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武汉年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点击数:42752010-09-15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武汉年鉴》是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海内外公开发行的地方综合年鉴。1985年创刊,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列入期刊系列,至今己连续出版25卷,累计刊载资料性文献近3500万字。

近几年来,《武汉年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年鉴要年年办,而且要一年比一年办得好”的总体要求,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在全面系统地搜集、记载武汉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的同时,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创新对于年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适应“和谐武汉”、“创新武汉”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在编纂实践中努力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科学合理设计框架,在凸显和强化已形成的特点和风格上做文章,求新求实,提高有效信息容量,在不断丰富年鉴资料形式和适用领域上做文章,为促进武汉年鉴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09年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中,《武汉年鉴》再次获得综合特等奖和3个单项特等奖;武汉市参评的10种区级年鉴和专业年鉴(截至2009年,武汉市13个市辖区已全部编纂出版年鉴),有4种年鉴获得综合一等桨,3种年鉴获得综合二等奖,2种年鉴获得综合三等奖,获奖总数和获奖级别均居湖北省前列。

在编纂实践中,《武汉年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作法是:


一、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完善年鉴框架设计和提高年鉴有效信息含量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这个理论体系的要求,《武汉年鉴》在近几年的编纂实践中,始终以读者为本,坚持信息资料的入鉴标准,在完善年鉴框架设计和增强年鉴有效信息含量方面每年都有新思路、新动作,得到了读者的较高评价。

在完善年鉴框架设计方面。《武汉年鉴》始终坚持“整体基本稳定,局部适当调整”的原则,力争每年都有新路数,以求达到充分、准确反映武汉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的目的,推动《武汉年鉴》的编纂体例、框架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2005年,为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快中部崛起的号召,增设“武汉城市圈”类目,用较大篇幅集中反映了武汉市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与周边8个城市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创举。该类目不但刊载了武汉市与圈域内各城市开展经济协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以板块形式反映了周边8个城市的总体概况。2008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武汉年鉴》进一步加大刊载武汉城市圈资料的比重,按照一定的编写规范,约请圈域内8个城市地方志办公室撰写所在城市的基本概貌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使读者在使用《武汉年鉴》时,既可以查检武汉市的相关资料,又能够掌握圈域内其他城市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武汉年鉴》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类目中增设“武汉新区建设”分目,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数据生动展示武汉市努力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突出了武汉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对外经贸·口岸”类目中增加新批世界500强公司在汉投资项目的内容,在“开发区建设”类目中增设“武汉化学工业区”分目,生动展示武汉市深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所呈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读者掌握这方面的资料提供了新的空间;增设“数字武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汉活动”、“武汉市重要活动”和“武汉市直属机关、党派、团体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机构和负责人名单”等新分目,使年鉴刊载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得到了有效彰显。

在增强年鉴有效信息含量方面。《武汉年鉴》不断加大精选精编的力度,持续拓宽信息资料的选材范围,在增强年鉴资料性、权威性和可读性、贴近性的有机统一上有所突破。近几年,《武汉年鉴》持续完善“附录”类目“社会调查”分目,每年卷继续刊载一组由民营社会调查机构提供,总篇幅达2万字左右,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事业、人民生活诸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为年鉴编纂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从内容到形式的转轨变型提供了新的支撑点;持续完善“社会生活”类目“民俗”分目和“方言”分目,分别约请武汉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撰稿,“原生态”地向读者介绍武汉地区的风俗民情和方言词语的基本情况,帮助读者从现实生活的角度较深层次地了解武汉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为增强年鉴的知识性、可读性找到了一个新的着力点;持续刊载年鉴出版当年1月至6月的武汉市大事纪略,使读者拿到年鉴时即可查检到出版当年上半年的资料,打破了年鉴编纂上的时间束缚,为读者提供了最新信息。2008年,《武汉年鉴》首次尝试设立“专记”类目,用较大篇幅集中反映当年在武汉市举行的两个全国性大型活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此举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与此同时,《武汉年鉴》将开发二次文献作为编纂重点,进一步丰富年鉴资料的表现形式。在继续做好“大事记”、“书目?文摘?题录”、“人物”、“附录”等既有类目编纂工作的同时,将加大表格和随文图片的刊载力度作为增加二次文献占比的重点工作。在表格设置和刊载方面,除较为全面地收集和反映武汉地区各行各业的基本数据外,还刊载了“全国十九个副省级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和“武汉城市圈各城市主要指标”等横向比较数据。此举既可帮助读者较快地找准武汉市在全国和武汉城市圈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置,又能为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比较宽泛的时空范围内的信息资料和科学依据。在随文图片选择和刊载方面,进一步强化年鉴编纂应涵盖随文图片配置和版面编排的整体编纂思想,打破了随文图片只能充当“配角”的框框。从量的方面看,近几年,随文图片刊载数量逐年上升,2009年卷《武汉年鉴》刊载随文图片已达到295幅,较好地满足了读者对年鉴信息形象化的要求和审美情趣在新形势下的变化。从质的方面看,随文图片已成为年鉴文字内容的延伸和完善编纂格调的重要手段,较为生动地昭示了《武汉年鉴》的办刊理念。据统计,近三年《武汉年鉴》刊载的二次文献占全刊篇幅的比例均达40%以上,2009年卷更是达到48%。


二、不断增强规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年鉴编纂的专业水平


规范化编纂是提升年鉴整体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几年,《武汉年鉴》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对照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奖内容及评分标准》,有的放矢地不断提高《武汉年鉴》的编纂质量。编辑部将该《标准》作为年鉴编纂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及时发给每位责任编辑和校对人员,并多次组织学习讨论,从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检索手段和校对质质量几个方面入手,在组稿、编辑、校对、出版等各个环节中严格对照《标准》,将《武汉年鉴》的整体质量纳入到该《标准》的范围内考量,促进了《武汉年鉴》整体质量的明显提升。二是在部分类目、分目中开展规范化编纂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市辖区概况”类目,以前每个区除“概况”共性条目外,其余就是典型条目,想写什么由各区自己定,这种比较随意的做法致使刊载的资料既无连贯性,也无全面性,撰稿者、责任编辑花了不少功夫,读者却查不到所需的信息。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武汉年鉴》多次与相关单位和撰稿者商讨,将该类目中的分目、条目规范化,列出基本情况、国民经济概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业、建筑业、对外经济贸易、财政收入与支出、科学技术、人民生活、精神文明建设等条目选题,并确定条目的具体撰写内容(主要是反映事物现状的重点数据)。各区撰稿者按照要求逐条撰写,资料性明显增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政法”类目也进行了类似规范化操作,“审判”、“检察”、“公安”、“司法”等分目撰稿者均按照年鉴的特殊体例规范条目的写作,这样要求越具体,条目撰写就越规范,无形中也精炼了条目,减少了条目中的水分。20062009年,《武汉年鉴》较大规模地推行试点的经验,将每年卷编纂大纲尽量细化到条目,为撰稿者撰写稿件提供信息材料线索,缩短了撰稿者搜集资料和撰写条目的时间。


三、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注重解决编纂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努力把《武汉年鉴》打造成精品刊物


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是年鉴工作者自觉追求的永恒目标。近几年,《武汉年鉴》紧紧盯住年鉴编纂中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在组稿、编辑、校对以及编务方面严格把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资料搜集组稿阶段,明确提出“三个确保”(众手成鉴,确保进度;一丝不苟,确保质量;加强领导,确保任务到位)的工作要求,重点解决资料收集不全和材料取舍不当的问题。在组稿前,要求责任编辑必须基本了解对口部门(行业)全年的发展概貌和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在此基础上,责任编辑反复与撰稿者商讨,基本确定纳入年鉴的条目内容和资料的取舍。同时对表格、图片等二次文献的入鉴标准提出明确要求。在确定表格入鉴标准方面,提出了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指标(数据)为重点,以5年为基本时间跨度的设置原则,有效保持了相关指标(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在确定随文图片入鉴标准方面,提出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编纂方针,根据年鉴编纂的整体需要,在编纂工作方案中确定各个类目、分目随文图片的刊载数量,约请撰稿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21(送审数:编纂工作方案计划数)的比例提供随文图片,并要求其注重随文图片在各类目、分目之间的均衡分布。责任编辑收到文稿和随文图片后,首先与编纂大纲所确定的文稿选题和随文图片刊载数量进行核对,发现遗漏立即反馈撰稿者及时补充,较好地保证了撰稿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入鉴资料的完整性。

在稿件编辑、校对阶段,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妥善解决条目标题不准、条目要素不全、史实不准、文字粗糙等问题。要求责任编辑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信息点、每一段文字进行认真审核,防止出现差错和硬伤;建立责任校对制度,将责任校对的姓名署在其负责校对的类目后,进一步激发校对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进一步严格一、二、三校程序,责任编辑与责任校对积极配合,积极解决校对人员发现的差错,并在校对人员“三校一读”的基础上,增加责任编辑最后全书通读环节。在全部稿件“齐、清、定”之后,还将全刊电子文本进行“黑马”校对软件测试,对年鉴成书质量进行最后把关,努力将差错率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近几年,《武汉年鉴》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理清发展新思路,迈开发展新步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回顾近几年的编纂实践,我们的心得体会是:

1. 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是保证编纂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武汉年鉴》是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大型年刊,《武汉年鉴》的发展历来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政府决策下,《武汉市地方志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武汉年鉴事业的发展定位于“形成以《武汉年鉴》为龙头(包括《武汉年鉴》、《武汉年鉴?实用手册》、《武汉年鉴电子版》,简称“一大二小”)、以《武汉城市圈年鉴》为补充、以市辖区年鉴以及主要行业年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格局”。此举为武汉年鉴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武汉年鉴》每一年卷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之时,市政府都主持召开《武汉年鉴》战线编辑组组长会议,并由市政府办公厅以武政办文件形式转发《{武汉年鉴)编纂工作方案》,为《武汉年鉴》组稿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市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常务副市长每年都要对《武汉年鉴》编纂工作方案进行审定,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指导完善年鉴的刊载内容。同时还协调市财政部门,积极解决出版经费,为《武汉年鉴》的顺利出版提供了经费保障。

2. 注重学习兄弟年鉴编纂的好作法、好经验是提高编纂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武汉年鉴》在编纂工作中十分重视学习借鉴全国兄弟城市年鉴编纂工作中的一些好作法,每年下半年均组织编辑学习研读交换来的兄弟城市年鉴,并以此开拓自己的视野,推动编纂工作的良性循环。近几年,通过学习《广州年鉴》注重短条目的经验,大力提高短条目在全刊条目总数中的比例,2009年卷《武汉年鉴》500字以下的短条目占全书条目总数的比例达到604%,使全刊的信息涵量得到较大扩展。通过学习《西安年鉴》注重体现城市年鉴地方文化特色的经验,加大“文化?新闻”、“社会科学”、“教育”等重点反映武汉地方文化信息资料的类目的编纂力度,较好地提升了《武汉年鉴》的文化品位。通过学习《哈尔滨年鉴》四级审稿制度的经验,除按编纂体例、条目选题标准对年鉴刊载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外,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把关审稿,确保年鉴刊载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学习《杭州年鉴》在卷首刊载“数字杭州”的经验,增设“数字武汉”的内容,集中反映武汉市主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指标,同时在“附录”中增设“武汉的一天”分目,将武汉市一天发生的生产和消费情况用数字体现出来,此举在加大信息含量的同时,增强了年鉴刊载资料的新颖性和可读性,成为读者最喜欢查检和阅读的分目之一。通过学习《大连年鉴》注重卷首彩图专辑编纂的经验,精心策划和设计“武汉风貌”的刊载内容,使其逐渐成为全刊的一个亮点类目。通过学习《南京年鉴》注重时效性,努力缩短年鉴出版周期的经验,对编纂出版的各个阶段实行目标管理,缩短出版周期,保证年鉴时效性得到最大发挥。通过学习兄弟城市年鉴的成功经验,《武汉年鉴》找到持续提升自身质量的有效途径,为确保《武汉年鉴》编纂的较高质量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3.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是提高编纂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编纂队伍是《武汉年鉴》始终不渝追求的目标。建立责任编辑目标责任制度,确保各项编纂工作有章可循。认真制定和落实《武汉年鉴》责任编辑编纂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将责任编辑的一审工作分为7个时间段(4个时间段以20天为一个周期,后3个时间段以10天为一个周期),并确定每个时间段责任编辑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对责任编辑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促进了各项编纂工作的有序展开。加强与年鉴撰稿者交流协调,确保精选精编工作落到实处。《武汉年鉴》全体编纂人员与撰稿者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在框架设计、文字处理、数据核对等方面的协作,并妥善解决组稿、审稿中遇到的问题。由于机构改革和各单位内部人员不断调整等原因,年鉴撰稿队伍很难保持稳定,“金融”、“工业”、“城市建设和管理”等一些类目在组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保证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类目的责任编辑不辞辛劳,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克服供稿单位分散、撰稿难度较大的困难,保证了组稿任务的按时完成。为提高撰稿者的专业水平,《武汉年鉴》每年上、下半年都各组织一次作者培训班,在与作者交流编纂心得的基础上,取得了加快组稿进度、提高稿件质量的效果。《武汉年鉴》编纂人员十分注重把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贯穿于本职工作的全过程,工作不讲条件,劳动不计报酬,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每年从年初到7月底出版这段时间,除正常的工作时间以外,经常利用双休和节日加班加点,有的同志白天在单位工作,下班后还将稿件带回家编辑。在编纂任务最繁忙的3月一7月,几乎没有休息日,充分体现出《武汉年鉴》编纂人员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按期较高质量完成《武汉年鉴》编纂任务的同时,近两年《武汉年鉴》编纂人员奋发进取,自我加压,充分利用年鉴资料,出版了一批成果。2008年,编纂出版《武汉改革开放三十年鉴》,全书50余万字,刊载随文图片900余幅,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推动武汉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奉献了一份厚礼,获得全国城市出版社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优秀图书特别奖。2009年,编纂出版首卷《武汉城市圈年鉴》,全书100万字,刊载随文图片204幅,为探索中国年鉴界编纂区域性综合年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出版后受到读者欢迎,并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中获得综合一等奖;编纂出版《龙腾江汉——武汉解放60年大事纪略》,全书70余万字,向读者展示了武汉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并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的发展轨迹,在湖北省社会公益出版专项资金奖励项目评选中获得奖励项目图书类三等奖。

近几年,《武汉年鉴》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兄弟年鉴的差距,清楚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进一步提高质量,办出《武汉年鉴》特色方面,在创新年鉴品种,填补以《武汉年鉴》为龙头、其他年鉴系列共同发展的空白方面,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年鉴编纂出版方式以及探索建立更快捷、更高效的组稿机制方面都还有许多需要破解的课题。为了持续保持《武汉年鉴》编纂的较高水平,我们决心以“发展高于一切,事业重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怨无悔的奉献热情,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武汉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再上新的台阶,为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作者:武汉年鉴社 张 辉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