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论年鉴的年度性
——在第四次全国企业年鉴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点击数:32712009-07-22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姓“年”。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年度性规定了年鉴的现实性,说明年鉴是现实性资料工具书,而不是史书或史料书。认清年鉴的现实性,千方百计增强年鉴的现实性,对于提高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


年鉴的最大特点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一年一刊。年鉴之所以需要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主要是由其内容选择的年度性决定的。所谓年度性,就是选题选材以“年”为限,上限是当年元旦,下限是同年1231日。当然也有以财政年度、选举年度或其他统计年度为时限的。年鉴不排除历时性、前瞻性的资料主题,但一般在数量上加以限制,在编辑时通常收入特载、特辑或作附属资料处理。年鉴也不排除稳定性资料和知识性选题,但总是以年度动态信息和相关资料为主,以稳定性资料和知识性选题为辅。年鉴如果不以年度动态信息和相关资料为主要内容,就没有必要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也就不成其为年鉴了。  

为什么要以“年”为限?这固然与年鉴由古代的历书演变而来有关,也与现代社会仍然习惯于对过去一年的事情有所盘点、有所交待有很大关系。“年”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片断,也是事物生息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把握历史、认识事物总离不开这些片断和环节。一年365天,四季轮转,春华秋实,是自然经济的一个完整周期。现代经济从自然经济发展而来,现代社会许多领域仍习惯于以“年”为单位盘点过去,筹划未来。年鉴内容选择以“年”为限正好符合人们的认识和思维习惯。  

放眼古今中外的出版物,需要逐年编纂连续出版,而且能做到一年一刊的,除了年历,就是年鉴,其他一般的出版物很少有此惯例。国外有的年鉴,长期坚持一年一刊,历经百年而不衰。如美国的《老农夫年鉴》、英国的《惠特克年鉴》,自18世纪60年代创刊以来,一直坚持逐年编纂连续出版。不可否认,国内外确有一些早年创办的年鉴,或因政治、人事变故,或因经济拮据而未能坚持下来,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年鉴这一个性、特点的认识。国内外也有一些冠以“年鉴”名称的出版物,内容、体例、编纂方法等都与年鉴相去不远,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做到逐年编纂连续出版,而是两三年或四五年出一期。严格说,这些出版物并不是典型的年鉴,只能统称为“年鉴类”,即类似年鉴的出版物。  

在国内知识界,曾有人以国外出版的Almanac类年鉴经常收入大量的历时性、稳定性资料为例,试图否定年鉴的年度性,其理由并不充分。Almanac类年鉴由古代的历书演变而来,带有天文、历法的特色,重视综合性和知识性,因而所收资料回溯性特点明显,但也并非没有年度性可言。在颇具权威性的英文大型词典《韦氏三版新国际英语词典》中对Almanac一词有三种解释:1一种出版物,包括天文学和气象学的事实,以特定年份的日、周和月组织安排,通常还包括各种其他信息资料;2一种出版物,包括统计数字、图表和常用资料(如有关世界大事、个别团体或宗教等),通常和特定某一年年历有关;3一种出版物,包括有用或有趣的事实或统计资料,多以表格形式出现,通常覆盖特定的一年时间。从以上三种解释看,不论何种解释都无法否定年鉴的年度性。因为年鉴的选题选材和基本资料都离不开“特定年份的日、周和月”,甚至“通常覆盖特定的一年时间”,或者至少“和特定某一年年历有关”。事实上,Almanac类年鉴的年度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历史悠久的《惠特克年鉴》(Whitaker's Almanack)为例,它虽然每卷都载有丰富的天文、历法知识和资料,但着重记录的是一年中全球各个方面的新变化,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新情况、新资料;它虽然收录大量的历时性、稳定性资料,但其选题选材还是以一年的特定时间为经纬,或与年度内的重要情况密切相关,并非完全超然于一年的时间和情况之外。例如,它介绍月亮的知识,就着重说明年内发生月食的时间及相关情况,并介绍月亮观测获得的新资料等。  

年度性是年鉴的基本属性,也是年鉴的一大优势。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信息爆炸造成的麻烦——在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无所适从,在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难着边际。因此,对信息的过滤、加工、筛选就显得格外重要。年鉴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筛子,一个资料的过滤器和整合机。一年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料,经过它的筛选、过滤和加工整合,人们能够轻松、便捷地从中获得实用、权威的有效信息,这便是年鉴的功德。  


二、年度性规定年鉴的现实性


年鉴内容选择的年度性,从根本上规定了年鉴的现实性。  

首先,要求年鉴以选收刚刚过去一年中的新情况、新资料为首要任务。这里所说的“新”是一年之新,不是一时之新。所谓“一年之新”,就是年与年比有新意。在年鉴中,随处可见年度内的新情况、新事物、新发展、新成果、新知识、新观点、新趋势和新问题。年年如此、变化不大、缺少新意的情况和事物较为少见,与年度相关的稳定性知识和背景性资料通常只作为附属性内容安排。  

其次,要求年鉴以全面反映社会现实为主要目标。年鉴具有透视社会现实的功能,而社会现实具有二重性:成绩与缺点,成功与失败,先进与落后,等等。年鉴在记录成绩、褒扬成功、表彰先进的同时,不回避缺点、失败和落后。年鉴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崇尚纪实性、客观性,重视资料的鉴戒作用。年鉴也具有存史的功能,因为它全面收录的现实性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变为重要的史料。但年鉴的历史性无法超越年鉴的现实性,它只有真实地记录现实,才能深刻地反映历史,它首先是现实的,然后才是历史的。  

再次,要求年鉴以服务现实为根本宗旨。国外出版的年鉴与史书不搭界,而与人们的社会活动、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国内出版的年鉴绝大多数也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根本宗旨。记录现实并为现实服务,是古今中外各种年鉴编纂出版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目的。而要达此目的,年鉴就必须紧扣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紧扣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针,也是提高年鉴编纂质量、繁荣年鉴出版事业的重要指南。  总之,年鉴的年度性决定它必须为读者及时提供新情况、新资料,规定它必须记录现实并为现实服务,说明年鉴是现实性资料工具书而不是史书或史料书。年鉴的史料性不可能超越更不可能高于年鉴的现实性;“存史、资政”、“存史备查”并不是年鉴的主要功能,而是年鉴的派生性功能。年鉴的主要功能是记录现实、服务现实、明鉴春秋。当前,年鉴编纂面临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社会对信息的广泛需求与年鉴反映社会现实功能减弱的矛盾。因此,增强年鉴的现实性,提高年鉴反映和服务社会现实的功能,是各家年鉴的当务之急。  


三、如何增强年鉴的现实性?


为了增强年鉴的现实性,提高年鉴反映和服务社会现实的功能,有必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框架设计要与时俱进  

框架的作用:一是贯彻年鉴的体例,二是框定年鉴的内容,三是明确信息资料的归属和层次。框架设计对年鉴的内容选择和安排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要增强年鉴内容资料的现实性,提高其使用功能,框架设计就必须与时俱进,千方百计突出年度特点,体现时代特色。这就要求设计者善于审时度势,从风云变幻中把握时代的潮流和脉搏,及时抓住新的重点题材、热门话题,设立新的栏目,淘汰过时的栏目。例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都将其概括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现代国防等“四个现代化”建设。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已经逐渐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所取代。年鉴的框架设计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及时更新相关栏目,以更好地汇辑相关资料。从企业年鉴的情况看,企业上市后和上市前的框架结构应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上市后变成公众公司,有责任向股民披露信息,公众对公司信息的关注程度、关注顺序也有很大的改变。同时,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管理方法等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上市企业年鉴的框架设计必须适应这些新变化,及时创新栏目,改变框架结构,以更好地汇辑相关资料,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公司的信息需求。  

框架设计要与时俱进、突出年度特点,一定要有年度标志性栏目,突出反映新生事物。例如,20081月国务院批复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5月又原则同意《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从此形成两角(长三角、珠三角)、两湾(渤海湾、北部湾)、两岸(台湾海峡两岸)的新格局,北部湾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也先后成为社会热门话题,并具有年度标志性意义。《广西年鉴》、《福建年鉴》及其他相关年鉴应当及时抓住这个热点,为迅速堀起的经济区开辟专栏,通过对年度内有全局性意义和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的强化反映,增强年鉴的现实性和时代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也具有年度标志性,人们只要提到2008,一定会想到这两件大事。抓住年度大事进行强化反映是明智的。《扬州年鉴》2008年卷的框架设计五易其稿,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产业发展”、“旅游业推进”、“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和谐社会建设”等具有年度标志性意义的事情分别开设栏目,并进行浓墨重彩的记述,使年鉴的年度特点和时代特色十分鲜明。  

(二)条目选题要大部更新  

如前所述,年鉴以选收年度新情况、新资料为首要任务。新颖性是年鉴内容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也是条目选题选材的第一要求。条目选题应当善于捕捉年度新生事物及其他新的重要信息,包括新业绩、新发展、新成果、新典型、新经验、新举措、新困难和新问题,加以整理形成具有年度特色的资料主题,保证大部分条目选题得以更新,从而实现年鉴主体内容资料的全面“换血”。从近年出版的各种年鉴看,全国性专业年鉴条目选题更新的比例相对较高,条目选题的年度特点一般都比较鲜明。例如《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药学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等,每年条目更新的比例都在90%以上,条目选题的年度性特强,内容资料的新颖性十分突出。相比之下,地方综合性年鉴和企业年鉴条目选题更新的比例明显偏低,多数地方综合性年鉴和部分企业年鉴每年条目更新的比例不足50%,有的年鉴甚至不足30%。从目录进行检索,不难发现这些年鉴的条目大多是年复一年的稳定性选题。尽管其中不少年鉴的稳定性条目信息资料逐年更新,但由于条目选题不够鲜活,年度性不强,年鉴新意仍显不足。  

年鉴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内容资料既有新颖性又有连续性,这是年鉴的一大特点。为了实现内容资料的连续不断,年鉴应当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条目,例如各个领域的综述条目,各部门、行业的概况条目,以及反映某些经常性专项管理、专项业务基本情况的条目等。这类条目在通常情况下,年年设立,主题不变,内容逐年更新。这是年鉴内容连续性的基础。问题在于:过犹不及。稳定性条目数量过多,所占比例过大,会损害年鉴的新颖性。合理的度和基本的要求是:条目选题大部更新,主体内容资料全面“换血”。所谓“大部”,一般要求非稳定性条目即年度动态性条目占60%以上;所谓“主体内容”,即不包括附属资料和检索系统在内的年鉴主要内容。因为对于年鉴来讲,新颖性应优先于连续性,动态性应优先于稳定性。只有数量较多的动态性条目在年鉴中逐年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年鉴的常编常新,才能有效地增强年鉴的现实性。  

(三)内容选择坚持“三贴近”  

年鉴的现实性需要通过其内容资料的现实性来体现,而要增强年鉴内容资料的现实性,除了框架设计要突出年度特点、条目选题要大部更新之外,还需要在内容选择方面尽可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年鉴提高质量、争取读者、扩大社会影响完全必要之举。年鉴作为公开出版物,其读者具有社会广泛性,这一点,不以编纂者的意志为转移。不要以为将年鉴随便定位为“官书”,就可以“只供官用”,而与普通百姓无关。国内出版的许多年鉴由于受“官书”意识的影响,官气较重是不争的事实。不但一些地方年鉴官气十足,甚至连一些企业年鉴也充满官气。其具体表现除了指导思想的“官编官用”之外,就是内容选择以地方官员和企业领导为中心、为重点,有意无意地将年鉴变成领导干部的起居录和功劳簿。有的地方年鉴可以为其省长、市长的日常工作设立十几个条目,但对普通百姓十分关注的物价波动、环境污染、升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关注、很少记录。有的企业年鉴到处都有企业领导的身影,却见不到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劳动,查不到职工劳保、职工工资、职工福利等方面的资料。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做法必须彻底加以改变。改变的方法,主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克服官本位,坚持“三贴近”,按照读者对信息资料的关注程度考虑、决定内容选择。在反映领导机关、领导干部重大决策、重要举措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更多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及其实际感受;在大量收录存查价值较高的权威性资料的同时,也要有选择地收录一些读者喜闻乐见的便览性、实用性资料,以赢得更多的读者。  

(四)表达方法注重纪实性  

年鉴的现实性内容用纪实性方法来表达,完全是情理中事,也是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基本要求。所谓“纪实性”,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涵和要求:  

一是讲求题材的真实性。纪实的第一要务是求真求实,任何题材都必须真真切切,确有其事。这就要求年鉴选题选材尽可能详细地占有材料,并认真下足“去伪存真”的工夫,通过比较和鉴别,确保其真实可靠。从年鉴编纂实践看,某些虚假信息和失真失实的材料并非供稿者故意编造,而是时下虚假信息满天飞,稍有不慎就会以讹传讹。因此,对任何题材真实性的审核把关都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把关的主要方法是尽量多找几个材料加以验证,必要时请有关部门或权威人士审核。  

二是重视情况、数据的准确性。年鉴中常见的情况、数据问题主要有:文稿中同一事物的相关情况有异说,条目里的数据与附表里的数据不一致,上下年卷相关情况、数据有矛盾,计量单位有误,小数点错位,等等。问题的根源,一般与来稿有关,也与编辑加工环节把关不严,排版核清环节误改误排、漏改漏校有关。因此,要确保情况、数据准确无误,必须严格编辑出版流程管理,加强审读,仔细加工,反复核实,认真校对。国内许多年鉴已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其中不少年鉴实行“四审五校”制,这是确保年鉴内容真实、准确的重要举措,应当长期坚持。  

三是讲求记述的客观性。客观性的基本要求是:如实记录,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述而不论,完全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寓观点于事实之中,避免不必要的议论和主观臆测;全面反映事实和情况,一分为二记述事物,既报喜也报忧。  四是文字表达采用纪实手法。纪实手法重在录实,要求实话实说,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年鉴中的条目、文章都应当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免除一切穿靴戴帽式的套话,杜绝任何废话、空话和假话;措词平实,行文平淡,语气平和,扫除官腔官气,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之类的附加成分,忌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杜绝一切虚浮之语和溢美之词。年鉴条目、文章编写不应讳言平淡,其实文章最难是平淡。实话实说、干净利落、平淡无奇,最能体现年鉴的文风特点,也最符合年鉴的现实性要求。  

(五)出版周期尽可能缩至最短  

年鉴记录现实并为现实服务,就必须及时出版。“又好又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年鉴编纂出版始终不渝的追求。在目前多种传媒、多种出版物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年鉴出版周期过长,很难获得读者的青睐,在竞争中势必处于不利地位。千方百计缩短出版周期,对于增强年鉴服务现实的功能,赢得更多的读者,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出版的年鉴,由于受“官书”意识、“史书”意识的影响,出版周期普遍较长。其中一些年鉴出版周期不是越来越短,而是越来越长,有的年鉴甚至做不到当年出书。这种情况令人忧虑。当然也有不少年鉴通过艰苦努力,一步一步将出版周期缩至最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浦东年鉴》编辑部从2000年起,制定了不留余地,但只要积极拼搏就可以实现的计划。在编纂组织管理上,变单兵作战为集体作战,变阶段式分步实施为齐头并进交叉进行。编纂工作动员布置放在上年底进行。然后抓紧落实七个时间节点,即选题上报和批复时间,稿件撰写和编辑时间,分纂和总纂完成时间,广告彩页截稿及版面设计时间,书稿排版及校对核清时间,卷首重要图片及封面送审时间,出片印刷装订出版时间等。操作过程切实解决好最容易影响出版周期的统计数据滞后、图片征集困难、审稿拖延等突出问题。经过不懈努力,《浦东年鉴》2001年卷提前至当年530日出版,2002年卷又提前至520日出版(比原来提早三四个月),成为上海市100多种年鉴中出版最早的一种。《南京年鉴》编辑部从1997年开始,实行组稿、编辑、校对工作责任制,并采取“早布置、快编稿、巧运作”等有效措施,使年鉴出版时间逐年提前。该年鉴近年来一般在10月份布置编纂工作,翌年春节前65%的稿件编校完工,4月中旬全书终审付印,4月底或5月初即可与读者见面,成为全国省、市综合年鉴中出版周期最短的一种。《浦东年鉴》和《南京年鉴》的成绩,令人鼓舞;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  

企业年鉴的资料一般没有涉及大范围、多层次的统计,出版周期本应比地方综合性年鉴更短一些。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多数企业年鉴的出版周期仍然较长,有的甚至比地方综合性年鉴的出版周期还要长。我最近收到6种中央直属企业编纂的年鉴,都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年鉴,内容丰富,印工考究,企业特点鲜明,编校质量也较高。美中不足是出版周期都比较长,多数都是在年底才能出版,没有一种能在9月份以前和读者见面。这与年鉴记录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性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改进。  

缩短出版周期,一要靠加强管理,自始至终狠抓编纂进度;二要建立多元化的组稿机制,大力拓展稿源并拓宽来稿渠道,不因稿件的姗姗来迟而贻误出版时机;三要在编辑工作中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组稿约稿、编辑加工、索引编制、排版制作等工作模式和工艺流程,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此外,在观念上破除“官书”意识、“史书”意识,增强年鉴记录现实、服务现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于缩短出版周期,也十分重要。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