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省级综合年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第十二次全国省级年鉴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点击数:56442010-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省级综合年鉴为一省(市、自治区)年鉴之首,是我国年鉴队伍中数量最少、带动影响力最大的群体。毫无疑问,这个群体对新时期年鉴的发展、质量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年鉴的规范与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各省相继出台法规规章,逐步规范对综合年鉴的管理和机构职能的设置,各家年鉴都在按照《条例》规定的综合年鉴定义重新审视自己的框架内容。因此,新一轮年鉴编纂规范已经展开,同时新一轮创新又摆在了我们面前。省级综合年鉴能否再次引领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继续带动区域性年鉴质量的提高?这是年鉴界许多有识之士关心的问题。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同时也在担心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与同行进行多次交流,并仔细研读一些年鉴,结合年度编校质量评比,特别是参与第四次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的情况,越来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经初步梳理,我认为省级综合年鉴主要存在着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编校质量问题

编校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各类年鉴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省级综合年鉴在区域性年鉴中所处的地位、所应该发挥的作用看,编校质量尤为重要。

根据年鉴工委学术委员会每年举办的年鉴编校质量评比结果显示,2006年参评的各类年鉴中,不合格率最高的是省级综合年鉴,不合格率超过平均数的一倍;2007年省级综合年鉴不合格率居六大系列年鉴的次高位置。而在2005年以前,省级综合年鉴不合格率低于平均水平,优秀率大大超过平均水平。

从第四次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来看,共有26家省级年鉴参评,评委会分别从“编辑说明”、“概况”、“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部类抽查4万多字,最多的年鉴差错有35处(含标点符号),差错超过20处的9家,超过10处的15家,没有差错的仅1家。从错别字到标点符号的滥用,硬伤、简单差错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省级综合年鉴这样的编校质量,能否担当起区域年鉴领头羊的责任?能否担当起资料性工具书的责任?能否担当起政府公报和文献的责任?这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有人说,省级年鉴编校质量的相对下降,是因为近几年《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年鉴编纂机构变动的影响。但从第四次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结果来看,《广西年鉴》、《广东年鉴》和《安徽年鉴》均被评为特等奖,三家均是2007~2008年完成划转工作的。质量不但没有因机构变动而下降,反而有所提高。

校对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校对与编辑,工作对象不同、任务不同、方式不同,因而思维也不尽相同。编辑思维表现是“纵览总观”,重在得意(宏观);校对思维表现是“细辨详察”,重在得形(微观)。前者是解决文章句子好不好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字词标点对不对的问题。年鉴编辑部基本都是编校合一的单位,校对成为编辑的继续,效率提高。正因为对所校内容熟悉,可能就对简单的差错熟视无睹。使用校对软件的减少差错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会制造新的差错。提高编校质量,需要有硬工夫、细工夫、苦工夫。所谓硬工夫,就是编者在编年鉴这个岗位上不断锤炼自己,做到身怀绝技、火眼金睛。所谓细工夫,就是沉下心去钻研影响成败的细枝末节,做到如琢如磨,精益求精。所谓苦工夫,就是克服困难,青灯黄卷,以苦为乐,多一份心血汗水,少一点遗憾。

编写年鉴要时刻绷紧质量这跟弦。要有敬畏意识:敬畏事实、敬畏历史、敬畏读者。就是把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据)核准核实,给读者提供没有遗憾、无需考证的资料,体现出年鉴编辑的职业道德和基本良知。

二、管理体制问题

管理体制是管宏观、管长远、管发展的方面,体制的变动带动着政策的变化和战略的调整。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年鉴事业在不规范的管理体制下,快速发展了20多年,从几家增加到几千家。地方年鉴特别是省级年鉴,在创办的背景不同、主管主办单位不同、地区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共同探索走出一条“背靠政府,面向市场”的路子,即政府发文组织、财政下拨经费、年鉴编纂单位通过开拓广告市场和扩大发行增加收入。在这种体制下,进可攻、退可守,个人收入达到中等,单位经费年年有余(有的年结余数十万元)。

200611518日,《公务员法》和《地方志工作条例》分别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年鉴事业特别是省级年鉴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编写年鉴走上依法行事的新阶段。《条例》规定了综合年鉴单位的归属和年鉴编纂主体、组织形式、框架内容、经费保障以及相应的权利、责任、义务等,省级年鉴由“七雄”(创办单位有地方志、社科院、统计局、省政府办公厅、发展中心、政研室、联合体)将变成地方志一统天下。其次,解除了年鉴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公务员法》出台后,进公务员队伍成为时尚,是年鉴工作者的首选。省级年鉴单位级别高、职级待遇高,社会保障好,后顾之忧少。差别就是吸引力,人往高处走成必然趋势。近五年来,进没进公务员队伍成为年鉴工作者的热门话题之一。第三,损坏了编纂年鉴原有的动力系统,而新的动力系统尚未建立。本来外在生存发展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开拓市场、提高质量的内在动力;定期开展的全国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又形成树立年鉴品牌形象、不断向先进看齐、改进各项工作的压力和动力。由于有《公务员法》作保障,进入到公务员系列的年鉴工作者衣食无虑,压力减轻,热情减退,动力不足。而《公务员法》和《地方志工作条例》对从事年鉴工作的人员刚性制约不足,对产品(年鉴)质量的评价监管机制、对工作的监督约束机制和对有关人员的奖惩机制等尚未建立,地方志年鉴单位又不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很少有人因这项工作出色而升迁到更高更重要的部门。因此,内在动力生成的条件尚不具备,新的动力系统建立和完善更待时日。越来越多的省级年鉴由原来的编辑——出版——发行,变为编辑——出版——赠送;出版时间在延迟,工作节奏在放缓。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产品只有用于交换才是商品,才能接受客户的检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市场的压力,才有提高质量的动力。2006年后,省级年鉴编纂质量相对下降,与当前的管理体制是巧合,还是有某些必然联系?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

三、框架结构问题

年鉴是多源性体裁。我国现行的综合性年鉴既有史书的影子,又有志书的结构;既有史书的内容,又有辞书的形式。在计划经济时期,框架结构基本相同,千书一面在所难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随着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年鉴研究会对倡导创新的力度加大,出现了五光十色的年鉴框架。一些年鉴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在提高中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省级年鉴现有五种结构的框架:

一是五大类结构。即《条例》所规定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类内容。自然类内容实质上是区域性的基本情况简介,以概况、概览、概述、综述等形式出现。可能因为大家过分强调年鉴年度性的缘故,这个部类本来应是以区域基本情况复载资料为主,却装了很多很杂的内容。有的年鉴把不好归类的内容统统拉到该类中,变成杂乱无章的部类。有的年鉴“政治”与“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与“社会”内容界定不清。五大类以外的资料既不好归属,又不好以部类形式出现,造成上下两难。其实,不论年鉴一级目五大类名称出现还是暗含,《条例》规定综合年鉴要记载的五个方面内容,各家年鉴基本都做到了。

二是三部分结构。即综合情况、动态信息、辅助资料。其中综合情况、动态信息是《条例》规定的五大类内容,辅助资料是《条例》规定的五大类内容之后的“等方面情况”。三部分结构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和区分年鉴资料的新思路,即从资料的功能、作用和性质,来确定各类资料的比例关系。但情况、信息、资料只是构造结构的材料,不能作为年鉴框架的结构。毫无疑问,既然年鉴以年度性资料为主,动态信息应占绝大部分。但有两点尚存疑惑:①三者概念内涵不清楚。综合对应的是分类,动态对应的是静态,辅助对应的是主体。②相互交叉。综合情况部分有大量的动态信息;动态信息部分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并且要登载许多辅助资料;而辅助资料中又有综合情况和动态信息(如统计资料表)。

 三是类目与篇目混合结构。即将“政治”、“经济”等一级目与“军事”、“法治”、“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体育”等二级或三级目比肩并列,父子同辈,从属关系不清。有的“政治”中分“领导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与工商联”、“军事”、“法治”等内容,而“领导机关”再分设“中共××省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等单位,每个单位又有若干条目,上下五级,眼花缭乱。有的“政治”内容多达60页,而同级的“个体私营经济”七拼八凑才3页纸,轻重过于悬殊。有的年鉴把政府所属的一个小单位的领导调研、检查工作情况大量记载,放在“政治”篇,大大降低了政治的地位。

四是小篇目结构。即“政治”、“经济”等类目暗含,不出现在年鉴中,篇目析小,全书约40个篇目左右。政治类析分为“中共××省(市)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政协”、“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与工商联”、“军事”、“法治”等篇。经济类设“经济管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邮政电讯”、“城乡建设”、“财政”、“金融”、“贸易”、“旅游”等篇,文化类和社会类各数篇、辅助资料若干篇。这种结构能够涵盖综合年鉴必须记载的全部内容,比较灵活,也能够满足年鉴读者群查阅需要。但有的年鉴分得过细,在条件不成熟、资料很缺乏的情况下创新篇目,有失庄严。

五是其他结构。如《江苏年鉴》2009年卷,设“特载、主要文献、年度要事、省情概况、机关团体、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教人才、资源环境、统筹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社会建设、市县建设、附录”,共14个单元,全书主体资料为五级目。

四、计划情结问题

我国的省级年鉴,大部分创办于计划经济年代。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经过10多年的转型并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已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并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以保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计划变成了规划,指令性指标变成了指导性指标。而我们的年鉴内容中计划经济情结犹存,主要表现在:一是“完成”字样太多。打开年鉴,到处是“完成”二字。从总体到分类,从价值量到实物量,“完成”以一贯之。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夏粮产量××万吨”,“完成旅客运输量××万人”,“完成洗衣机产量××万台”,等等。没有计划,何来完成?有的干脆写上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把主观的计划指标神圣化。“完成”占了大量篇幅,对读者、对历史毫无意义。二是“同比”现象严重。国家机关为了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便于宏观调控,除年度统计资料外,还有月度、季度、半年资料,设置定比、环比、同比指标。而年鉴中的资料除注明外,均是年度性资料和年度增长资料,“同比增长”应明确为“比上年增长”为好。

五、编辑加工问题

按照编辑加工的程度,年鉴可分为三类:一是作者主导型。编辑部催要稿件,略加整理分类,草草成书,年鉴的质量、水平、风格、规范基本体现在各个作者的稿件上。二是编辑主导型。责任编辑按照一定规范认真加工修改,形成局部规范,但全书各部类之间有差异,没有统一的风格和规范。三是总编主导型。总编对全书的词句、语言风格、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文图表搭配等按照统一体例进行深度加工,“一把剪刀裁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年鉴内容宏观上科学合理,微观上匠心独具。现在的省级年鉴第三类很少,第二类居多。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1142号)规定:期刊必须认真执行总编辑(主编)终审制度。年鉴总编要在责任编辑对稿件的内容、体例、语言、文字进行编辑加工,达到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问题:①体例规范度不够。如:“比上年”增减与“较上年”增减混用,企事业计量单位“家、户、个”混用,公制、市制(如亩、公顷)混用,等等。2名称不统一。如:有的单位用全称,有的用简称;有的写省长××,有的写××省长;有的写金融风暴、金融海啸,有的写全球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等。3数字不统一。如:政府工作报告、统计公报与正文的数字,概述与分述的数字,部门行业之间的数字,文图表中的数字,等等;同一组数字,有的以个为单位,有的以万为单位。4交叉重复。有的是篇内总述与分述的重复,有的是部类之间的重复。5空话、套话、赘词等。如:“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等反复出现,有的“全市”、 “全年”、“完成”、“实现”、“达到”一页里竟有近百处。6内视性与缺少资料价值的条目。如部门、单位内容中的“队伍建设”、“管理加强”、“文明创建”等,这些资料对本部门、本单位可能有用,而对普通读者没有价值。

六、版面浪费问题

2004年第三次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后,大部分年鉴都注意到版面留白问题,有的删添文字,有的补插图表,把类目篇目之间的空白减少到最低程度。从总体来看,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版面利用率低。年鉴是资料的承载体,应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位篇幅承载的资料越多越好。《世界年鉴》大32开出版,每页英文字母多达1万个,版面利用率95%以上。我们的省级年鉴都是大16开本,最多的每版2970字,最少的只有1755字,相差五分之二。一本书500个页码就可节省200页,成本会大大降低,读者携带负担会大大减轻。如按《世界年鉴》的标准,我们的年鉴都会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瘦身。二是设内扉占去大量页码。有的年鉴三四十个篇目,内扉占去10万多字的位置。个别年鉴每个内扉占两个页码,浪费50多页。其实,随着检索系统的完善和印制技术的提高,内扉越来越具有装饰性,而不具备实用性。三是图片大而无效。为了版面的美观,图片大小搭配、错落有致,更吸引读者的眼球。但为了突出地方主要领导,用整版或两版宣传一个人,未免太过分了,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四是大小标题占行偏多。有的通栏一级标题占十多行,二级标题占七、八行,三级标题占四、五行。大小标题有层次区别、有所属关系,应在版面上占行不同,但占行太多也形成了浪费。

七、编辑说明问题

大凡辞书类工具书,在卷首均有前言和凡例,有的还有序言、出版说明等。而年鉴类工具书则把它们糅合在一起,以“编辑说明”冠之。工具书的前言部分,一般告诉读者编书的目的和意义,读书的作用和特点,参编单位和人员,过程和结果,感谢之言和谦逊之语,等等。凡例是书前说明内容和体例的文字,带有指南性。凡例是“发凡起例”的简称。“发凡”是说明编书的宗旨及大纲、结构、概要等,“起例”是拟定年鉴体例、格局、样式、规则等,告诉读者如何查阅。查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凡例上都能解决。凡例有繁有简,一般来说块头越大的辞书凡例越复杂。8卷本的《汉语大字典》凡例21条;13卷本的《汉语大词典》凡例分5个方面、22条,占5个页码。省级综合性年鉴“编辑说明”绝大部分是一页纸,多则1000余字,少则仅几百字,且空话套话很多。有的指导思想、编书意义、目的作用占大量内容,有的类目篇目名称占一大段,有的前有自吹(如最新、最权威、最全面系统之类)后有自谦(如水平有限、时间仓促、错误难免、敬请指正之类),真正为读者解疑释惑、起指南作用的内容很少。编辑说明究竟应含哪些基本内容,是否另设凡例,等等,大家可以专题讨论,通过研讨达成共识。

八、穿鞋戴帽问题

一部好的年鉴应是一个有机体:各部类协调,层次条理清晰,图文表并茂,外表庄重大方,内涵丰富深沉,有头脑(《条例》规定的自然部分,即概况)、有躯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部分)、有肢体(下一层次和微观资料等),并且戴帽(特载、特辑等)、穿鞋(附录等)。

“概况”是年鉴的灵魂和精华集萃。普通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和现状,专业读者也能找到所需内容。一般来说,“概况”应是年鉴首篇。但是,现在省级年鉴中加在概况头上的帽子有一到五顶之多。有的“特载”每年都登载某某书记的“重要讲话”,人大、政协、两院、财政、发改委的报告,已变成常态内容,失去“特”的味道。“特辑”收录的是突破时间界限、事情特别重大、各部类都无法容纳的内容,不可能、也不应该卷卷有“特辑”,否则就降低了“特辑”的地位和标准。“年度要闻”、“年度关注”等内容可化到“大事记”篇目,或用彩图形式在插页中登载,“大事记”可以放在主体资料后面备查,以解决“概况”前帽子过多的问题。

同样,有的年鉴在主体资料之后,设有文献法规、统计资料、附录、企业选介、荣誉榜等篇目,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以上,拖出很大的鞋子,与全书内容不协调。综合年鉴不可能取代其它载体,对不适当的内容应予以大量删裁。

九、文图表脱节问题

文图表并茂,使图表成为年鉴资料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的摄影、传输、编排、制作技术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有些年鉴做得的确很好。但从总体而言,省级年鉴还存在明显差距。

年鉴图片有新闻图片、广告图片、随文插图等。作为省级年鉴,新闻图片要反映重要事件、重大活动、重大成就、经济社会重大变化等内容,要有一定数量并放在显要位置。现在主要问题,一是新闻图片量少,且大部分聚焦在领导人身上。二是广告太多太滥。企业老总的头像、密密麻麻的文字、引人注目的广告标语,等等,与年鉴正文形成巨大反差。并且排列无序,不是按专题化、栏目化编排资料,而是按照单位出价的高低排先后顺序。三是随文插图起不到图解发展、以图载史的效果。有的年鉴选图用图随意,把图片当成活跃版面、凑字数的工具。

综合年鉴中的表格有三种形式:①为避免文字数字化使用插表,表在文之中,数字一目了然。②文后附表,表在文外,拓展时空资料,提高信息含量和容量。③统计资料表,集中展示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情况。省级年鉴善用三种表格者不少,但也有的年鉴把附表当插表,把插表当附表,缺少统计资料表,降低了年鉴的资料性。

十、检索系统问题

检索系统包括目录、索引、参见、凡例、注释等,为读者查找所需的资料提供方便。①索引问题。现在仍有少数省级年鉴没有索引;有的索引过于简单,仅三两页纸,发挥不了索引的作用;有的索引不是以主题词为检索对象,而是照搬条目标题。②目录问题。有的年鉴目录上没有条目标题,殊不知条目才是年鉴的基本元素和框架基石;有的将条目标题接排,不显示页码,给读者查找带来困难;有的目录层次不清,二级标题与三级标题相同,分不清所属关系。③参见问题。大部分省级年鉴没有参见系统,以至于交叉重复现象严重。④凡例问题。省级年鉴基本没有凡例。⑤注释问题。年鉴中有大量的专有名词、简称和新的词语,如不加注,当代读者不知所云,后世读者更是茫然。比如:安徽省实施的“861”行动计划、合肥市建设的“141”团组,一般读者很难从字面上理解;现在看上世纪80年代年鉴中的“盲流”、“白条子”,90年代的三角债"、“bp机"等时代特征较强的名词也难以理解真正的含义。注释有随文括注、页下注、篇后注和全书总注四种。根据年鉴类工具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在括注和页下注上做点文章。有的年鉴刊登全书简称与全称对照表,有的在部分内容里加了括注,都是很好的尝试。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