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地方特色
——《苏州年鉴》(2009)获奖体会

点击数:45702012-12-17 14:10:56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近年来确定的苏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崇文与“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通,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精神。融和与“全面协调”相通,体现的是一种协调基础上的全面。创新与“发展是第一要义”相通,发展始终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致远与“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兼顾的方法”相通,致力于长远,立足于可持续。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作为逐年全面、系统、翔实记载苏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历程的地方性综合资料工具书——《苏州年鉴》,理应在充分体现这种城市精神方面彰显个性,突出地方特色。

一、从外观入手,体现地方特色

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苏州年鉴》(2009)获得了特等奖,其中外观装帧设计获得众口一致的高度评价。地方综合年鉴特别是城市年鉴的外观设计除了要端庄大方、精致典雅,符合工具书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外在的展现能反映出地域经济文化的深刻内涵。

崇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鲜明特征,从古至今,苏州都有崇文重教、尚智好学的传统,吴地名贤,不胜枚举。同时,苏州又是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发源地之一,当时不仅是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而且是人口密集的商业大都会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改革开放30年以来,苏州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创造出无数个奇迹。怎样把这些内涵融入到外观设计的理念之中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苏州年鉴》(2004)开始,我们就试图把这些理念首先能在封面设计上表现出来。我们选择了清代苏州宫廷画家徐扬的著名传世之作《盛世滋生图》(即《姑苏繁华图》)作为整个外观设计的主旋律(寓意着苏州自古以来的历史文化底蕴、发达的工商业、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把封面、书脊、封底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每年截取《姑苏繁华图》的一部分画面作为铺垫,环绕整个封面、书脊、封底的上半部分或中间部分或下半部分,其余部分则采用著名的苏州丝绸纹理图样相衬,封面“苏州年鉴”字样则采用行楷字体,并在字样旁用篆体印章(也是“苏州年鉴”字样)作为修饰,《苏州年鉴》(2009)的封面还沿用上本年鉴的做法,镶嵌了“苏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和、创新、致远”字样,这不同于所有参评年鉴。封底则镶嵌姑苏新貌的图片,《苏州年鉴》(2009)的封底选用了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苏州一景的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风貌图片。整个封面、封底的主色调为赭绿色,显得厚重古朴、美观大方。扉页、衬页全部用深米色,尽量与封面封底协调。另外,部分精装本的《苏州年鉴》(2009)还加有书函,《苏州年鉴》(2009)的书函较之2008年卷又有改进,整个书函色调为浅赭色,封面右侧的“苏州年鉴”字样竖排,以《姑苏繁华图》一小节为背景,并加以古朴的边框,尽量做到里外一致。这在所有参评年鉴中也独树一帜。

年鉴的精美外观设计固然是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之一,但关键是通过外观把内涵能尽量表现出来,对于《苏州年鉴》来说,就是要把古韵今风凸现出来,把城市精神展现出来。


二、由表及里,努力表现城市精神的内涵


“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两千五百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十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面对赞誉,苏州人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断创新实践。《苏州年鉴》也同样如此。近几年来,《苏州年鉴》的编纂质量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明显特点之一是框架设计表现形式在规范的基础上有了改进和突破。从2005年卷《苏州年鉴》开始至今,原框架设计三级构架模式改为现在的四级构架模式。这是基于在实践中发现后者更具有包容性、操作性,更易于凸显地方特色,更易于归类的缘故。特别是“特载”部分,这是最能彰显当年城市发展亮点,提纲携领地把当年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体现出来的部分。

《苏州年鉴》(2009)“特载”篇目下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苏州”、“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活动”、“工作报告”6个类目。“创建文明城市”类目中登载了多年来苏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历程。其中专文《打造文明和谐的人间‘新天堂’》(新华社“全国文明城市巡礼”系列报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城市创建”、“以人为本的理念塑造文明风骨”、“文明和谐的成果惠及全体市民”3个重点部分详细记载了苏州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抓手,充分“调动”文化的力量,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新老苏州人的融合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建设管理水平的经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类目中登载了苏州市市长“阎立做客新浪网谈金融危机下苏州出路”的访谈录,直面苏州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类目登载了省、市、区各级领导对改革开放30年来“苏州经验”的诠释。“聚焦苏州”是5年来《苏州年鉴》设立较有特色的类目,把一年来苏州最大的发展亮点显现出来。其中有“苏州名片”、“年度新闻?年度人物”分目的设置。从上述内容中不难发现,农耕时代的“人间天堂”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呈现出历史文化和现代气息交融的当代苏州的城市精神。       

当然,在百科部类的记载内容中,凝聚着苏州人文化修养、智慧艺术、科学技术的古典园林、昆剧苏绣、书画评弹、丝绸工艺等文化遗产内容继续被重点记载,新建的独墅湖高教区和国际教育园的内容则体现了现代苏州文化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苏州工业园区及各开发区”类目内容则表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以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的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7个省级开发区的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来苏就业者,为苏州的多元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为苏州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而“民营经济”类目中所附资料“苏州市百佳民营企业”、“苏州市十佳民营企业家”、“苏州市个体工商户优秀创业者”等则表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创造过“苏南模式”辉煌的苏州本土企业家在新的起点上重新蓄势待发,为苏州长远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表里结合,全面弘扬城市精神


《苏州年鉴》力求通过古韵今风的外观设计,与系统、翔实的内容资料相呼应,充分体现苏州的地方特色,而两者的结合点便是年鉴中的图片新闻。因为图片新闻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内容,图片说明则是内容资料的浓缩。在《苏州年鉴》(2009)图片新闻中突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年奥运梦圆中华”、“改革开放30周年”、“梦幻姑苏——苏州园林旅游”、“五彩缤纷——苏州社会生活”等专题,使读者更能直接感受到当今苏州城市的精神风貌,感受到当今的“姑苏繁华图”。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是苏州的城市精神,那么同样《苏州年鉴》也将继续秉承这种精神,进一步提高编纂质量。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