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编辑工作探索

年鉴编纂规范性刍议

点击数:24972011-10-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以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质量评比中出现的编纂规范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年鉴编纂规范的内涵和要求,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年鉴编纂规范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完善年鉴编纂规范。

    关键词:年鉴编纂规范;年鉴编辑责任感


作为逐年编纂和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它的基本属性是“年度性、连续性、资料性和工具性”。①其中,“工具性决定年鉴的规范性、精要性”。②

关于年鉴编纂的规范性问题,似乎在我国年鉴界中已经解决。“在年鉴出版初期,年鉴编纂者首先注重的是年鉴的框架、体例、条目要素等年鉴内容的规范性问题”。③“在2000年之前,中国的年鉴编纂工作者着重探讨和研究的是年鉴体例、条目要素以及各篇目内容的规范问题,并认为规范化是提高年鉴质量的有效途径”。④确实如此。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比以前有很大提高,正如王守亚先生所说“这5年来,全国年鉴编纂质量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⑤然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年鉴缺乏创新精神,还是几年前的老面孔;编纂不规范,资料归类和一二三次文献的比例不协调;差错率较高,个别年鉴竟出现多处简单的错误;内容水分较多,一大段找不出信息点和知识点”。⑥对于上述问题的提出,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客观存在现象的说明,而且是对1980~1999年中国年鉴发展史第一次辉煌后的一种反思。在下文中,笔者着重针对年鉴编纂规范性问题提出一管之见,力求到达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出现问题的原因

首先,对年鉴编纂规范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或者是说仅限于表层。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中国年鉴事业从蓬勃发展逐步趋向稳步发展。虽说我国年鉴学的学科体系尚未构建完成,但是广大年鉴同仁和有志于年鉴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逐渐达成年鉴编纂需要规范的共识。作为工具书,规范性应该是与生俱来的属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许多年鉴都制定了“行文规范”、“编写规则”等,以李今山、范作义等编著的《中国年鉴编纂规范化》最具代表性。各地年鉴从年鉴的体例框架、条目内容、索引编制等方面进行规范。这些规范确实对年鉴编纂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然而,这还不够,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认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规范并长期坚持。

其次,满足于现状,继续探索精神还有待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质量评比地方年鉴评审中,有些年鉴的获奖位次上升了,有些年鉴的获奖位次下降了,这本身很正常。如果做深入探究的话(以城市年鉴为例),会发现有的年鉴无论是在综合奖的位次或是各单项奖的位次都相差不大,比较均衡;而有的年鉴则不然,在某个奖项中的位次较前,而在某个奖项中的位次落后,甚至相差一个等级。当然,位次并不能代表一切,但透过表象至少可以说明某种年鉴在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编校质量和检索手段等方面都达到规范一致的要求,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放松对年鉴编纂规范的要求,必然导致年鉴质量的下降。

第三,年鉴编纂队伍的不稳定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新时期年鉴事业的发展已有30年,在这30年中,老一辈的年鉴专家和年鉴工作者为我国新时期年鉴事业的开创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对年鉴事业的热爱和执着非常值得后辈敬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机构体制的变化以及人自然规律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鉴编纂队伍的稳定。一方面由于机构体制的变化,许多撰稿单位合并、撤销或重组,作为年鉴稿源的最初输出者之一——年鉴撰稿人因为机构的变化而变化,许多单位只能应付年鉴编辑部的组稿。另一方面,目前大部分年鉴编纂单位都是参照公务员的事业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每隔若干年公务员必须轮岗,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年鉴编纂队伍的不稳定性。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年鉴编辑对年鉴编纂工作从了解、熟悉、到全面掌握年鉴的编纂规范要求并能得心应手运用,笔者认为没有三五年的时间磨练,恐怕难以做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怎样在现有的环境下,保证年鉴编辑及年鉴撰稿者都能掌握编纂规范,保证年鉴质量不下降并有所提高呢?需要有怎样的编纂机制来保障呢?

二、年鉴编纂规范性的内涵和要求

既然年鉴编纂的规范性对于年鉴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年鉴编纂规范性的内涵怎样表述才是比较准确的呢?笔者查阅了有关的年鉴论著,发现对于具体的年鉴框架设计、条目内容、索引编制等规范化问题,不少年鉴工作者和专家已经有所阐述,并对提高年鉴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年鉴编纂规范性的定义,似还没确切的表述,笔者觉得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来推断、理解: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把“规范”解释为: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②“规范性”由此可理解为:符合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标准的特性。③年鉴编纂规范性:年鉴的编纂策划、框架设计、资料选辑、条目编写、索引编制、装帧设计都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实施。

年鉴编纂规范性的具体要求:①编纂策划。根据年鉴所属的类型、读者的需求和定位、时代的发展变化,制定编纂方案和体例规范。②框架设计。根据编纂体例的要求,框定能充分体现年鉴年度性、连续性特征的选题和选材内容,根据各个不同类型年鉴的特点选定3个或4个框架内容层次,并保持相对稳定。③资料选辑。年鉴中的一二三次文献按照一定的比例(笔者认为136)合理安排。④条目编写。条头简明扼要,条目释文以说明文为主体,不同类型条目记述的要素相对固定。小条目300500字,中条目5001000字,大条目10002000字。大、中、小条目比例适当,以小条目为主,占比为80%85%。⑤装帧设计。符合工具书简朴、大方、庄重的特点,设计风格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地方综合性年鉴可以结合地域文化特点设计)。

三、对于年鉴编纂规范性的几点思考

对于在年鉴中突出编纂的规范性,笔者认为是应该长期坚持的一项任务,是保证年鉴质量提高的首要条件。要长期坚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年鉴编纂规范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虽然每个年鉴编辑都认识到规范性对于年鉴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不够细心、经验不足、知识面不够广等,造成在某个编辑环节中出现问题,甚至是出现很简单的错误。其实这些都是因为没有从源头上把握好规范的原则。

第二,完善年鉴编纂规范。不同类型的年鉴有不同的规范要求,根据不同类型,进一步完善规范要求。以《苏州年鉴》为例,虽然也有编纂体例规范要求,大部分撰稿者和年鉴编辑也按照规范执行,但是总有一些问题出现,包括条目的文体,如有的撰稿者喜欢用修辞手法,空话、套话很多,有的撰稿者把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报告式释文提供给编辑部,今年编辑按照规范要求修改了,到明年还是同一个撰稿者,依旧送来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文稿。还有,条目内容要素不全,前后没有连续性,同样性质的条目今年可以含有5个要素,明年就有可能少了或多了一二个要素,等等。为尽量避免类似情况的出现,笔者认为有必要每年在组稿之前重温一下规范要求,总结上一年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有必要的话可以参照《年鉴编辑手册》对具体的规范要求进行修订,及时与撰稿者沟通,并注意可操作性,重点对条目编写内容规范,如概况条目、记事条目、人物条目等记载要素规范。至于框架设计,在保持3个或4个层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注意特色栏目的选择以及连续性。装帧设计注意封面、内页、封底设计风格的统一性、色彩的协调性,切忌把封面、封底当作广告宣传栏,降低年鉴工具书的品质。

第三,进一步提高每个年鉴编辑的自身素质。年鉴编辑的素质应该包括政治理论水平、职业道德、文化素养和业务能力。年鉴编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年鉴质量的高低。所以,每个年鉴编辑无论水平再高,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以便能够真正掌握年鉴编纂理论和体例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

第四,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年鉴编纂长效管理机制,尽量保证不出现因为编辑人员的调动而导致编辑水平下降的情况。编辑部可以每年制订编辑人员继续教育的计划,安排编辑人员参加年鉴业务知识培训,在平时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讨论解决,可以提倡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提高年轻编辑的水平,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五,进一步加强对年鉴撰稿者的培训,让每个撰稿者了解年鉴的编纂规范。因为年鉴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众多的支持,只有让每个撰稿者都熟悉年鉴的体例规范,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年鉴的质量。



参考文献:

①②孙关龙:《年鉴的性质和特点》,载《年鉴编辑手册》,线装书局,2008

③④阳晓儒:《规范与创新:年鉴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载《年鉴论坛》(第一辑),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⑤⑥王守亚:《第四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地方年鉴评审工作总结》,载《年鉴通讯》(2009年第5期)。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