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严把编鉴运作“五关”打造地方文化品牌

点击数:30612009-07-31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张家港年鉴》自1996年创办以来,至今共出版13部,总计1000余万字,已成为张家港记录历史、资政育人的一部生动教材。同时经过多年的编鉴实践,《张家港年鉴》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编纂风格和特色。1999年,《张家港年鉴》率先推出“悬赏捉差错活动”,被评为中国年鉴界年度十件大事之一;2001年,张家港史志办率先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全国出版界先河;2004年,《张家港年鉴》改为全彩印刷,并出版电子光盘随书赠送;2005年,张家港史志办又提出“把《张家港年鉴》打造成一项地方文化品牌”的目标;2006年,《张家港年鉴》的改革创新成果被列入中国方志系统年鉴十件大事之一。20042007年,《张家港年鉴》连续四年获全国“特等奖”。在编纂《张家港年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严格把好编鉴运作的“ 五个环节”,才有可能编纂出领导满意、读者公认,且可信、可用、可读的高质量年鉴。  

一、以创新的精神科学设置框架,把好“纲目关”

纲目是年鉴的骨架,条目是年鉴的血肉,“纲举”才能“目张”。有人说:“有一个好的纲目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话很有道理。调整制定纲目,是年鉴编纂运作的第一步。起好步至关重要,为此,近年来我们在启动新一部年鉴编纂时,总是事先做到“三个把握”,即:通过征求意见、撰写论文、总结研讨等方式,把握上一部年鉴的得与失;通过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吃透上级的大政方针,把握年度的时代特征;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整理市报大事要闻,把握年度的地方特色,从而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制定好既传承优秀成果,又体现时代性、突出地方亮点的新纲目。2008年卷《张家港年鉴》为调整纲目,先后下发并回收征求意见表100多份,编辑部人人撰写总结或论文,并专题召开研讨会,在继承上年纲目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生态环境建设”、“人大换届工作”、“景区建设”等篇目、分目,使框架结构更具时代性、地方性。    

纲目制定后,还有一个被众多撰稿者所理解、接受和执行的过程,否则仍难以实施到位。实践证明,仅靠常规培训是不够的,还需新增制定“纲目实施细则”这一流程。《张家港年鉴》从2005年以来,一直要求各责任编辑按其分工,围绕纲目制定详细的撰稿细则。撰稿细则具体到各撰稿单位的概况要素,常规条目、子目、大事条目的设立及图表配置、字数控制等细化内容;对那些无扎口管理的年鉴内容,则采取先分解后组合的办法,落实到相关单位,并在召开培训会议时,把撰稿细则连同纲目发放至各撰稿人手中。这样,便使撰稿者更加有的放矢地搜集资料、撰写稿件,促进了原稿质量的提升。  

二、按一步到位的要求精心组稿,把好“稿件关”

组稿是年鉴编纂运作的第二步,包括撰写稿件和整理编辑成“篇”,这是确保年鉴编纂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为确保成稿到位,减少以后审、校稿无谓的调整和改动,每年编鉴一开始,我们就要求按一步到位的要求去运作,着力在“四个加强”上下工夫,即:在加强与重点撰稿单位的研讨指导上下工夫,确保重点篇目、重点内容撰写到位;在加强对撰稿新手的辅导上下工夫,确保撰稿质量平衡提高;在加强对统计年鉴的研究和数据利用上下工夫,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在加强对原稿质量的把关上下工夫,确保编辑时原稿质量基本到位。    

2005年起,《张家港年鉴》按照“一步到位”的要求,又采取了两大措施。首先,将志书行文规范、年鉴行文通则、条目编写规范、相关资料征稿要求、年鉴操作流程及常用符号用法、数字用法、常见别字等汇集成册,印制了6000本《史志鉴工作手册》,每年下发一次,使撰稿者人手一册,以对照学习,统一行文规范。其次,改变了以往“单位写什么稿件,编辑就改什么稿件”的做法,而是对原稿先进行初审,并视质量分为不符合要求、需补充资料和基本符合要求三类,对一、二类稿件由编辑提出修改意见,退回撰稿单位重新撰写或修改补充,只对第三类稿件才允许进入编辑程序。这样既保证了原稿质量,又减轻了编辑改稿的压力,提高了编辑质量。  

三、用精益求精的作风控制质量,把好“审校关”

审核校对是年鉴编纂运作的第三步,其操作的环节较多,任务也较为繁重,直接关系到年鉴的成书质量。一般来说,对年鉴大多实行“三审三校制”,即编辑分工初审、撰稿单位领导复审、主编(含出版社)终审和自校、互校、协校。从理论上讲,经过“三审三校”,年鉴的编校质量是不会发生太多差错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家康所指出的那样:“多数年鉴的编校质量不容乐观”。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关口组合式审校”的方法。  

“多关口组合式审校”是指在“三审三校”中,进一步扩大审校范围,增设审校环节,增加审校力量,并将多道审校工序按既定的操作流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关口的,且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审校链。从《张家港年鉴》的运作实践看,采用的“多关口组合式审校”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撰稿单位负责人初审与编辑分工初审相组合,即撰稿员在完成初稿后,需报分管领导初审签字后再送责任编辑审核,这样做,可以防止在二审(撰稿单位领导复审)时出现改动较大的问题。第二种是撰稿员核对、单位领导复审与互校相组合,即在出第二次清样稿后(第一次清样稿为自校稿),既组织编辑部人员互校,同时又分送撰稿单位,由撰稿人核对、负责人复审,并签字加盖公章后送责任编辑,经汇总后再进行修改。第三种是主管部门审核、印前捉差错活动与协校相组合,即在出第三次清样稿后,既组织编辑部人员协校,同时又呈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保密局等主管部门审核,并把以往的悬赏捉差错活动由印后移至印前,聘请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相关人员参与审核校对,同时按照出版社终审稿件,经责任编辑汇总后再进行修改。这样,经过多层次、多方面的把关,就可把编校差错率降到最低限度。20052007年,《张家港年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年鉴编校质量评比,在所抽查的页码中,均未发现一起差错,连续三届获得“特等奖”。

四、按吸引读者阅读的需求精心设计,把好“装帧关”

以往,《张家港年鉴》采用的都是黑白印刷,且在卷首不设置公共彩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力。从2004年起,我们按照美观、大方、实用的要求,先后采取三项措施加强年鉴的装帧设计。  

首先,是增设公共彩页,每年用32个版面安排卷首图片,突出全市年度成就、年度亮点的宣传。如2008年卷,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专门设置了“历史的巨变·张家港改革开放30年成就”、“历史的巨变·张家港改革开放30周年纪要”两个栏目,分别用16张图表和20个图文并茂的专题突出反映张家港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同时开设“协调张家港”栏目,对全市2007年度的十大要闻、“真心英雄”十大新闻人物评选以及利税超百亿元企业等进行图文介绍,生动反映了张家港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争创江苏“第二个率先”示范区主题,建设“协调张家港”,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成绩。实践证明,公共彩页的增设,不仅增强了年鉴的宣传功能,强化了图片的存史性,而且提升了全书的美观度,对读者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是由黑白印刷改为全彩印刷,同时按图文并茂的要求增加随文图片,并附赠电子光盘,便于读者读鉴用鉴。从2005年起,我们又将原16开本改到大16开本。  

再次,是强化宣传彩页的统一设计。自2006年起,我们从弱化宣传彩页的“广告味”出发,开始探索如何使宣传彩页的内容与全书融为一体,先后按年度特点开设了“撤县建市20年辉煌”、“争当‘第二个率先’排头兵”栏目;2008年卷,我们又专门设置“改革开放30年辉煌”、“争创江苏‘第二个率先’示范区”栏目,将100多个单位的宣传彩页视不同内容分别置于上述两个栏目之中,同时委托广告公司对宣传彩页进行统一设计,提高了全书装帧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五、按规范运作的要求健全制度,把好“考核关”

为确保层层把关的编鉴运作机制落到实处,仅有“纸上谈兵”还不行,还得靠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督查考核制度作保障。为此,近年来我们在编鉴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下考核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督查制度。其中主要有:对原稿的督查,我们不仅督查撰稿进度,而且还督查稿件质量,同时对那些资料不全、不符合年鉴编写规范的稿件退回重写或修改,待符合要求后才进入编辑程序;对成“篇”稿件的督查,主要由正、副主编按分工检查经编辑修改整理后的稿件质量,并从全书布局出发,提出修改意见、补充资料、删除重复条目;对“三校”清样稿的督查,在自校、互校、协校结束后,由总纂对每次校对质量进行检查,看校对修正是否到位。这样通过步步深入的检查,既督促了每道工序的责任人严格按既定质量标准操作,又把发现的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健全优秀撰稿员奖励制度。由于年鉴撰稿人员基本上来自各部门、乡镇,与年鉴编辑部无人事隶属关系,因而管理难度较大。为激励他们精心撰稿、多出精品,除了要开展好必要的培训和辅导外,还需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适当鼓励。《张家港年鉴》从创办起,每年都要评选优秀条目,按一、二、三等进行奖励,并将评奖结果书面告知各撰稿单位,以示表彰。从2004年起,《张家港年鉴》又开展了优秀撰稿员评选活动,评出撰稿质量高、年鉴发行工作好的10名同志为“优秀撰稿员”,由市领导在培训会上进行表彰。2005年起,我们又将“优秀条目”评选改为“优秀文稿”评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利地促进了稿件质量的整体提高,起到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推动工作的作用。    

三是建立健全连带责任的考核奖惩制度。目前在年鉴界,一般都给责任编辑发放适量的稿费,有的是平均分配,有的则是按编稿数量发放,各地做法不一。但如何运用好这一经济杠杆,发挥其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却大有研究。《张家港年鉴》以往一般是按编稿字数发放,并对成书后的差错追究编辑的责任,作出相应的处罚。但这一做法的弊端是对审稿和校对责任人的考核制约不到位。从2005年起,我们重新调整考核方法,变单纯的编稿数量考核为编稿质量、校对、发行三位一体的考核,并实行差错责任追究制。凡成书后发生的差错,不仅要追究编辑的责任,而且还要连带追究审稿、互校、协校人员的责任,这样,便能督促各道工序的责任人都增强工作责任心,层层把好关,从而纠正以往“差错只扣责任编辑,与我不搭界”的想法,齐心协力为打造《张家港年鉴》品牌而努力。  

应该说,《张家港年鉴》自创办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坚持严把上述“五关”,编纂质量不断提高,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并在历届全国年鉴质量评比中共获得16个奖项,其中2004年以来获“全国特等奖”4个,分别为2004年卷获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评比特等奖,2005年卷、2006年卷、2007年卷,连续三年获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特等奖,成为 “中国年鉴资源全文数据库核心年鉴”,被授予“中国年鉴奖”,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