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经验交流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大连年鉴》工作感怀

点击数:299562011-10-30 00:00:00 来源: 年鉴网

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尘埃落定,承蒙评委会和全国年鉴界同仁的厚爱,《大连年鉴》在此次评比中获得综合特等奖和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3个单项特等奖,囊括了本届评比所有特等奖奖项。至此,《大连年鉴》已连续三届获得综合特等奖。如何办好《大连年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大连年鉴》创刊于1987年,至今已出版23卷。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连年鉴》编纂质量逐年提高,也取得一些成绩,但却从没停止追求更高目标的脚步。正如许家康会长在第三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颁奖大会上所言:“提高年鉴出版质量还有许多扎实细致的工作要做,任何年鉴都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没有理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在编纂业务方面继续下苦功夫。”我们在工作中时时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从不敢因为获过奖而有所放松,而是摆正心态,脚踏实地,自加压力,敢于争先。这应该就是《大连年鉴》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态度决定一切吧。多年来,为了使《大连年鉴》常编常新,突出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在基础框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每年都对框架进行调整。20097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了发挥年鉴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作用,2010年卷《大连年鉴》适时增加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类目。同时,《大连年鉴》还不断完善编纂规范,根据年鉴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大连年鉴〉条目编写规范》进行不间断的修订,使其更具操作性。在装帧设计上,《大连年鉴》也下了很大工夫,无论是版式设计,还是封面、彩页设计,都力求让读者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二、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作为一部地方综合年鉴,当然各有自身的特点,但总体上还是相同的,有许多可相互借鉴之处。《大连年鉴》从创刊伊始,就从多方面广泛学习借鉴各兄弟年鉴,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大连年鉴》的编纂质量,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真可谓受益良多。在《大连年鉴》编辑部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找老师”。这里说的老师主要指的就是我们手头能够看得到的众多家兄弟年鉴,无论是综合年鉴还是专业年鉴,获奖年鉴还是未获奖年鉴。因为每部年鉴都凝聚着编者的心血和智慧,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点,都有可值得借鉴之处、可吸取的营养。因此,《大连年鉴》在框架设计、稿件编辑、版式设计、编制索引、校对出版整个过程中,始终把学习兄弟年鉴的长处作为提高年鉴整体质量的一种手段、一条捷径。当然,我们学习兄弟年鉴不是单纯地实行拿来主义,更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一味地模仿,而是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的“拿”,同时还要有创新,力求做到以创新求发展。否则,不但没有将别人的长处学到手,反而有可能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和特色,更甚者还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柄。

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年鉴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提留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哪部年鉴有好的东西、对年鉴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提倡尽量吸收,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在框架设计时,《大连年鉴》编辑部都要对兄弟年鉴的框架进行研究学习,如果哪个类目、分目甚至于条目让人眼前一亮且很有个性时,我们不是盲目地去模仿设置,而是要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首先,要弄清需设计的框架内容是否符合大连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是否符合大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是否能突出大连的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等。其次,要设置的框架内容稿件来源渠道是否畅通,稿件的内容和质量是否能保证。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可能对框架进行调整。这样做不仅保证了框架设计的与时俱进,而且也避免了“千鉴一面”现象的出现。

三、队伍建设,事半功倍

众所周知,年鉴是众手成书,动辄百万字,光是各单位和部门的作者就有上百人。《大连年鉴》比较固定的通讯员近300人,如此庞大的作者群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可谓不易,且年鉴体例严谨、要求较高,完成起来就更属不易。而对于成书的主体编辑来说,要将众多作者完成的稿件编辑成高质量的成书,且往往人手还少,工作之巨可想而知。因此,要想编辑出版一本高质量的年鉴,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的素质就非常关键,可以说这两支队伍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着年鉴质量。《大连年鉴》多年来一直将加强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首要和长期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证年鉴质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队伍建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大连年鉴》近300人的作者队伍中,每年更换新的作者大约有1/3,为了使新老作者明晰稿件撰写要求,我们每年都采取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最主要的形式就是召开专门培训会,会上对年鉴稿件的选题选材标准、范围和时限、语言文字规范、内容结构比例等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上年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和方法逐一加以说明,使作者在长期的业务培训会熏陶下和有意识的学习中加深对年鉴的了解,提高年鉴意识,进而写出符合年鉴要求的高质量稿件。当然,提升作者的业务水平不是靠几次会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将业务指导贯穿在全书出版过程始终。从组稿、编稿直至校对,这个过程大多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对提升稿件质量起到很大作用。二是加强作者与编者感情交流。年鉴的作者来自全市各行各业、不同单位,与年鉴编纂单位是一个松散型的组合,如何让他们融入年鉴这个大家庭,进而有一种归属感,成为一家人,对年鉴事业来说相当重要。当他们与年鉴编纂单位成为一家人的时候,就会把为年鉴供稿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而且心甘情愿,正可谓人心也是生产力。为做到这一点,《大连年鉴》各位责任编辑在工作中用敬业精神去打动他们,用真诚实意去感动他们,用无私服务去感召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双方在工作中很容易达成共识,并形成默契,作者与编者之间在工作中是同事,在生活中是朋友。《大连年鉴》每年的培训会议已成为作者翘盼的事情,并且作者会因有事而不能与会而遗憾,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大连年鉴》往往会应作者的要求而分期分批召开培训会。除此以外,《大连年鉴》每年还组织通讯员到外地去学习考察,开设《大连年鉴》QQ群,这对加深与作者的感情,增进彼此了解,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都起到很好作用。加强作者队伍建设的结果就是,上稿时间大大缩短,质量显著提高。

编辑队伍自身建设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年鉴编辑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年鉴编辑工作任务繁重而琐碎,只有以较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去工作,才能甘于寂寞、兢兢业业,才能以严肃认真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工作,这是做一个好的年鉴编辑的基础,是所有担任《大连年鉴》编辑的第一课。二是建设协作和谐的编辑团队。年鉴编纂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年鉴编辑通力合作来完成,因此编辑要养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每个人都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协作精神,为最终的工作目标共同努力。三是强化编辑业务能力养成。业务能力是年鉴编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首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学习渠道,年鉴编辑尽快熟悉年鉴编纂理论和编纂规律,掌握年鉴的体例和框架;熟悉年鉴的文体文风和语言文字特点,拥有熟练驾驭稿件的文字表达能力;熟悉编辑出版全过程,成为一个合格的年鉴编辑。其次,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实际操作,主动提高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业务分析碰头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的能力。此外,为保证每位编辑对整部书体例、结构等有一个全面了解,实行不定期的编辑轮换制度,促使每位编辑不断学习新知识,熟悉不同类目所涉及的新领域、新行业。

四、编校质量,举足轻重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部年鉴无论框架设计多么科学严谨,条目要素多么齐备全面,装帧设计多么美观大方,如果编校关把握不好,那么前期所有工作都会功亏一篑。

《大连年鉴》为保证编校质量,实行了多种校对手段。一是将编校工作贯穿于年鉴工作全过程。从编稿开始,各位编辑对稿件的文字、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等要进行全方位把关,尽量不将问题留在最后校对解决。二是实行各责任编辑自行完成三校制度。在完成全面校对任务的同时,着重校对各类目交叉数字是否一致,各类目的数字与统计资料的数字是否一致,释文中的数字与表格中的数字是否一致,综合性条目数字与条目、表格中的数字是否一致,照片、表格等附属资料位置是否合适,照片文字是否与照片一致,版面格式是否统一等。三是实行各责任编辑互校制度。各责任编辑对其他责任编辑编辑的稿件进行通校,进行再次把关。四是聘请专业校对人员。对于非从事年鉴工作的专业校对人来说,对全书进行通校,更容易发现问题,主要是在知识性、常识性等方面进一步把关。五是采用黑马校对软件辅助校对。黑马校对一般进行两次,一次在排版前,一次在清样后。六是对样书进行校对。稿件送交印刷厂后,印刷厂在印刷前会出一本拼样书和最后样书,对两本样书在通校基础上,重点校对版面格式,包括封面、书名页、目录、书眉、标题、照片、表格、索引等。也就是说,《大连年鉴》的通校至少为9次。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