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中国年鉴的现状及当前急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点击数:65182010-05-27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年鉴近30年发展现状,以1999年为界,分别从五个方面论述前20年和后10年取得的成绩。提出30年成就足以用“辉煌”两字表达,但中国年鉴的编纂和理论研究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中国年鉴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为提高中国年鉴的编纂质量,急需要做的五件事:①框架栏目常编常新,充实内容;②改进标题,减虚求实;③改进文风,精当释文;④注重编校质量,练好基本功;⑤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年鉴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有的书说:中国年鉴是20世纪初经日本传入的……1909年(清宣统元年)奉天图书馆出版由谢荫昌翻译日本《世界年鉴》而成的《新译世界统计年鉴》是中国第一部年鉴[1]1999年以前那么说是对的,因为当时未发现中国更早的年鉴。1999年《澳门百科全书》出版,它告诉我们,1879年已经编纂出版《澳门年鉴》,现存有188218861890年等年的《澳门年鉴》[2]。以后又查到清同治三年(1864)创办出版的《海关中外贸易年刊》[3][4]。当时,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海关全权丧失,洋人把持海关──中国的经济命脉,办起了这个年刊,即年鉴,直到1948年停刊,至今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年鉴。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一次年鉴编纂出版的小热潮。主要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直到40年代末先后出版约200种年鉴[5]。但是,大多寿命不长,出了一期、二期就寿终南山;大多没有什么影响,影响较大的:一是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的《中国年鉴》,出到1928年,共4册;一是上海申报年鉴编辑部编纂的《申报年鉴》,1933年创刊出版,出到1936年,1942年又出了一册,共5册,他们刊登的中国20世纪2030年代的资料,十分珍贵。

1949年以后,中国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社会,虽然出版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65年底累计出版48万多种图书,但年鉴仍是寥寥数种。现知新中国第一部年鉴是1950年天津进步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年鉴》。“文化大革命”前,影响较大的年鉴:一是1950年大公报社编辑出版的《人民手册》,一直出到1965年,每年一册;一是世界知识出版社1953年创刊的《世界知识年鉴》(1958年前名为《世界知识手册》),此年鉴1966年停刊,1982年复刊,至今仍在编纂出版。另外,还有《中国体育年鉴》、《中国摄影年鉴》等专业性年鉴[6]

中国年鉴的真正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具体说是1979年以后。

 

一、现状

 

1979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首任总编辑姜椿芳向邓小平报告,拟出版与开始编纂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相配套的《中国百科年鉴》。邓小平说: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7]。从此,中国年鉴乘改革开放之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展速度世界罕见。

(一)中国年鉴爆发式发展

1979年全国仅一种年鉴《科学年鉴》(1973年创刊),而且是翻译国外的年鉴。1980年出版6种年鉴,新编的《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自然杂志年鉴》(后改名《自然科学年鉴》),和继续出版的《科学年鉴》。1981年(第二年)出版14种年鉴,翻了一番。1982年(第三年)出版28种年鉴,又翻了一番。1984年出版46种年鉴,几乎翻了一番。1986年出版113种年鉴,比46种翻了一番多,进入到百位数。1993年出版640种,比113种翻了两番多。1999年出版1300多种。比1993年又翻了一番多。1999年,面对中国年鉴发展年鉴发展20年(1980-1999),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千年,我们在全国年鉴第七届学术会上作了一个总结。当时说:“世纪将终,回顾20世纪中国的年鉴事业,犹如百花苑圃中的一支特别鲜艳的奇葩,成为中国文化大洋中一道特有的风景。据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早在清光绪五年(1879)中国就有《澳门年鉴》,现存有1885年的《澳门年鉴》等。以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中国的年鉴时有时无,萧条经营,即使历史的车轮驶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基本面貌仍未根本上改观,至1980年中国(未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下同)仅有6种年鉴。1980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深入,中国的年鉴事业爆发式的发展起来,构成了中国年鉴发展史上第一次辉煌。”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1.数量超千。截至19993月,中国有年鉴约1300种,比1980年增加200多倍。毫无疑问,中国跻身于世界年鉴大国的行列。

2.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举办了各种学术研讨会约50次,收到文章和论文千余篇……无疑,中国是当今世界年鉴界开展学术研讨最为蓬勃的国家,亦是当前撰写年鉴论文和文章最多的国家。

3.开展一系列培训、评奖、展览等活动。如研究会在80年代先后于上海、北京建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培训基地,共举办14期培训班,参加者1200多人。1996年于上海浦东、广西北海建立的上海培训基地、北海培训基地,已举办5期培训班,参加者248人。

4.出现一批精品。更可贵的是中国年鉴的发展已从主要表现为数量型增长,正在逐步地转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效益型增长,已出现一批年鉴精品。例如,第二次地方年鉴评奖工作中评出的特等奖获得者:《广西年鉴》、《广东年鉴》、《上海年鉴》、《上海经济年鉴》、《广州年鉴》、《武汉年鉴》、《杭州年鉴》、《济南年鉴》、《西安年鉴》、《南京年鉴》、《大连年鉴》、《宝山年鉴》、《武进年鉴》、《张家港年鉴》;1996年中央级年鉴特等奖获得者:《中国出版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年鉴》,等等。

5.涌现出一大批为中国年鉴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在中央级年鉴系统、地方年鉴系统、铁路年鉴系统,以及统计年鉴系统等,都有一批这样的、优秀人才。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尚丁、刘火子、方厚枢、陈汝鼎等一批老同志为中国年鉴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短短20年,铸成了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一次辉煌。这种辉煌景象在世界年鉴史上并不多见,在中国文化史上亦是很少见到的。在中国大地上所出现的这种“年鉴奇迹”的文化现象,很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和研究[8]

(二)中国年鉴在新世纪的进展

1999年以来,特别是2001年年鉴研究会大力提倡年鉴创新以来,中国年鉴在新的世纪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如下五点:

1.年鉴质量显著提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国年鉴初步改变了框架栏目愈来愈刻板,内容愈来愈单调,“千鉴一面”的情况。不少年鉴遵照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地拓宽反映社会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或专业特色、年度特色、个性特色大大地增强。

②条目编写方面,不少年鉴更加规范,信息量逐年增大,标题的切题、简明和内容的资料性都有显著改进。

③装帧设计方面,不少年鉴美观大方,构思新颖,图像清晰,文图相配。

④目录、索引方面,不少年鉴编排得体,有一定的深度。

⑤编校质量显著提高。以1996-2007年开展的九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前六届为校对质量评比)为例,第一届的优秀率仅为7.87%,不合格率高达60.67%(表1),即接近三分之二的年鉴校对质量不合格。以后优秀率逐步上升,2007年优秀率为49%、接近50%;不合格率则逐步下降,2007年为12%(表2)。也就是说,十年间,优秀率提高6倍多,不合格率下降五分之四(表3)。而且出现了一批零差错的年鉴(表2)。这里特别要表扬自2005年设立特等奖以来,连续三年(20052007)获特等奖的五部年鉴,即连续三年编校质量零差错地五部年鉴。它们是《中国民族年鉴》、《浙江年鉴》、《杭州年鉴》、《张家港年鉴》、《上海宝钢年鉴》(表4[9][10][11][12][13]

 

11996-2001年全国年鉴校对质量评比情况统计

届次

参评数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含弃权)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第一届

1996

89

7

7.87

9

10.11

19

21.35

54

60.67

第二届

1997

104

7

6.73

7

6.73

36

34.62

54

51.92

第三届

1998

124

16

12.90

25

20.16

36

29.03

47

37.91

第四届

1999

126

21

16.67

20

15.87

31

24.60

54

42.86

第五届

2000

110

18

16.36

20

18.18

32

29.09

40

36.37

第六届

2001

138

42

30.43

12

8.69

36

26.09

48

34.79

合格

691

111

 

93

 

190

 

297

 

平均

115.17

18.50

16.06

15.50

13.46

31.67

27.5

49.50

42.98

注:差错率在万分之一及以下为合格

差错率在万分之零点五及以下的为良好

差错率在万分之零点二五及以下的为优秀

中国年鉴在21世纪初,无论是从封面到内文,从框架栏目到内文信息含量,从编校质量到内容质量等,全面地展现了一个新的面貌。在2004年全国年鉴评奖工作中,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的数十位评委,阅看了20032004年的年鉴,一致认为:当今21世纪初的中国年鉴与一二十年前的年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2 2002200520062007年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情况统计

届次

参评数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不合格或弃权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数量

百分比(%

第七届

2002

198

 

 

53

26.77

35

17.68

69

34.85

41

20.70

第八届

2005

134

21

15.67

41

30.60

21

15.67

26

19.40

25

18.66

第九届

2006

173

27

15.61

24

13.67

46

26.59

35

20.23

41

23.70

第十届

2007

200

35

17.50

63

31.50

33

15.50

47

23.50

24

12.00

小计

705

83

 

181

 

135

 

177

 

131

 

平均

177

21

12.19

45

25.51

34

18.86

44

24.50

33

18.77

注:差错率为零获特等奖

差错率在万分之零点二五及以下获一等奖

差错率在万分之零点五及以下的获二等奖

差错率在万分之一及以下获三等奖

 

3:全国年鉴编校(校对)质量评比优秀率和不及格率历年比较

届次

优秀率(%

不合格(含放弃)率(%

第一届(1996

7.87

60.67

第二届(1997

6.73

51.92

第三届(1998

12.90

37.91

第四届(1999

16.67

42.86

第五届(2000

16.36

36.37

第六届(2001

30.43

34.79

第七届(2002

26.77

20.70

第八届(2005

46.27

18.66

第九届(2006

29.28

23.70

第十届(2007

49.00

12.00

420052007年连续三年获编校质量特等奖的年鉴

《中国民族年鉴》

《浙江年鉴》

《杭州年鉴》

《张家港年鉴》

《宝钢年鉴》

 

2.涌现一批精品年鉴。例如,地方年鉴中三次评奖(199419992004年)工作中三次获特等奖的《广西年鉴》、《广东年鉴》、《上海经济年鉴》、《杭州年鉴》、《武汉年鉴》、《宝山年鉴》、《武进年鉴》,以及三次得奖其中后两次连续获得特等奖的《广州年鉴》、《大连年鉴》、《西安年鉴》,中央级年鉴三次获奖(199620012004)其中后两次获特等奖的《中国轻工业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铁路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等。这些年鉴特色鲜明,其地域性特色或行业特色突出;反映时代脉搏,每个年度的大事、新事、要事、特事基本上没有遗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增删调整框架和条目,能做到常编常新,同时能注意一些常规的、基本的条目的稳定,保持基本数据的连续性;信息量大,盖全率较高;文字较精练,基本上没有水分;编校质量也较好,例如《广西年鉴》三次获特等奖;参加过去十届编校质量评比中的九届,获八优一良,包括多次为零差错。《中国铁路年鉴》1999年创刊,参加两次全国性评奖,两次获得特等奖;参加过去的六届编校质量评比,六次全优,其中两次为零差错[14]

    我们说这些年鉴是中国年鉴界的精品,可能分歧意见少一些或者没有分歧意见。因为这些年鉴已被公开评论了多年。当然,不等于说未获得“三连冠”(在全国性评奖工作中三次连续获得特等奖)、“二连冠”(在全国性评奖工作中连续两次获得特等奖)的年鉴中没有精品,也不是说没有参评的年鉴中没有精品。

    21世纪是质量世纪。我们在1999年长沙召开的全国年鉴第七届学术大会上提出:“过去20年铸造的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一次辉煌,主要是实践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数量型的增长。在21世纪要创造(中国年鉴事业)第二次辉煌,则必然是年鉴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质量效益的提高,走个性化、特色化、风格化道路。这样,才能创造出尚老在贺词中强调的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年鉴之路。”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年鉴在21世纪初即已开始走上以“质量效益的提高”为主要标志的“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年鉴之路”,为“在21世纪创造(中国年鉴事业)第二次辉煌”开了一个好头。

3.年鉴数量高速发展的势头还在持续。如前已述,在1999年第七届全国年鉴学术大会上,我们总结20世纪中国年鉴发展时,把1980-1999年的20年成果称为“中国年鉴事业第一次辉煌”,其中体现重要一点是截至“19993月,中国有年鉴约1300种,比1980年增加200多倍……”并把这种辉煌景象称为“年鉴奇迹”;还提出在21世纪初要从“数量型增长”为主,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的提高”。笔者与许多同志原以为在21世纪中国年鉴数量的增长会减缓,国际上无论是年鉴强国英国、美国,还是日本等国,其年鉴数量在15002000种上下时多有一段停增或回落。尤是2003年全国刊物进行整顿,规定每个省市(地级市)只能有一报一刊;规定其他刊物包括年鉴在内要“三脱离”,组织、经营、人员都要脱离党政系统……为此很担心中国年鉴的数量会不会直线下降。事实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中国年鉴奇迹般的发展速度在21世纪还在延续。例如,仅上海市在2002年一年新创刊至少有七种专业年鉴(《上海建设年鉴》、《上海旅游年鉴》、《上海金融年鉴》、《上海医药生物工程年鉴》、《上海环境年鉴》、《上海药品监管年鉴》、《上海民营经济年鉴》)。中央级年鉴在2002年一年至少新创办十二种年鉴(《中国期刊年鉴》、《中国收藏年鉴》、《中国矿业年鉴》、《中国民政年鉴》、《中国物流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政府采购年鉴》、《中国彩票年鉴》、《中国家用电器年鉴》、《中国风险投资年鉴》、《中国非处方药物年鉴》、《中国奶业年鉴》)。2003年一年又至少新创办十二种中央级年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中国通讯年鉴》、《中国糖业年鉴》、《中国五金年鉴》、《中国工业年鉴》、《中国玩具礼品年鉴》、《中国广告案例年鉴》、《中国房地产业广告创意年鉴》、《中国证券期货电子商务年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中国社会建设年鉴》、《中国品牌年鉴》)[15]

2003年底于湖北宜昌召开的第9届全国年鉴学术大会上,笔者统计全国年鉴约2000种。截至20087月,笔者统计全国年鉴已超过2500种。2500种这个数字是什么含义呢?根据笔者现有手头资料,它宣告中国不但是年鉴大国,而且已是世界上年鉴出版最多的国家之一。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新的世纪开始几年并没有出现因为年鉴数量的高速增长,而影响我国年鉴质量的提高。相反,在新的21世纪最初的几年中,中国年鉴质量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数量还在奇迹般地高速发展。也就是说,我国年鉴这些年出现了过去从没有的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在质量有显著提高的同时,数量仍在大幅度地快速增长。或者说,在数量仍如过去20年高速发展的同时,年鉴在质量上则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

4.中国年鉴多样化、系列化的格局正在形成。2002年,《西藏年鉴》、《江西年鉴》先后编纂出版,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了综合年鉴,标志着中国省级渐渐系列形成。2002年,《厦门年鉴》编纂出版,中国五个经济特区都有了综合年鉴,标志着中国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年鉴系列形成;亦表明中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都有了综合年鉴,标志着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年鉴系列形成。全国中等以上城市基本上都编纂出版了综合年鉴,中国城市年鉴系列正在形成之中。全国统计年鉴有100多种,从国家统计局,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直至不少县、市、区统计局,中国统计局年鉴系列在形成之中[16]

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鉴编纂出版正在形成地方年鉴体系。例如,上海地区截至2007年底约有130部在编年鉴,包括以《上海年鉴》为代表的各级地方综合性年鉴,以《上海经济年鉴》、《上海文化年鉴》为代表的各级地方专业性年鉴,以《上海统计年鉴》为代表的各级地方统计年鉴,以《上海宝钢年鉴》为代表的企业年鉴,以《上海交通大学年鉴》、《复旦大学统计年鉴》为代表的高校年鉴,亦有以《大众生活年鉴》、《浦东生活年鉴》为代表的生活类年鉴,等等。

5.富有创新气氛。在中国年鉴界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气氛,即永不满足,坚持创新,并在创新上达成了一系列的共识。例如,一致认为唯有创新,“常编常新”,才能永葆中国年鉴的生命力,中国年鉴才能有可能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一致认为创新的内涵是全方位的,包括年鉴的内容创新、品种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思想理论创新六个方面。一致认识到年鉴创新的方向是“六化”,即个性化、风格化、多样化、系列化、数字化、集约化。具体说,中国每一部年鉴应走个性化即特色化之路;进而形成风格化,让《广东年鉴》有广味,《上海年鉴》有海味,《北京年鉴》有京味,《四川年鉴》有川味,《内蒙古年鉴》有蒙味;中国全国年鉴则要实现多样化、系列化;中国年鉴在手段上或形式上要走数字化的道路;中国年鉴在体制上、经营方面则要走集约化之路。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富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年鉴和年鉴理论。

 

二、存在问题

 

在新世纪之初,我们中国年鉴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可喜的一步,富有成果的一步。然而,中国年鉴的真正发展也就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中国年鉴至今还没有进入家庭,中国年鉴至今还没有一部名牌产品,中国年鉴至今还没有走上持续发展之路……所以,中国年鉴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当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中国年鉴的创新和发展远没有解决。中国年鉴的发展和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统帅,这是毫无疑义的,在我们年鉴界也是毫无争议的。问题是如何统帅,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如何贯彻和做到“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个社会主义文化的原则性问题。这些既是中国年鉴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我们年鉴才刚开始探讨和实践。例如,我们中国年鉴在“三贴近”方面的差距之大,是令人吃惊的。很多年鉴对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也是人民群众的大事、新事、要事、特事兴趣不大,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或者轻描淡写的态度。包括下岗、就业问题,看病难、医疗卫生问题,上学难、教育问题,社会治安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而党政机关的一般性的日常情况,以及一些党政机关的琐会、琐事却占了不少篇幅。即使是专供党政系统人员查阅的年鉴,他们需要的也是百姓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而不是党政机关的日常琐事、琐会等。笔者过去多次说过,当今中国年鉴与西方国家一些名牌年鉴之间的最大差距,“是我们中国年鉴的‘三贴近’做的很差”。为此,笔者专门提出“我国年鉴编纂的‘三民’原则,即办鉴为民,记民喜忧,替民说话”。[17]

2.缺乏名牌年鉴。我国年鉴在21世纪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出了一批精品。然而,多数年鉴的质量仍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缺乏个性和特色;不少年鉴缺乏创新气息,也缺乏时代的声音;更何况还存在一批数量不是很小的平庸年鉴。即使精品,一是数量太少,二是这些精品年鉴距离风格化或说距离名牌年鉴仍有很大的差距。

3.代表国家水平的综合年鉴太弱。我国年鉴的多样化、系列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进展。但就年鉴最基本的三个系列年鉴(综合性年鉴、地方性年鉴、专业性年鉴)而言,真正的综合性年鉴在我国一是数量少,二是质量一般,三是发行量很小,成为了我国年鉴的大弱项。而在世界上,公认的代表一个国家年鉴编纂水平的最重要年鉴则是综合性年鉴。例如,美国的《世界年鉴》、《老农夫年鉴》、《不列颠百科年鉴》等;英国的《惠特克年鉴》、《欧罗巴年鉴》、《世界大事年鉴》等;日本的《每日年鉴》、《朝日年鉴》、《读卖年鉴》、《时事年鉴》等。

4.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没有大的起色。21世纪初,我国年鉴在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是内容创新、品种创新、形式创新及其这些方面的思想理论创新,都取得不少成果。但是,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及其此方面的思想理论创新,至今还没有大的或较大的突破。“背靠政府,面向市场”提出至今已有十五六年,然而“面向市场”至今尚未走出一条很有成效的道路,更不用说当初期望的是能走出很多条有成效的道路。我国年鉴的出版、经营的机制和体制,至今仍十分地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就胆颤心惊。

5.特色化尚有不小差距。进入新世纪,中国年鉴的框架条目开始突破“千鉴一面”的状况。突出地域性特色、专业性特色成为我国地方性年鉴、专业性年鉴的重要原则。富有地域性特色的栏目、条目在不少地方年鉴中出现,但是个性化、特色化和风格化要求的不是仅有一些个性或特色的栏目或条目,而是要求年鉴的个性化或特色化栏目形成为系列或体系。我国地方年鉴的栏目框架,即使是其中的精品距离具备地域性特色系列化或体系化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6.编校质量依然存在较大问题。中国年鉴的编校质量在21世纪初较上世纪90年代有了极大的提高,然而至今编校质量仍有很大问题。①从表3可知,这些年不合格率都在20%上下(2007年好一些)。而且,每年的编校质量评比都是各年鉴自愿参评的,来参评的年鉴都是对编校质量很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年鉴,且认为自己的年鉴的编校质量比较好的;我们又仅查4万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专业脱产检查,至少是10万字。在评比中,我们又贯彻“严查宽计”的政策,实施可算可不算的差错不计,没有国家标准规定的许多问题不计等。②2004年中国年鉴第三次评奖工作中,评委们一致认为我国年鉴有三大进步、两点不足。三大进步:一是年鉴框架雷同化现象开始改观,二是年鉴内容普遍得到充实,三是年鉴体例日益完善。两点不足:一是片面追求豪华,二是编校质量问题不可小视[18]。在这次评奖中,有因为编校质量问题而被劝退出评奖的年鉴;有因为编校质量不合格而取消参加综合奖评奖资格的年鉴;也有多部过去得过特等奖、人们评价很好的年鉴,因为编校质量问题而得奖的奖次严重下滑的。笔者根据掌握的材料,在2005年北戴河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专题研讨班上讲过:“如果严格按国家标准1/10000的差错率为合格计错”,按国家评比的要求评年鉴的编校质量,那么“在得奖的中央级年鉴中,约有一半因为编校质量不合格而不能获奖”,在“获奖的地方年鉴中,约有三分之二过不了关”[19]。③过去一直是中央级年鉴的编校质量好于地方年鉴;地方年鉴中,省级年鉴的编校质量好于市(含地级市、县级市)、县(区)年鉴。然而,20052006年中央级、省级年鉴出现编校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1996-2002年七届编校质量(或校对质量)评比中,中央级年鉴、省级年鉴的优秀率都远高于当年的平均优秀率;不合格年鉴没有或是偶有一、二部,不合格率远低于当年的平均合格率。但是,2005年和2006年大不相同了。2006年中央级年鉴、省级年鉴的参评数不但创近几年最低,而且编校质量也创最低。其中,中央级年鉴的优秀率仅为26.67%,低于当年的平均优秀率29.28%;不合格率达20%,接近当年的平均不合格率23.70%。省级年鉴的优秀率为36.36%,略高于当年的平均优秀率29.28%;不合格率高达45.46%,远高于当年的平均不合格率23.70%(表5)。当然,这两年中央级年鉴,省级年鉴编校质量下滑有些客观原因,如一些编纂年鉴多年的老同志退了下来,地方志系统对年鉴编辑部同志实行轮换制度,等等。但是,纵有千条理由,编校质量的下滑是不应该的。况且,中央级年鉴,省级年鉴的水平代表着中国国家的水平。2007年情况有好转。希望中央级、省级年鉴继续发扬过去的好传统,不但要尽快制止编校质量下滑的趋势,而且要能够引领中国年鉴的编校质量更上一层楼。

 

5: 中央级、省级的优秀率和不合格率(2006年)

年鉴类别

参评数

优秀数

优秀率(%

不合格数

不合格率(%

中央级年鉴

15

4

26.67

3

20.00

省级年鉴的

11

4

36.36

5

45.46

全国年鉴

173

51

29.28

41

23.70

7.年鉴编纂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稳”与“新”、“全”与“特”、“大”与“精”、“官”与“民”、“绩”与“鉴”、“规范化”与“多样化”等的关系,远没有解决。而且,在理论上至今缺乏较深入的、系统的阐述,至今也缺乏必要的讨论和争论。

8.如何走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年鉴之路,至今缺乏研究和总结。自1999年尚老(尚丁老会长)在给第七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的贺信中提出了这个大课题[20],至今缺乏系统的研究。包括缺乏与外国年鉴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比较研究。所以,在理论上对于什么是年鉴的时代特色,人们目前的理解是亦暗亦明的,并不很清晰;对于什么是年鉴的中国特色,人们目前的理解也是亦暗亦明的,不清晰的。

9.年鉴开发、利用问题尚未解决。年鉴是一个宝库。但其资源的多渠道、多层次开发和利用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以上笔者罗列了存在的九大问题,当然也可以把它归纳为七个或八个问题,或者拆分为十个或者更多问题。笔者的中心意思是讲,中国年鉴尽管过去二三十年取得足以用“辉煌”两字形容的成果,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距离中国年鉴的成熟还有极长的路程。

 

三、当前急迫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重视框架栏目的常编常新,充实内容。建议每个年鉴编辑部每年在组稿前,际应根据实变化情况,研究增删修改年鉴的框架栏目。每部年鉴每年应该认认真真地研究一次,花上几天时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乃至争论。因为框架栏目是年鉴的基础,应着力做好,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原则上,每部年鉴的框架栏目应做到个性化、特色化,进而实现风格化。所以,必须把“稳”与“新”相互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常编常新,根据每年变化了的实际情况着手调整栏目;又要保持基本条目、常规数据的稳定,以保持连续性。有条件的话,框架栏目的调整变化应该征求各个方面的意见,包括撰稿人或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报编委会审批。据我知道现许多年鉴框架栏目的调整修改是主编或社长、编辑部主任说了算,没有在编辑部内部进行讨论;一些年鉴框架栏目的调整和修改在编辑部讨论了,但没有认真讨论,只是走过场。认认真真地讨论应从研究情况下手,即首先讨论上一年所在的省、市、县或所在的行业、门类、企业、学校发生了哪些大事、特事、新事、要事着手,然后再讨论年鉴的框架栏目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改。

    现在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年鉴正在为第二轮修志提供大量的经验和资料,这也是全面检验年鉴质量的一次好机会。资料琐碎,缺乏深度,该有的不少没有,不该有的一大堆,是各地二轮修志中对年鉴较为普遍的意见。要根据二轮修志所发现年鉴的问题,改进我们年鉴的栏目,改进年鉴的标题,改进年鉴的文风,以充实内容、精当释文、减虚求实。当然,也一定要防止把年鉴改造为小方志,从而丧失其服务于当前的功能。

2.要改进标题,减虚求实。标题是年鉴文章或条目的眼睛,是年鉴文章和条目中心内容的体现。目录中的标题,还是读者进入年鉴这个资料库的钥匙。标题应该醒目、简明、切文、求实。年鉴标题常见的问题如下:

 = 1 \* GB3 “大而不当”。例如有一部地方年鉴有“‘神舟四号’无人飞船成功回收”的条目标题、释文,讲飞船的飞行及其准确着陆的情况,涉及本地的内容仅一句:“××航天局承担研制任务的飞船各个部件和系统状态均良好”。题目很大,大到该条目应纳入全国性年鉴中,不是地方年鉴可容纳设置的条目。

 = 2 \* GB3 “空而不实”。例如有一部省会年鉴“法政”栏目下有“严打整治成绩显著”、“查办整治成绩显著”、“查办职务犯罪效果突出”、“干警教育培训班再上新台阶”……文中说“该市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然而,该市的社会治安一再受到报端的批评,即与实际情况不符,不是“成绩显著”、“效果突出”、“上新台阶”等情况。

 = 3 \* GB3 “繁而不明”。例如有一部省级年鉴有一个条目,标题为“全民与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增加来源和减少走向变动情况(××年)。”约30个字,完全可以为“全民与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增减情况”,至少可减9个字;且语句不通,令人费解。

 = 4 \* GB3 题文不符。例如一部直辖市年鉴,一个标题为“中国建设银行××分行发放个人的住房商业性贷款余额345亿元”。其释文900字是讲该分行的全面情况,“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余额345亿元”仅是其中一句话。此条目从释文内容看是概述条,而标题却做成了专项条,题文不符。

年鉴标题不应该“大而不当”、“空而不实”、“繁而不明”、“题文不符”,而应当一实、二准、三简、四明。

再,现中国年鉴目录中的虚标题(指没有释文的标题)太多,包括滥用“概况”(或“概述”、“简况”、“综述”等)作标题,而且一部年鉴要用上数十个、数百个“概述”作标题。目录臃肿不堪,有的达到数十页。其中虚标题达二三百个。这里有一个歪理要纠正。说栏目、类目不是实体,只有条目才是实体。故那么多虚的栏目、类目是不可避免的。殊不知工具书与教科书、地方志一个重大区别:一是条目体,一是章节体。在教科书或地方志章节体中卷、章都只有一个题目(或加一段引言式概述),具体内容都在节中。工具书的条目体则不同,不论是栏目、类目、条目都是实体,上一级栏目、类目称为母条,下一级类目、条目则称为子条。无论母条、子条都应该有实质性内容(参见条除外)。在工具书中(主要是百科全书),其分类目录为显示系统性时,有时也有极少量的虚条,但都约定俗成地以加括号表示,且不出现在正文中这早已是工具书中一条规范。年鉴是工具书,不应该违背工具书的规范,画蛇添足地在目录和正文中制造那么多虚条。我们提倡目录要减肥、要消肿,应做到实、准、简、明。

3.改进文风,精当释文。现在年鉴条目释文的文风已有很大改进,但不少年鉴释文的文秘化色彩依然太浓,表现为:报告式释文、总结式释文、讲话式释文仍大量存在。年鉴释文虚胖、浮肿,含水量高,空话、套话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包括“在×××指引下”、“在×××领导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更上一层楼”……一类的话太多;有些甚至有“在×××精神指引下,在×××领导下,在×××具体指导下” ……一整套空话。什么是空话,虚而不实为空;什么是套话,空而系统为套。这种文风在我们见到的台、港、澳年鉴中是没有的,在我们见到的国外年鉴中也是没有的。20世纪80年代初,胡乔木经请示邓小平同意后给我们强调,大百科全书是工具书、辞书,要避免政治宣传腔调。1986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大会上,胡乔木又说地方志是资料书,要避免政治宣传倾向。年鉴既是工具书又是资料书,一定要避免出现政治宣传倾向。对“公报”式的年鉴(非便览性年鉴),笔者一直主张要用辞书体撰写年鉴条目释文。即年鉴条目释文要辞书化,去文秘化。也就是说,年鉴条目释文要精加工,改变目前粗放式的释文。精加工的目标是辞书化,这样我们的年鉴就能去“肥”减“肿”,就能减“套”排“空”,亦能避免政治宣传色彩,精当释文,使释文即精炼又当确。所谓辞书化,就是用辞书体撰写年鉴条目释文,即精当释文。辞书体是一种特殊的说明文体,其主要要求:

 = 1 \* GB2 用说明文体撰写。以说明为宗旨,展现事物,释解事理。忌用夸张手法和虚拟臆测,无需抒情感怀、穿靴戴帽(即不用导语,结语),而是开门见山,言尽即止。

 = 2 \* GB2 释文要秉笔直书。客观、公正,避免政治宣传倾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不溢美、不隐恶,只求实。

 = 3 \* GB2 释文要寓观点于事实之中,少做断语。原则上述而不作,记而不论。避免出现批判性和颂扬性词句。

 = 4 \* GB2 释文要流畅。分清主次,抓准要点;叙述准确,词到义明;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 5 \* GB2 释文要具体、直观。避免空泛,让读者看得懂。

 = 6 \* GB2 释文的文字要精,语句要简。以最小篇幅容纳尽可能多的信息。

 = 7 \* GB2 释文的主语要注意保持稳定。以省略主语,利于行文流畅、没有枝蔓。主语转换了,一定要加主语。

 = 8 \* GB2 释文要用现代汉语书面语撰写,不用口头语。用词要确切,不用“也许”“可能”、“大概”等易引起歧义的词汇;时间用语要具体、明确,少用或不用“从前”、“过去”、“前些年”、“前一段”、“解放前”、“解放后”等时间上较为含糊的词汇。

 = 9 \* GB2 释文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出现“我国”、“我党”、“我军”、“我省”、“我市”、“我县”、“我部”、“我局”、“我校”、“我公司”等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10 \* GB2 短条目可以不分段,中条目分不分段视实际情况定。

 = 11 \* GB2 子母条要彼此照应。在内容上要相互衔接,不能出现矛盾。

 = 12 \* GB2 同类条目要有一定的可比性。

年鉴如果用文章体,文风上则可以比条目体活泼一些。

4.要注重编校质量,练好基本功。下面根据十届编校质量(含校对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中常见的、多年出现的问题,讲八个方面、举百多个实例。

①语句不妥。如:

“因为××煤矿不重视安全教育,致使工伤事故频繁出现”。(“因为”两字应去)

“由于××市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因此市科技队伍的数量有较大增长,质量有显著提升”。(“由于”两字应删)

此两句都是“因为”、“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全句语句不妥,把主语从句改为状语从句,使全句(复句)缺失了主语,故应该删去“因为”、“由于”两词。当然,“因为”一词亦可不删,移至“××煤矿”之后。类似这样的因果性复句,在年鉴中常出现上述的差错。而且,按规定这样的差错一个要扣去2分,因此一定要引起我们年鉴编辑的重视。

②用词不当,含词语搭配不当。如:

“实现……工作”。动宾搭配不当。工作不能用动词“实现”两字,要用动词“完成”。动词“实现”后用的宾语,不能用“工作”,应用“愿望”等。

“截至2006年度”。及物动词截至后的宾语应是时间点,不是时间段。

“基本都得到解决”。副词不能连用。此处“基本”,不是名词(根本之意)、形容词(主要的),而是副词,意为“大体上”。“都”也是副词。副词不能连用:用了“基本”,不能再加“都”,有了“都”字,不能再加“基本”。

“获得××市科技成果鉴定”。动宾搭配不当:“获得”后不能用“鉴定”,可用“科技成果奖”;“鉴定”前的动词应用“通过”,不能用“获”。

“做好……问题”。动宾搭配不当:做好后的宾语不能是“问题”,应改为“工作”。“问题”宾语前的动词,不能用“做好”,而应用“解决”。

“三级网建设获得先进单位”。一是主宾搭配不当:“三级网建设”不是单位,无法“获得先进单位称号”。二是动宾搭配不当:“……单位”无法“获得”,少了“称号”两字。应改为“支队获三级网建设的先进单位称号。”

“××大会于2222日开幕”。状谓搭配不当。2222日为时间状语,修饰谓语“开幕”,不当,“开幕”只能在某一日。可改为“于2222日举行”。亦可改为“于22日开幕”

③错别字

6   错别字例证

截至错为截止

质量错为重量

艾滋病错为爱滋病

增长错为增涨

现象错为现场

老百姓错为老白姓

生猪错为牲猪

整改错为整政

示范课错为师范课

活泼错为活波

谈话错为谈活

高兴地错为高兴的

部署错为布署

竞标错为竞标

前方的错为前方地

权益错为权利

橘柑错为桔柑

第一座错为第首座

梳理错为蔬理

协议错为协仪

凝聚力错为凝集力

融入错为溶入

以致错为以至

兴高采烈错为兴高彩烈

色彩错为色采

贮罐错为贮灌

目不暇接错为目不暇及

股份错为股分

养分错为养份

攀枝花错为樊枝花

 

a.截至与截止不要混用。两者的词义接近,又都是动词,所以很容易混淆。但两者词性不同,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有宾语,即不能直接连接名词,要接名词需在“截止”后加“到”字;截至为及物动词,后面可以接宾语。词义上,截止用于“全部完了”,如“报名在昨天截止”;截至用于中途,如“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b.的与地不一样。的与地常混用,如上述列举。两者都是助词(作为名词,如的士、地板;作为形容词,如的当、地下工作,很少混用)。但是附在别的词后所构成的短语,其功能很不相同。“我的”、“前方的”等短语,在功能上同为名词,一般用于名词之前,起到定语的作用,如“我的手机”、 “前方的车辆”。“高兴地”、“轻松地”等短语,在功能上同为副词,一般多用于动词之前,起到状语的作用,如“高高兴兴地回家”、“轻松地向前迈进”。简单说,动词前用“地”,名词前用“的”。所以“高兴的回家”、“前方地车辆”便错了。

c.以致与以至互不相同。两者都是连接词,但用途不同。“以至”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的延伸。如他孜孜不倦地工作,以至把吃饭都忘了。“以致”表示因果的结果,且多指不好的结果。如该煤矿不重视安全规程,以致常出现工伤事故。

d.彩与采不同。彩与采作为动词很少混淆:采用于采花、采煤、采取、采样等,有摘、搜索等意;彩用于彩绘、彩塑、彩印、彩排、彩喷等,多与颜色、花样有关。作为名词,两者经常混用:如兴高采烈错为兴高彩烈。色彩错为色采。其中,采用于文采、神采、兴高采烈……即精神方面,不能以“彩”代替;彩用于色彩、彩票、喝彩、彩虹、彩照、彩电等,用于颜色、花样,同动词。

e.分与份也不同。成分、养分、部分、分量、分配、分散等,都用“分”不用“份”。股份、省份、年份、份额、一式两份等,都用“份”不用“分”。同是名词,分表示程度、界限,份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同为量词,分表示度量,份表示报刊、文件的量。

④缺字。

7:缺字例证

省上

市里

区委、政府

中、省、市

县关工委

老干工作

发率下降

工企业

90年代

总人口1028413

平方

50亿

生活提高

授予“先进集体”

获一、二、三等

 

a.口语不能替代书面语。省上改为省委或省政府,市里改为市委或市政府,县关工委改为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

b.年代前不能缺世纪,要补。“90年代”前要加20世纪或其他世纪。

c.缺单位或单位不完整,要补。“1028413”后要加“人”字,“平方”后要加米或千米,“50亿”后要加“元”字。

d.缺组成词组的必要成分,要加。“生活”后加“水平”两字,“先进集体”后加“称号”两字,“一、二、三等”后加一个“奖”字。

⑤多字。

8  多字例证

约近50

5000余万元

1200余人次

800多万元

500多农民

28亿元以上

4000艘左右

多万元左右

近千篇以上文章

很多企业家们

许多领导者们

近千专家们

 

a.虚字不能连用。约、近、余、多、以上、左右等都是虚词,不能连用。

b.多数不能重复。很多、许多、近千、们等都是多数,不能重复。

⑥数字用法不当。

 

9  数字用法不当例证

5-6万吨

10-30万元

8-10亿元

66-80万公顷

5大转变

10大标志

3大需求

4大支柱

2030%

5-10%

5.1劳动节

10.1国庆节

10

清光绪13

78

56

 

a.“万”、“亿”等数字不能省。56万吨应改为5万~6万吨,810亿元应改为8亿~10亿元等。

b.前面%(百分比)不能少。2030%应改为20%30%510%应改为5%10%

c.阿拉伯数字不能泛滥。有的年鉴在体例中规定,本年鉴使用阿拉伯数字。1995年前可以这样规定,1995年后有了国家标准,这个规定便不妥了。要按国家标准区分什么情况下用阿拉伯数字,什么情况下用汉字数字。我在2003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起草规定的《编写体例实施细则》中,按国家标准总结了8种情况须用阿拉伯数字,7种情况须用汉字数字,后又规定“力争局部统一”[21]。因此,上述词汇、短语应改为五大转变、十大标志、三大需求、四大支柱、五一劳动节、数十件、清光绪十三年、七上八下等。为便于正确使用数字,我把规定附后(见附件)。

⑦ 单位用法不当。

10: 单位用法不妥例证

摄氏50

25

1980-2004

20-30

3-5

1030°(角度)

kMKmKM

KgkGKG

PH

w

M

cctv

出生率0.3%

客流量200万人

5万马力

3 000

 

a.单位之间不能加数字,数字之间不能加单位。摄氏50度改为50摄氏度,25改为2.5米。

b.前一个单位可省,应为19802004年,2030米,35℃。唯角度前一个(°)不可省,应为10°~30°。

c.单位大小写要注意。非人名单位kmkgpHm等都是小写,唯有升(L)例外;人名单位WVA等都应是大写。

d.专用单位要注意。出生率用‰,不用%;客流量用人次,不用人。

e.不用不标准单位。马力、斤等已淘汰,用瓦(瓦特)、千克等。

f.单位外文名称的缩写要大写,cctv应改为CCTV

⑧标点单位不妥。

    差错最多的是句号、顿号、分号的混用。还有比例号与冒号、双引号与书名号、间隔号与缩写号之间的混用。

    A.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常见差错两种:

a.是句子,不句断。例如:

泰勒主张一切工作都应通过考察,明确职责分工,他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了研究,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并建立生产控制、成本计算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第二个都好应改为句号)

    b.不是句号,被句断。例如:

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经费缺口多。一个是经费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B.顿号(、),用于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或词组。常见的不妥有四种:

a.不引起歧义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可加顿号,却加了顿号。例如:

动、植物(应为动植物)

浙、闽沿海(应为浙闽沿海)

明、清之际(应为明清之际)

b.可能引起歧义的并列词语之间一定要加顿号,却没有加顿号。如:

历史地理(应为历史、地理)

香蕉苹果(应为香蕉、苹果)

c.两个概数之间不应加顿号,加了顿号。例如:

三、四千年(应为三四千年)

十二、三种(应为十二三种)

一百六、七十人(应为一百六七十人)

d.两个及其以上层次之间和各层次中的停顿都用了顿号。叶圣陶批评这种现象是一顿到底,满篇爪子。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第四、六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C.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常见差错两种。

a.普通单句之间用分号。例如: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红旗谱》中环境的点染;《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第一、第二个分号应改为逗号)

b.分号之间夹用句号。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四者都是停顿号,从层次上看是句号>分号>逗号>顿号,因此分号之间夹用句号是错误的,既不能小包大。例如:

经济法律行为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进行的行为。无意识能力或在胁迫下的行为不能视为经济法律行为;②必须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意思而又有外在形式的行为;③必须为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是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第一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D.双引号(“  ”)用于引文和特殊含义的词语。书名号是表示精神文化产品的专名号。现两者常混用。

a)不应该用书名号的,用了书名号。如:

《中国××集团公司》,《××省招商引资大会》,《房屋所有权证》,《×××100周年纪念》,《营业执照》,《取水许可证》,《身份证》,《××培训证书》,《××研讨会》,《管理学课程》,《户口本》,《责任书》,《登记证》,《通知书》,《自行采购审批表》,《国家重大高技术项目》。(上述书引号都要去掉,或加双引号或不加)

b)该用书引号的,错用了双引号。如:

“农民时报”,“××省生产安全条例”,“××草案”,向“云南血液”投稿。(上述双引号均改为书引号)

E.间隔号(·)为中圆点,用于隔开词语。缩写号(.),为下脚圆点,用于缩写。现两者常混用,年鉴中多把间隔号写为缩写号。如:

3.15(应改为3·15

5.12国际护士节(应改为5·12国际护士节)

9.11事件(应改为9·11时间)

. 二八事件(应改为一·二八事件)

F.比例号(︰)为中间两个圆点,表示数与数的比例关系。冒号(:)为下脚两个圆点。年鉴中多把比例号写成冒号。如:

三次产业比224533(应改为22:45:33

实施15的投入(应改为1:5

5.稳定队伍,提高素质。

这个问题准备以后专题讲。今天只提一下,首先要稳定队伍,现队伍太不稳定了。年鉴编纂是一门学问,一个优秀的称职的年鉴编辑没有几年事件的培养和时间是培养不出来的。队伍不稳定便很难做到提高素质了。年鉴编辑应该是学习型编辑,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更快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年鉴编辑。

 



[1] 肖东发、邵荣霞著《实用年鉴学》第104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 吴志良、杨允中主编《澳门百科全书》第581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3]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上海年鉴提要》前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 中国海关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海关百科全书》第194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5] 李颖《19091949年中国年鉴一览表》,载《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第4

[6] 孙关龙《年鉴与地方志的比较研究》,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6

[7] 同上

[8] 孙关龙《铸造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二次辉煌》,载《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增刊号

[9] 孙关龙《编校质量和年鉴创新》,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2

[10] 苏伯华《第一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述评》,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1

[11] 苏伯华《第二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述评》,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2

[12] 苏伯华《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述评》,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3

[13] 《第四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获奖名单》,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5

[14] 孙关龙《从年鉴评奖看年鉴创新和编校质量》,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5

[15] 同上

[16] 同上

[17] 孙关龙《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我国年鉴的创新事业》,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4

[18] 许家康《在温州发奖大会上的讲话》,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2

[19] 14

[20] 尚丁《贺词》,载《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增刊

[21]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写体例实施细则》,第50~54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内部文件)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