单位合成一个彩色专题;又如海关的编委支持我们开辟创办一个专栏——祖国北疆的铁大门哈尔滨海关,将哈尔滨关区的所属关和办事处作全面的介绍;在全省边境贸易发展高潮时,请边贸局的编委组织边贸彩色专辑等。由于各方编委的大力支持,每年均保持了一定数量的彩色版面,使年鉴的印刷经费有了基本保障。

 此外,在日常经营方面,我们一直采取内部主动加压的方法,严格落实经济目标责任制。编辑部由于人手少,多年只有23名编辑,为保证年鉴经费自给自足,编辑部从主编开始,每人都确定了经济指标,年初主编同编辑人员签订明确的经济目标责任状。明确年度创收数额,超额部分奖励比例,不足部分如何补交等内容。为完成创收目标,主编在自己完成个人计划的同时,主动帮助编辑开拓思路,设计组稿方案,力争使每个同志都能够超额完成任务。这种签约的方式曾坚持多年,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各自的开拓能力。编辑部主任是位女同志,丈夫是军人,常年在外地工作,她为了带头完成责任目标,要常常出差在外地组织稿件,有时一走就是一两周。在大家完成经济目标的同时,策划、沟通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有一位较熟悉的朋友对我们说:“看到你们一天总是在忙,总是在找事”。他说对了,我们是在不断“找事”做,也可以说就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寻找对年鉴生存有帮助、有价值的各种服务机会,这些服务有时是烦琐的,有时是他人不屑一顾的,但为了事业,我们宁肯躬下身来,将这些小事、凡事一件一件干好。对于我们来说,正是这些服务性的小事、凡事,为年鉴的生存拓展了一定的空间。

三、不断提高质量,确保“双轮”齐动

 年鉴的编辑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整个经营中,常把其运转形象地比喻为一辆大车,这辆大车想要保持在平衡的状态下前行,只有保证双轮一起运转。这些年来,我们正是以对事业的挚爱,用自己的心血与智慧,时时保持两个轮子圆润气盈,使其正常运行。

 所谓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年鉴的经营系统,如果没有良好的经营运作,不能保障必要的经费,这辆车肯定要翻倒,我们上述的各种服务,就是在争取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另一个轮子是年鉴的质量系统,如果没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年鉴就失去了价值。也就是说,另一个轮子不转了,这辆车也将无法前进。在这20年多的编鉴实践中,我们一直在设法维护保障这两个轮子的正常运转。为了提高质量,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借用外脑,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为年鉴服务。

 《黑龙江商务年鉴》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专职编辑人员少,且没有年鉴编辑经验,为了能够保证质量,我们设法聘请省内出版社、史志办的资深老专家为年鉴的质量把关,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意见,书稿编排后,请他们一遍遍细读,帮助把错误之处消灭在出书之前。专家们一次次认真地点拨,使书稿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们的编辑也得到了很好的素质教育。借用外脑的第二种做法是聘请专家到编辑部工作。1997年后,我们聘用了原中国年鉴研究会理论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哈尔滨年鉴》社退休主编范作义同志,《黑龙江审计年鉴》退休主编贺克臣同志,哈尔滨市文联《小说林》编辑部原主任姜胜群同志,他们为年鉴的规范化及坚持正常出版作出了可贵的努力。由于他们经常和编辑人员一道工作,其丰富的年鉴知识,认真严谨的编辑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专职编辑人员起到了较好的言传身教作用。

 2.建立并保持稳定的撰稿人队伍。这些年来,我们在实践中联系培养了一批批自己的撰稿人队伍。他们既是年鉴记述内容的实践者,又是文稿的提供者;在和编辑部的关系上,既是年鉴的撰稿员,又是年鉴的发行员、信息员和宣传员。由于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需求服务,所以当年鉴工作遇到各种困难时,我们常常得到遍布全省的撰稿人从四面八方提供的支持和援助。为布置撰稿任务,加强联谊,我们每年要召开一两次工作会议,由于这些撰稿者大多为办公室秘书或主任,他们中多数人极少有专门外出开会的机会,考虑到这些情况,编辑部先后组织他们到大连、秦皇岛、镜泊湖等风景区开会培训。短短的会议交流,大家互相沟通了感情,加强了联系,了解了编辑部的困难,多数撰稿人觉得为年鉴工作是一种责任,如果不认真不及时完成稿件,都不好意思跟编辑见面。在保障年鉴撰稿质量的情况下,许多人还主动想着为编辑部分担困难,给编辑部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有的同志则主动为编辑部销售年鉴和组织广告。由于和大家形成了良性互动,当编辑部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3.实践中不断提高编辑的自身业务素质。编辑出版过程是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过程,我们要求编辑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一是要多熟悉年鉴所记载的本领域即外经贸领域的业务知识。为提高这方面的水平,从主编开始,积极争取参加国家和省里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班、研讨会,创造条件积极参加各种业务会议,深入基层了解企业情况,要求编辑每年撰写一两篇外经贸知识方面的论文;二是要不断提高基本的编辑出版素质,如框架设计、组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等,由于人手较少,各项服务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同志们常常要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进行编辑校对工作,大家为提高年鉴质量长期默默地奉献着。在编辑部费用较紧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我们多次为编辑人员提供上大学深造,参加年鉴、史志部门举办的各类业务学习班、研讨会及学习考察的机会。大家的水平在编辑实践中不断提高,只有5人(含新近补充的两名大学生)的编辑部8年前就有2人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1人为正高级职称。

 4.保持特色,争创精品。特色是一部年鉴应具备的个性,创新更是年鉴发展的动力之源。年鉴在两个轮子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应当着力考虑特色与创新,使其逐渐成为精品年鉴。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行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外贸进出口部门全部为国营机制,外贸企业人、财、物由中央直接管理。目前,进出口公司已绝大部分改为民营机制,企业也从政府的直接管理下脱钩;外贸出口额、进出口市场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口市场还是沿用国家外贸公司的老渠道,我省对俄罗斯边境贸易只占极小的份额,但2007年年底,我省对俄贸易额已达107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62%;1986年年鉴创刊时全省的进出口额仅为7.4亿美元,2007年底全省进出口额已达173 亿美元,22年间增长了23.4倍。

 进出口主体也发生了巨变。改革开放初期,我省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不足30家,那时均为国家授权的国营专业外贸进出口公司,到2007年年底,全省有各类进出口企业已达4500家以上,当时企业高不可攀的进出口经营权已变为登记制,即不再申报审批,企业欲从事进出口业务,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即可。进出口业绩5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对于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年鉴均作了逐年的记载。要使年鉴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在稳定中有所创新,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我们始终注意分阶段地把握特点,放大亮点,力争达到特点鲜明,不断创新。

 20041月,随着国家对国际国内贸易管理机构的调整合并,年鉴的主管机关也由省外经贸厅组建为省商务厅,我们不失时机及时向党组建议将《黑龙江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更为现名。更名后,年鉴的记述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将原来反映的外经外贸领域扩大到整个商务领域,即增加了整个国内贸易(商业)领域的内容。原来沿袭多年的外贸年鉴,面临着扩充一半以上新内容的任务。编辑人员则面临撰稿人员不熟、撰稿领域不熟、机构松散、相关供稿人不了解年鉴情况等诸多困难。对此,我们一面抓紧学习国内贸易知识,一面熟悉新领域的撰稿队伍,同时抓紧研究新的框架设计。为使年鉴更好地反映整个商务领域的工作,在编辑2005年卷年鉴时,重点增加了部分地区和先进单位所撰写的“国内贸易经验谈”的文章,增加了《市场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商业改革发展》、《消费品市场》等专文。还增加了国内贸易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等资料。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始终注意“两个把握”:一是把握全面与重点。把握全面可做到大事要事不遗漏;把握重点可使一年中的重点要点工作得到充分反映。2004年是我省的招商引资年,为充分反映这一年在招商引资方面全省出台的新政策、新举措,我们特别增加了“招商引资、贸易促进”专编,重点记载全省招商引资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和几项重大活动。如《黑龙江(香港)贸易周简介》专文,全省组团参加第八届投资贸易洽谈会情况,全省招商引资政策规定等。二是把握特色与亮点。对2004年的商务工作,我们选择以下内容进行了重点刊载。由省商务厅主办,以省政府、国家贸促会、经济日报的名义在哈尔滨洽谈会期间举办的首届“中俄经贸高层论坛”。首届论坛邀请到俄罗斯专家、学者多人,到会的俄罗斯州长以上的官员达17人,我们觉得这在黑龙江商务史上是空前的,应当给予重点记载,故在“文献”编中以“论坛精要”为题,刊载了中外专家、官员的论文与报告18篇。为反映这几年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研究组的调研成果,我们设“论文摘编”专栏,刊载了10余位专家学者所写的论文摘要,专家学者们关于提高我省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对策、措施和研究成果,在年鉴中得到了浓缩、提炼和张扬,在宣传他们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将其载入了史册。

 以上是我们坚持编鉴21年的几点做法,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深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竭尽全力使这辆大车一直没有停止运转而已。我们有决心,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业务水平,在编鉴修志的工作中作出新的成绩,为振兴地方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系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地方专业年鉴工作部副主任、

《黑龙江商务年鉴》主编刘杰锋在第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