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开拓创新打造精品年鉴
——编纂《中国体育年鉴》的实践与思考

点击数:38842012-09-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中国体育年鉴》1964年创刊,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较早的一本行业年鉴。作为宣传中国体育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展现中国体育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中国体育年鉴》着眼于创新,注重创立精品。为此《中国体育年鉴》编辑部大力推动“练内功、强素质、提水平”,努力建设务实型编辑队伍,提升年鉴发展能力,注重年鉴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走出体育年鉴发展之路,打造出精品。

    关键词:专业年鉴;人才队伍;精品年鉴


    《中国体育年鉴》是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办、中国体育年鉴社出版发行的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体育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权威性、资料性工具书。《中国体育年鉴》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较早的一本行业年鉴,1964年创刊,经过编辑部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开拓进取,已经成为宣传中国体育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展现中国体育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中国体育事业赋予了《中国体育年鉴》更丰富的政治性、历史性、现实性的内涵和任务。

   一、《中国体育年鉴》的发展历程回顾

  20世纪60年代,原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开始组织人员编纂《中国体育年鉴》,并于19644月正式出版发行了第一本。在“文革”期间,曾经一度停刊。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编纂工作,逐步将空缺的年份补齐,努力在内容上保持了连续性。19821123日,原国家体委成立了直属事业单位——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责是专门进行体育史料的研究、整理和出版工作,《中国体育年鉴》的编纂业务随即并入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并在内部机构中设立了《中国体育年鉴》编辑部。2006年,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与中国体育博物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体育文化工作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中国体育年鉴》编辑部也增强了编纂实力,充实了力量,年鉴在内容上更加丰富、体例上更加规范、使用上更加便利。与此同时,在市场运作方面也逐步积累了经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二、《中国体育年鉴》的主要内容和编纂宗旨

  《中国体育年鉴》全面记述了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主要情况以及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重点记述了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稿件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各直属单位、各省市体育局和行业体育协会以及相关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年度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编辑部一直将“坚持双效益,出精品年鉴”作为工作的宗旨。及时总结,客观记载,分析规律,预测发展,指导今后工作。一方面,严抓质量,注重内容的权威性、真实性、准确性,减少差错率;合理设计框架结构;文字排版上注重人性化,方便读者;在装帧设计上也做到既考虑刊物的延续性又赋予它一定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市场合作,在广告和发行等方面不断尝试,取得不错的效果,不仅为《中国体育年鉴》积累了发展资金,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扩大了年鉴的读者面,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中国体育年鉴》的编纂工作经验

  《中国体育年鉴》是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能够稳步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离不开诸多方面的努力和求索。特别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中国体育年鉴》立足信息含量和使用价值的发展方向,充分把握北京奥运会的历史机遇,在工作实践中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轨迹,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了真实、详尽、客观的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编辑部自身的内部建设是保证《中国体育年鉴》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出版的基石,大力推动“练内功、强素质、提水平”,努力建设卓有成效的务实型编辑队伍,提升年鉴发展能力,这也是发展年鉴、创新年鉴的原动力和保障。编辑部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一)抓队伍建设

  注意构建人才队伍的梯队层次。体育年鉴编辑部现有4人中,有1人是高级职称,1人是博士,高层次、高学历的人员占到一半;4人中,4050岁的2人,3040岁的2人,年龄结构安排合理,新老交替,能够取长补短,老编辑稳健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工作经验,结合年富力强、高学识年轻人的丰富知识和敢想敢干的开拓精神,充分保证了《中国体育年鉴》良性发展的态势。

 (二)抓业务素质

  坚持在部门内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和研讨,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时解决,不拖延。例如,体育比赛中的许多成绩和记录在不同的栏目中会有交叉和重复的记述;在实践中,很多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会随着国际单项协会的规则变化而有相应调整,再加上新增加的体育项目,每年都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年鉴编辑不断学习和掌握最准确的规则。编辑部采取集中一起探讨、学习、交流的方法,提高业务能力,积累经验,有效地减少了编辑工作中的差错率。这种边干边学的方法对提升年鉴稿件的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还利用各种业务学习的机会,积极鼓励支持编辑部人员不断充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三)抓作风建设

    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实现高效、有序工作的根本。编辑部的4人都是共产党员,经常结合党内的各种学习,加强日常作风的建设。在部门中营造出和谐、团结、积极向上、有情有义的工作氛围,部门人员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细致入微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消除后顾之忧,确保每个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编纂工作当中去。工作上做到 “服从不盲从,到位不越位,分工不分家”,从团结协作中找到推进工作的方法,从集体荣誉中获取成功的满足,努力形成了工作的最大合力。

   四、《中国体育年鉴》的发展与创新

  在中国文化事业需要继承、发扬的时代背景下,在出版事业走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中国体育需要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此刻,《中国体育年鉴》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结合实际情况走出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是摆在体育年鉴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无疑“传承和创新”才是年鉴保持生命力的发展思路。

   (一)更加注重年鉴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品质是实用性的基础,高品质的内容是年鉴的灵魂,只有富有高品质内容的年鉴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框架结构既要规范,又要创新,设计科学合理,就可以增强信息的汇总性,提升信息的资源利用率,加大信息量,从而减少交叉、重复,提高实用功能。数据要做到详实、精准,发现问题要及时核对。《中国体育年鉴》在多年的实践中,注意框架结构的合理调整,根据年度的体育特色进行设计。如,自2009年卷起根据时代特征和要求,设立了“体育文化”栏目;2009年卷特设北京2008奥运会专栏,全面记载赛事风云,记录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成绩,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此外,要着眼于读者的需求,更注重凸显行业的特色,贴近生活,真实反映出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常编常新。

  年鉴作为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必须要强调实效性。尽可能缩短出版周期,提高使用价值。目前,由于受到体育赛事连贯性的影响,《中国体育年鉴》资料基本上在下一年度中才能集齐。因此,要结合实际,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建立畅通的联系渠道,健全年鉴的工作网络,及时编辑,定期汇总,不断将出版时间前移,平时还要注意对资料的积累和搜集,随收、随编、随存档,把工作做在前面,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同时也逐步培养出团队细心、耐心、严谨的工作态度。

 (二)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立

打造一支人才队伍,既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又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人才结构层次上更为合理,衔接有序,构建出齐整又富有生机的专业编辑人才队伍,是《中国体育年鉴》走上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编辑部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去,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每一位编辑把握时势能力、知识储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等。还注重学术科研,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交流和研讨,与相关的组织机构在业务领域内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参加各种相关活动,提高业务技能,努力学习业内业外的有关知识,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三)更加注重发挥信息化、数字化的作用

  出版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印刷技术、高清大容量光盘存储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中国出版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体育年鉴》必将逐步实现从内容的采集、分类、编辑到出版发行的全流程数字化,建立年鉴数据库检索体系,提升检索功能,提高年鉴的质量和知名度。因此,《中国体育年鉴》需要主动去适应变化,大胆尝试,敢于调整,善于把握,整合资源。谁占得先机,谁就会领先发展一步,谁就会在事业发展中、市场份额中获得竞争优势。

   《中国体育年鉴》应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思路,不断开拓进取,走出独特的体育年鉴发展之路,打造成为精品。

参考文献:

①许家康:《关于年鉴出版周期和年鉴编纂理论研究的建议——在第21次全国城市年鉴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wwwyearbookcn/NewsDetailaspx?Id=526

②赵庚奇:《赵庚奇志鉴论稿》,北京出版社,2003

③鲁孟河:《地方综合年鉴发展创新的路径选择》,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第1期。

④丁卫国:《政府主导 锐意创新 打造精品——〈广东年鉴〉办刊经验浅谈》,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10年第1期。

⑤许家康:《研究会是会员的共同事业——在年鉴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⑥李成铎:《关于年鉴内容创新的思考》,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3期。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