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梅花香自苦寒来
——《西安年鉴》获奖感言

点击数:44602010-09-14 00:00:00 来源: 年鉴网

511日,在济南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会上,《西安年鉴》2009年卷获得了年鉴最高奖项——综合特等奖,以及框架设计、条目编写特等奖和装帧设计一等奖等3个单项奖,赢得了“大满贯”。这是《西安年鉴》自创刊18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摩挲着红底烫金的获奖证书,掂量着金光灿灿的奖杯,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感慨万千,心情久久难于平静。回想一年来从培训到组稿,再到夜以继日的编辑、校对所走过的艰难历程,大家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这光鲜亮丽的荣誉里,凝聚了《西安年鉴》同仁们多少辛勤劳作的汗水和心血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众所周知,编辑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枯燥的脑力劳动。如鱼在水,冷暖自知。在编审工作最为紧张的六七八三个月里,编辑部的同志们辛勤工作,夜以继日。为了不影响整体进度,有些同志常常在下班后把稿子拿到家里审阅,次日又拿回单位继续审阅。牺牲双休日时间审稿,对大家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大家极力消除因长期审稿产生的疲劳、厌倦情绪,按照科学的编纂流程,克难攻坚,精益求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编出精品年鉴,编辑部的同志们虚心学习兄弟省市年鉴的长处,《广西年鉴》、《武汉年鉴》、《广州年鉴》、《大连年鉴》等,都是他们在编纂过程中经常取法的范例。除了学习兄弟省市年鉴的长处之外,年鉴理论的学习也必不可少。由于年鉴编辑、出版的时效性强,如果平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的关系,就很容易陷入具体工作之中,抽不出时间学习理论,工作水平就不可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大家一致认为,不仅要成为年鉴编纂实践方面的行家,而且要力争成为年鉴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要做到这一点,不抽时间学习理论,不深入地研究相关理论问题,写出有见地、有分量的学术论文甚至专著,都是不可能的。20097月,适逢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家康先生应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之邀来陕讲学,年鉴编辑部的同志们都放下手头的工作,不失时机地听取了许家康和其他几位专家的报告,对于解决我们正在编纂的年鉴所遇到的问题,都有深刻的启迪。我们深感获益匪浅。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在长期的年鉴编纂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不二法门。年鉴编纂也不例外。平心而论,《西安年鉴》有着较好的基础,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评比中获得奖励。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些年全国各地年鉴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的有力推动下,年鉴编纂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激烈的竞争中,曾经优秀的年鉴有可能不进则退,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年鉴则可能脱颖而出,闪亮登场,令人刮目相看。所以,任何侥幸的、蒙混过关的心理,都有可能成为评委眼中的“硬伤”,成为在评奖中榜上无名的铁证。《西安年鉴》的同仁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不放过任何可能丢分的细部,精益求精。

成绩和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路漫漫其修远,我们只有在年鉴编纂这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中,始终秉持敬畏之心,永不满足,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