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年鉴研究

影响年鉴编纂质量的几个重要指标

点击数:34542009-07-2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看一部年鉴的编纂质量好不好,不仅仅是看这部年鉴的外表质量好差,更重要的是要看这部年鉴的框架结构和体例得当与否,要看其条目编纂质量的优劣如何。年鉴的外表是设计、印刷、装帧等范畴的质量,年鉴内在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章节目结构的合理性和条目的编撰质量,而条目编撰又是年鉴编纂质量的核心所在,是衡量年鉴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年鉴界对年鉴编纂质量的认识差异甚大,尚未形成明确的年鉴编纂质量共识,从编纂质量上缺乏标杆式年鉴;而各级各类年鉴评奖中,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评奖结果难以预料,往往会模糊读者的眼睛,令人优劣难辨,令年鉴工作者不知所措,迷失把握年鉴编纂质量的方向。因此,笔者认为,评价一部年鉴质量的优劣,不能光看它印刷、装帧是如何的精美,也不能看它是否曾拥有“特等奖”、“一等奖”等炫目的光环,更要看该年鉴的条目编撰质量。  

经验表明,处理一篇年鉴初稿,编辑者的个体差异非常大,一是对年鉴工作的认识差异,二是对年鉴条目体认识的差异,三是写作能力、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差异,四是编辑所花精力的差异,等等。单从编辑者所花精力而言,有人花三分精力完成,有人花五分、七分精力,也有人花九分、十分精力,可见,年鉴编辑工作的弹性很大,年鉴的编撰质量也就因人而异了。同一部年鉴之中,由于编辑分工不同,各责任编辑的编撰质量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人花十分精力编辑一个材料,却不如有人花三分精力编得好。有人面对一个较差的年鉴材料,为了精编细编,十分投入,与撰稿人沟通,耐心说服,悉心指导,返回修改,挖掘信息,补充材料,比一般编辑多花数倍的精力,稿件的信息量明显加大,质量明显提高,这是一般编辑难以做到的;而有人应对这样的年鉴材料,却是任务观点,一编了之,只花三分的精力,两者相比,其编撰的质量差异,就是天壤之别了。  

那么,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哪些呢?笔者认为,重要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章节目结构指标

首先,要从章节目(即栏目、分目和条目)上看年鉴的总体编纂质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暂且不谈年鉴的整体框架结构问题,仅从年鉴某个具体的章节目而言。目前,多数年鉴一般分为章节目三个层次,少数年鉴分篇章节目四个层次。从年鉴某一个具体的章节目独立单元看:  

1.分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某部县级年鉴“教育”栏目下,设“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素质教育”、“队伍建设”等分目,其中,分目设置的分类标准明显不科学,欠合理,一是“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明显交叉,二是“素质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明显交叉。  

2.综合性条目、常规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比例是否适当?笔者以为,这三类条目的正常比例以3∶2∶5为宜,但有的年鉴在同一栏目之下,除了综合性条目外,全是常规性条目,其结果,导致年鉴的可读性、新颖性极差;有的年鉴同一栏目下,竟然没有综合性条目,或者综合性条目过于简单;有的年鉴涉及一连串相关单位信息,如“金融”栏目下的“银行”(属年鉴再生层次信息),不设综合性条目,诸如此类,使年鉴信息缺少了宏观信息资料,这是年鉴编纂的大忌。  

3.信息总量是否与该栏目相称?纵比几年的同一种年鉴,同一栏目下,年鉴信息资料有详有略,有的年鉴某个栏目的信息资料明显少了很多,这就严重导致年鉴的编撰质量问题,究其原因,有些是编辑者能力或缺乏主观能动性造成的,有些是不以编辑者意志为转移的,是某些年鉴撰稿人的个人原因所致。

二、综合性条目指标

综合性条目一般以“概述”或“概况”形式出现,属宏观信息资料范畴,置栏目或分目之首,以示综合性条目的重要地位。但是,有的年鉴往往忽视综合性条目的编撰,缺少宏观信息资料。  

1.有的年鉴不设综合性条目。例1,某部年鉴“军事”栏目第一个分目——“军分区”下,记了【军分区思想政治建设】、【军分区军事训练工作】、【军分区党委班子建设】、【军分区基层建设】4个条目,却没有“概况”条目,其实,这个材料把“概况”内容分解到常规条目中去了,这是不少年鉴条目编撰的通病,这样的条目,可读性是很差的,但是,作为撰稿人和编辑来说,又是最省力的方法。如果整部年鉴均按此思路编撰,有何可读性、资料性可言。例2,有部年鉴“金融”栏目下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三个分目,涉及数十家金融单位,然都不设“概况”条目,均以【工行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农行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中行经济效益良好】、【商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联合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建行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等此类条目记载,且不说这些条目标题中用词的平庸性和重复性,重要的是所有金融单位均缺少综合性条目,即“概况”条目,将综合信息资料分解于各常规条目之中,这与年鉴的条目体格格不入。例3,有不少年鉴“党政”栏目各分目下往往缺少综合性条目,开首就记会议条目,大量的会议条目冗长乏味,如同嚼蜡。除了会议条目,其他单一性条目少之又少,无法反映地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年度内工作的基本情况,当然,这与年鉴撰稿人提供的材料密切相关,有的年鉴编辑者只好望之兴叹。例4,有部年鉴“党政”栏目“宣传工作”分目下未设综合性条目,综合信息分解在【理论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文化研究工作】、【市委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等常规性条目之中,缺乏可读性,也不便于检索,不符合年鉴条目体的章法。  

2.有的年鉴综合性条目写得极其简单。比如,有部年鉴“经济管理”栏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目下【概况】条目:“2006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6年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2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局挂牌成立。”通条加上标点符号只有60余个字,仅涉及3个有效信息,年度工作的基本情况竟只字未写,还达不到一个单一性条目的有效信息量。  

3.有的年鉴综合性条目中大话、套话、空话、废话连篇,有效信息很少。例1,有部年鉴“文化”栏目“文化工作”分目下【综述】条目这样写道:“2007年,全省文化系统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以迎接、贯彻党的十七大为主线,唱响改革、发展、和谐的主旋律。在各项工作进程中,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心,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条件,各项文化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整段全是大话、套话、空话,没有一个有效信息。例2,“2007年,全省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主题,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两大支撑’,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全省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这是上例同部年鉴“工业”栏目[综述]分目中的第一段话,如果各部门单位的综合条目都写上类似的大话、套话,其可读性可想而知。

三、条目标题指标

条目标题(综合性条目标题除外)是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年鉴编撰质量的好差,七分看条目标题,三分看条目内容,因为条目标题是条目的“眼睛”,是年鉴信息资料的“窗口”。年鉴信息资料是靠大量的条目信息集合起来的;条目标题是年鉴新颖性、可读性、检索性的重要体现,是年鉴主题鲜明、信息个性化的重要标志。所谓年鉴“常编常新”、“旧瓶装新酒”,其中这个“新”就体现在条目标题中。这就要求条目标题要富有个性化,所谓“个性化”,就是条目标题要体现“唯一性”,“唯一性”就是这个条目标题不是年年都可以用,也不能这里可以用,别处也可以用。总之,条目标题要力求做到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有很多的年鉴条目标题都存在非常普遍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一些获“特等奖”、“一等奖”之类的年鉴。  

1.有的年鉴条目标题大量存在着诸如“积极”、“认真”、“大力”、“及时”、“深化”等程度性副词,大量存在着诸如“新进展”、“新突破”、“上新台阶”、“成绩斐然”等虚词,还有“荣获”、“荣膺”等形容词。如,某部年鉴出现大量此类条目:【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积极发展薄钢板行业】、【积极开展业务营销】、【加快农贸市场提升改造步伐】、【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风险管理与内控】、【增强建材冶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轻工企业创新能力】、【食品酿造公司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有效提升发展竞争力】、【探讨地方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模式】、【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创新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发挥党代表有效途径】,等等,这些条目标题,表达模糊,缺乏“个性化”,毫无新颖性、可读性可言,为不合格条目标题。  

2.有不少年鉴通篇是笼统的常规性条目标题。如,某年鉴“工业”栏目“电力工业”分目下设条目有:【电网建设】、【电源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营销工作】、【科技与信息化】、【优质服务】、【行业管理】、【环境保护】、【农电工作】,这些全是常规性条目标题,没有一个是单一性条目标题,其信息资料泛泛而记,缺少具体微观的信息资料,没有可读性,这是编辑者“被动编辑”的具体表现。这样编撰的年鉴质量能说好吗?但是,在全国各级各类年鉴中,此类年鉴极为普遍,甚至有的年鉴纯粹是资料汇编性质的,完全与年鉴条目体相悖。所以,年鉴编撰的质量高低,只要看看条目标题就略知大概了。  

四、条目要素指标

一个完整的条目应由数个必备的要素构成,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必要时,条目还需要交代背景资料。有的年鉴条目过于简单,要素不全,比如,撰写综合性条目时,开宗明义须先交代时间,但有的年鉴未写时间,令一些读者产生疑惑,是当年的信息还是上年的信息?下面一则条目显然缺少了一些必要的要素:【出版××民革50周年纪念画册】全文为:“《世纪回眸——××民革50周年纪念》画册于7月出版。画册从领导关怀、发展历程、参政议政、祖统联谊、社会服务、自身建设、交流交往、基层活动等8个方面,生动形象地展现××民革50年发展史。”该条目中缺少的相关信息主要有著作权者、主要编辑和设计者、出版单位、收录图片资料数量、开本大小、印数、页数、定价及图片资料来源等。这则条目显然过短,而且其中又出现不少问题,一是标题中画册名未用书名号,又使用不规范简称,标题中应使用画册全称,条文中可以用“该画册”简称之,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二是条目记述画册8个方面内容,其后的“等”字是多余的;三是“生动形象地展现××民革50年发展史”是画蛇添足的议论,应删除;四是“××于7月出版”语序不够简洁明了,应将时间置前。  

有的条目编撰结构松散,该写的要素缺失,不该写的内容一大堆,如套话、议论等;有的文不对题;有的题不罩文,等等,更有甚者,一些年鉴的条目撰写体例完全不符合年鉴体的要求,如:某年鉴“财政·税务”栏目“地方税务”分目下【队伍建设】条目:“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完成……;二是继续实施……;三是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开展……”且不说其中多是不实之言和表达不规范(法规应使用全称),就体例而言,这是地地道道的总结语言。这样编撰的年鉴何有质量之言?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一些年鉴条目编撰上问题很多,且显而易见。  

五、规范化指标

年鉴作为公开出版物,必须符合公开出版物的各类规范化要求,否则,一些细小的规范化问题会严重影响年鉴的编纂质量。规范化问题涉及撰写、编辑、编排、设计等方面,编撰规范是年鉴“众手成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很广,涉及记述顺序、语言表达、标点符号、计量单位、全称简称使用、数字使用、人称使用、政治问题、保密问题,等等,需要编辑者有扎实的工作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稍不注意,就会留下遗憾。比如,年鉴中数字大小写表达不统一;年份之间连接号“~”用成“2007—2008年”;间隔号用了点号,写成“‘4.12’事故”;该用书名号的不用,不该用的地方却用了书名号;仍使用“斤”、“担”等禁止使用的计量单位;“平方米”、“立方米”简化使用“平方”、“方”;使用第一人称“我”、“来”等;把来自于香港、澳门、台湾的资金写成“引进外资”;条文中出现大量“同志”称呼;获奖前多加个“荣”字,等等。此外,编排上的字号、行间距、字间距、页边距、条目顶格与否、条目标题与正文的间隔、空白页处理,等等,都会影响年鉴的编纂质量,万万不可轻视。  

诚然,影响年鉴编纂质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但从年鉴条目编撰而言,衡量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以上5个。年鉴条目的编撰质量是年鉴编纂质量的核心所在,是评判年鉴编纂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在年鉴评奖中应该占有较高的得分比例,年鉴理论研究和年鉴评奖的重心应转移到年鉴的编纂质量上来。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在2008年中国年鉴论坛(杭州)上郑重指出:“要把年鉴编好,最重要的指标显然不是错别字、标点符号这类的。我们通过年鉴评比,要给整个行业编好年鉴树立标杆,要使这种评比的结果能够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要对真正提高年鉴的质量起推动作用。”他建议:“年鉴理论研究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到编纂上来,这样,对年鉴编纂来说,框架设计、结构要素、编排方法、条目质量这些问题比错别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不知要好多少。”  

由此可见,重视年鉴编纂质量是我们年鉴工作的根本和核心之处,只有重视年鉴编纂质量,才能有效推动年鉴事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推动年鉴理论研究工作不断向前,才能形成年鉴事业的良性循环。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