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图片新闻

2008中国年鉴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

2012-12-26 11:58:33 来源: 点击数:2786



 

 2008中国年鉴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于2008年11月19日至22日在杭州召开。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年鉴社、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单位的领导和第十一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论文入选者、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比获奖者共67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年鉴工委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关龙主持。开幕式上,杭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许小富和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许保水到会祝贺。开幕式后,杭州市人民政府举行隆重欢迎宴会,市长助理谢金峰致欢迎辞,盛情宴请与会领导和代表。《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等新闻媒体对本届年会作了专题报道。

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年鉴创新发展之路,提升年鉴学术研究能力、为构建中国年鉴学学科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本次会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研讨的问题比较新、比较深,许多问题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二是既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又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与会人员发言积极,争先恐后,充分体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在开幕式上,杭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许小富代表中共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致欢迎辞。他说:“历届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着力从‘人、财、物’等方面为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依法修志编鉴,各项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得到国家人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和中国版协年鉴工委的充分肯定和表彰,曾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杭州年鉴》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创新’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载杭州市改革和建设中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已成为杭州市各级领导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成为国内外了解杭州市情的权威性大型资料性工具书。”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年鉴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熹博士到会讲话,他就地方志和年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年鉴是一门具有独立性的边缘学科,应该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不能与地方志混为一谈。他尖锐地指出了当前年鉴界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广大年鉴工作者注重实践,加强研究,善于借鉴吸收国外年鉴编纂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学科体系而积极努力。

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常务副主任周兴俊向大会致辞,并作重要讲话。他回顾总结了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年鉴发展的现状,充分肯定了中国年鉴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目前年鉴理论研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他还宣读了中国版协年鉴工委第二次常务理事会的5个决议:1.在中国版协年鉴工委的基础上拟成立中国年鉴协会;2.决定在中国年鉴北京展示中心的基础上筹建中国年鉴馆;3.增补梁书升、王中华、谭惠全、朱敏彦、邵权熙为年鉴工委副主任;4.增补杨启燕、胡新力、哈幸凌、杨正宏为学术委员会委员;5.在2009年底前完成中国年鉴奖评选工作。

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苏伯华作第五届全国年鉴学术论著评奖工作报告。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鲍海春宣读获奖名单。其中,许家康撰写的《年鉴编纂入门与创新》一书获著作特等奖,胡新力撰写的《地方综合年鉴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思考》获论文特等奖。此外,评出优秀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4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3篇。大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兼年鉴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孙关龙作了题为《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年鉴学》的主题报告。他对中国年鉴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了高屋建瓴的剖析,并指出建立中国年鉴学科体系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要继续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铸造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年鉴学”。为了这一宏伟目标,计划完成两项重大学术研究,一是花4年左右的时间,组织完成撰写《中国年鉴概论》一部;二是以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为主要课题负责人,组织精兵强将,花4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撰写《中外年鉴学比较》,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深化中国年鉴学科体系建设。

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贾大清应邀作《杭州年鉴》创刊22年来工作经验介绍。她衷心感谢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年鉴学术工作委员会领导及与会专家、学者对杭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杭州年鉴》编辑部多年来的厚爱与支持。《杭州年鉴》在历次全国年鉴评奖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年鉴界领导、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22部《杭州年鉴》以其丰富的资料,已成为国内外人士了解杭州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一张金名片,成为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年刊,《杭州年鉴》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得益于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杭州年鉴》编辑部全体同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实干精神。在《杭州年鉴》创刊20周年之际,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专门为《杭州年鉴》题词——“办好杭州年鉴,服务品质之城”;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专门发来贺信,对《杭州年鉴》创刊2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杭州年鉴》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对《杭州年鉴》寄予了厚望,要求《杭州年鉴》“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发挥“全省领跑,全国示范”的作用。

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从中国年鉴研究现状、关于年鉴学、关于年鉴理论研究、中国年鉴网建设、提升年鉴学术刊物档次和研讨会学术含量等6个方面发表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建立中国年鉴学科体系是一个梦想,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大会共收到应征论文80篇,全部入选年会,其中,选出牟国义的《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年鉴观》、哈幸凌的《年鉴——返璞归真后的资料性工具书》、王建新的《谈年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胡新力的《试论地方综合年鉴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分析和思考》、唐剑平的《关于县市级年鉴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分析和思考》、邵权熙的《行业年鉴的调查及思考》、杨启燕的《企业年鉴创新探说》等7篇论文为大会宣读论文。除杨启燕未到会外,6篇论文作者均在大会上发言。

大会分组讨论热烈,就“年鉴的定性”、“年鉴创新”、“年鉴规范”、“年鉴框架科学分类”、“年鉴质量评比”、“年鉴学科体系建设”、“年鉴利用”及“中国年鉴网建设”等具体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问质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副主任王相钦主持。中国水利水电集团公司史志办主任郭志向大会汇报了小组讨论的情况。小组讨论达成了三点共识:1.中国年鉴学科体系建设目标宏大,但不可操之过急,要水到渠成;2.要加大年鉴理论研究的力度;3.要在年鉴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提出三点建议:①希望更好地发挥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年鉴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互相协作;②希望更好地发挥《年鉴信息与研究》和中国年鉴网的作用;③希望更好地发挥年鉴学术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努力办好年鉴研讨会。

苏伯华代表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学术工作委员会作总结报告。他从年鉴工作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年鉴编撰和创新理论研究、年鉴编撰质量研究、年鉴应用研究、年鉴人才培养研究等5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大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就今后年鉴理论研究的发展谈了4个方面的意见:1.强化质量观念,提高创新能力;2.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年鉴学术研究人才队伍建设;3.优化环境,大力改善年鉴理论研究条件;4.明确发展目标,寻求重点突破。

王相钦副主任还代年鉴工委主任许家康宣读了《努力构建年鉴学科体系》一文。该文具体阐述了年鉴学科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即“年鉴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年鉴学或规范性年鉴学”。指出,年鉴学科体系具有“内容丰富”、“学科交叉”、“涵盖面广”等特点,并为构建年鉴学科体系提出了3点具体意见:1.年鉴理论研究应当实现两个转向:一是从一般性的工作总结、实践经验概括转向基础理论研究;二是从单纯的年鉴编纂理论研究转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2.构建年鉴学科体系要靠协作攻关;3.构建年鉴学科体系要靠个人奋斗。

最后,王相钦副主任代表中国版协年鉴工委对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及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热情和成功承办本次年会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对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浙江年鉴社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及工作人员对大会的热情支持和为大会的圆满召开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感谢杭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贾大清主任对本次大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会后,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考察了杭州西溪湿地、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2008中国年鉴论坛筹备组)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