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年鉴研究

刍议志鉴发展趋势

点击数:288602013-11-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回顾志鉴发展历史,志书悠久而曾经辉煌;年鉴历史虽短,但发展迅猛,正走向辉煌。本文从读者、编者﹑运作机制等方面分析考察,年鉴将走得更快更远。作者不认同取代说、长编说、各自发展说,而是认为将在实践中互相借鉴、融合,创造形成一种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年鉴、新志书,或称年鉴类志书。

 关键词: 志鉴编纂;实践历史;发展趋势

 

笔者从事年鉴编纂工作十五年,现刚退出本单位的年鉴工作,却与年鉴的缘分没有断,还在做,或参与,或顾问别的年鉴,譬如《浦东企业年鉴》《陆家嘴年鉴》《长江三角洲年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年鉴》等。对年鉴情有独钟,不拋弃,不放弃。平时爱逛书店,一旦看到新年鉴,眼睛就亮,兴趣就来。报刊上读到年鉴创刊消息,总想千方百计先读为快。为什么对年鉴那么敏感,兴趣那么浓厚?一句话:出于对年鉴的认识。认为年鉴是信息总汇﹑百科全书﹑句号工程,年鉴好査,年鉴有用,年鉴大有前途。关于信息总汇,我不赞成年鉴只能记过去时,不能记进行时;只能记本年度,不能记历史性(背景性)﹑前瞻性信息。凡重大活动﹑工程,有不少跨年度﹑跨区域的,所以正在进行﹑即将进行的事物,都可以入选年鉴。它的入选标准不能像志书那么苛刻﹑死板。凡对读者有用有参考价值的,达到一定标准,就应该入选。这个标准,各级年鉴各种年鉴可以各不相同。关于“百科全书”,是希望一册在手,了解大概,得到启示。年鉴应该是该地区﹑单位﹑行业﹑专业的年度百科全书。只有内容齐全﹑丰富﹑系统,年鉴才可用好用,才有读者,检索率利用率必然高。关于“句号工程”。这是非常贴切形象的比喻。把编纂年鉴视作一个地区﹑一级政府﹑一个单位(企业)﹑一个行业年度工作的最后一项工作,而且确认是一项不能马虎﹑不能偷工减料的系统工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画圆满的句号。这个句号,必不可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正因为地方综合年鉴是这个地区的信息总汇﹑百科全书﹑句号工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新官”所推崇,所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原书记杜家豪到黑龙江省当常务副省长,赴任前让我们找了最近几年的黑龙江年鉴。在家翻了好几天,赴任时还带上,过了一段时间才还过来。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副书记吴信宝等刚到浦东工作时都向有关单位索要年鉴﹑地方志。阅读这些年鉴﹑志书,比听口头汇报更准确﹑更系统﹑更完整,也很灵活自由。把听和看结合起来,把问和査结合起来,不难在较短时间内熟悉情况,掌握主动。志鉴是工具,利用它是捷径。

展望志鉴发展趋势,不能不回顾一下地方志与年鉴的发展历史。中国地方志的历史有2000多年,有专家用十六字概括,即源于周代,两宋定型,明清繁荣,现代空前。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曾设“外史”一职,“掌四方之志”。地方志又源于先秦的地理古籍《尚书·禹贡》《山海经·山经》。现存最早的志书为东汉初的《南阳风俗传》。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志书经历了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体例由不完善到较完备的发展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专家﹑版协年鉴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关龙认为:“中国2000多年的地方志历史,大致分为地记﹑图经﹑方志﹑新方志四个阶段。”地记阶段是东汉至南北朝,主要形式是地记,或称为记﹑传等。图经阶段是指隋﹑唐至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志书的主要形式是图纪,或称为图记﹑图志。有图有文,图文并重,是这阶段志书的特点。方志阶段,指北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期(1979年以前)。从地记到图经,长达1000多年,从图经向方志过渡,又经历了几百年。到宋代,它的体裁已由史﹑书﹑志﹑记﹑录﹑传﹑图﹑经﹑表﹑乘﹑略等逐渐综合演变而充实,体例也日趋完善。到南宋,图经已退居次要地位。宋代是中国志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明清两代,是中国地方志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个时期志书有普修省志﹑县志数量骤增等特点①。《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收8000多种志书中,县志占5000多种②。中华民国时期编修的方志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进步。新方志阶段,是指我国第一轮修志开始到现在。

再说年鉴发展史。年鉴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世界年鉴已有500年发展史。它源于欧洲,最早是英国,扩展到欧洲大陆,再到美国﹑日本等,由历书演化而来。农业社会需要历书,工业社会需要年鉴。世界年鉴的编纂和出版中心,大致随世界经济中心转移而转移。中国第一部年鉴是1864年(清同治三年)出版的《海关中外贸易年刊》,至今100多年。《海关中外贸易年刊》是洋人把持大权的中国海关总务司主办的。现知中国人自己编的年鉴是1913年由上海神州编译社编辑的《世界年鉴》。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出现一个编纂出版年鉴小热潮。至20世纪40年代末,有200多种年鉴。《上海年鉴》创刊于1924年。《申报年鉴》创于1933年,出版到1936年,还有1944年本,共5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本年鉴是《开国年鉴》,1950年由天津进步出版社出版。1950年大公报创办《人民手册》,每年出版,一直出版到1965年。这是一本不以年鉴命名的年鉴,內容翔实,为综合性年鉴,它是中国年鉴史上一部重要年鉴。以后出版了《世界知识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摄影年鉴》等。1980年开始至今,年鉴得到大发展。1980年,全国有《中国百科年鉴》等6种。1981年翻一倍,14种。1982年,28种。1986年,达113种。1993年,640种;1999年,达1300多种;2005年,约2000种;20089月,约2500种③④。

从年鉴发展历史看,年鉴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国年鉴是中国建设现代化的需要。改革开放,给年鉴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内要改革,对外要开放,信息要流通。年鉴是信息大全﹑检索工具。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年鉴就会长盛不衰。

关于年鉴与方志两者关系,近百年来有很多论述,归纳起来是三种:取代说﹑长编说(年鉴为修志服务)﹑相得益彰说⑤。站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步入新的大发展时期这个角度,展望其发展趋势:在一段时期内,年鉴和志书平等共同发展;约二三十年后年鉴事业渐获强势,年鉴队伍超过修志队伍,年鉴影响超过志书,直至创造适应时代﹑吸纳志鉴之长的新体裁﹑新载体(新志﹑新鉴或新志鉴)。年鉴渐获强势主要从读者﹑编者﹑运作机制等方面分析考察。

读者群年鉴超过志书。由于年鉴记述内容大多是上年的事,而志书记述的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事,远离读者生活现状和环境,给人历史感﹑陈旧感,年鉴仍有现实感﹑新鲜感。志书与年鉴读者群中,既有相同的普通读者,也有不同的特殊读者群。特殊读者难分多寡,普通读者这一点上,已呈现读鉴人多于读志人。志书的综合性﹑百科性年鉴也有,年鉴条目的独立完整性﹑照片的丰富形象性﹑年鉴检索便捷性,志书不具备。读书不仅要增长知识,而且还要学以致用。从这一点观察,年鉴的利用率显然高于志书。志书的“存史﹑资政﹑教化”功能,已经部分并逐渐全部可以被年鉴所代替。年鉴的时效及出版频率优于志书,已经吸引并必将吸引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读者。

编纂队伍年鉴强于方志。从方志机构编鉴和修志队伍看,编鉴或许只是一个科室的事,编鉴人员不如修志人员多。但年鉴年复一年地编,年鉴工作日趋常规,越来越规范,队伍越来越稳定,人员越来越专业。一个人修几部志实在难有机遇,一个人编几年几十年年鉴可能性却很大。从业人员发展空间也大,走编辑编审的专业技术职称应该得到鼓励。如果把年鉴与方志分开说,那么编年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年鉴专家必然比方志专家更多,学术讨论更活跃,实践与理论的建树将更可观。

运作机制年鉴优于方志。志书必须是政府列入规划,专门拨款,由专门机构组织实施。而年鉴呢,只要需要,无论内部需要还是外部需要,是存史需要还是交流需要,是工作需要还是生活需要,需要就是年鉴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年鉴是信息总汇﹑百科全书,在信息化时代特别需要经过筛选﹑沉淀的信息,年鉴就正具有这一优势。编鉴机构不必局限于地方志办公室,既可以官修,也可以民修,完全可以“走市场”。编鉴的机构可大可小,姓公姓私也无妨,只须具备一定资格,编出来的年鉴符合国家出版物要求即可。当然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现阶段尚需纳入地方志专门机构管理。年鉴的品种完全可以百花齐放,五花八门。资料来源﹑编辑手段﹑发行广告都将创新,不断优化配置﹑高效运作﹑服务社会﹑服务现实。不仅自己养活自己,还将作为一种载体﹑一个平台,做成产业,做大事业。国外许多年鉴已经这样走过来的,我们也会这样走过去,而且是创造性地走,走中国特色的年鉴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孙关龙:《年鉴与方志比较研究》,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年第6期。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孙关龙:《方志不能年鉴化,年鉴不能方志化》,载《年鉴论坛》(第二辑),2011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