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年鉴研究

关于高校年鉴编撰创新的思考

点击数:29802009-05-12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校年鉴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自身发展,充分发挥其功能,更好地服务教育,是摆在年鉴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和重要的任务。

高校年鉴的编撰有相对固定的编写程式、框架类目,这当然是适应编撰效率的需要,但往往陷于公式化、格式化,缺乏新意和生气。创新意识的缺乏表现在高校年鉴的运作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早期阶段,单一、老套,缺乏激励机制、竞争机制。长此以往,它将无法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而最终影响到年鉴的生存。随着整个教育形势的发展,高校年鉴也必须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才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水平。    


一、高校年鉴的特点


高校年鉴是全面、系统、翔实地介绍学校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记载学校年度教学、科研、管理的重大事件、重大成果、重要统计资料,汇集学校各方面重要信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工具书,是对年度内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如实反映。

首先,高校年鉴记载着当今学校教育发展最基本的情况,既是学校各个系统一个年度档案的浓缩,也是服务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实用性较强的工具书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因此,具有权威性是高校年鉴的特点之一。

第二,精确性特点是将一年中大量的信息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分析、加工,突出重点、点面照应,最后以高度密集的方式,全面翔实地传送给读者。

第三,时间性特点是以年为期,逐年编辑学校一年内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是年度性史册。

第四,连续性的特点是逐年续编,不得中断,其内容前后联系,互相衔接,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系列编研成果,系统地反映历史面貌。


二、倡导创新和规范两手抓   


年鉴创新实质是张扬年鉴的特色化,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提高年鉴质量的目的,其间,框架结构的特色化是核心。张扬特色化对纠正当前较为普遍的年鉴平庸化现象非常必要。这既是社会实践发展对年鉴的要求,又是对读者产生影响力,发挥年鉴信息资料价值的需要。然而,在强调创新时规范问题谈得不够,由于年鉴中的不规范问题使年鉴的特色化内涵不完整,因而最终形成不了自己真正的风格。从理论上讲,创新和规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新对应的概念是守旧;规范对应的概念是随心所欲,没有标准、没有规则,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从实际看,其创新情况和规范情况不一定是同步的。  重创新、轻规范不能不说是当前年鉴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实情况是不少年鉴内容中,条目选题、条目标题、文体、文风、行文书写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规范问题。因此从塑造年鉴风格、提高年鉴质量的要求上讲,年鉴界面临着创新和规范双重任务,两者不可有所偏废,并且是一项不懈追求的长期任务。真正意义上的年鉴风格是年鉴特色化和规范化的统一。


三、注重创新拓展年鉴的内容


1.首先必须创新年鉴的框架。框架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突出个性。学校作为同一类事物,其基本属性和功能是一样的,工作都有教学、科研、管理等。但是不同的学校,由于性质不同,定位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优势不同,区别也是有的。目前,从各个高校年鉴的实际看,框架雷同化、模式化的问题相当突出,不同学校的年鉴都长着同一张面孔——框架设计、栏目名称、体例模式等等都相同或相似,甚至读起来内容都觉得差不多,缺乏个性;纵观学校发展了,变化了,但其年鉴“从小到大”、“一如既往”。这使得高校年鉴看起来缺少生气与活力。

要打破这种“千人一面”的格局,就要实现框架的个性化。各校的年鉴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不应当互相照搬照抄。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新事物、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年鉴框架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学校发展的面貌,每年都应该根据形式的发展变化,对框架的结构作出适当的调整、优化和创新,使之尽可能科学合理、系统完备、层次分明,从而凸现时代特色、学校特色和年度特色。要善于抓住各校的强项、独到之处、独特的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栏目,并适当安排版面。在保持年鉴总体框架结构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前提下,对它作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做到因事设类,设定反映年度特点的专题栏目,突出重要信息资料,有利于把上一年度工作中的新发展、新成就、新特点、新经验、新问题、大事、要事、特别事等挖掘出来,从而提高高校年鉴的信息价值、存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要注意突出年度的发展特点,对年内学校有全局性影响的大事、热门话题、具有长久存查价值的资料等重点辑录,鲜明地展示出学校的亮点。必要时可开辟新的栏目,取代旧的栏目,实现栏目设置的与时俱进。如一些高等院校的校庆活动,可以用专题栏目的形式反映,既便于查考,又能吸引读者。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可以在框架设置时考虑以类目或分目形式反映。做到框架因内容而设,内容因框架而定,不断创新框架,使年鉴年年编,年年有新意。

2.高校年鉴的内容是否充实是由其框架和体例决定的。年鉴的体例由单一走向多元,必须有丰富的内容作支撑,这就要求编撰者创新观念,把学校工作的特色在年鉴框架和体例上表现出来,使年鉴篇目设置科学、合理,内容完整,信息资料厚实。如“教学改革”,不能仅在文字表象上作简单的记述,要注意在提高信息“含金量”上下工夫,要挖掘改革的内容和深度,体现教学改革的真正成果,同时还可进一步反映实施教学改革的人物活动。“教学工作”是高校年鉴与其他年鉴相区别的重要特色。在高校年鉴中应突出“教育改革”、“师资队伍”等新的专业栏目的中心地位,不仅能突出高校特色工作,同时也增强了高校年鉴的时代特色。

3.年鉴条目标题要精练、准确、新颖。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题,条目的标题是条目的眼睛,在年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读者了解年鉴内容的一个窗口。好的条目标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够把读者吸引到年鉴的条目内容中去;反之,枯燥乏味空洞的条目标题就会让读者敬而远之。因此,在编撰年鉴时,应切实重视条目标题的锤炼工作,其文字首先要精练准确,而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更不能大而化之,如“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服务”等,使读者犹如雾里看花,弄不清楚所记述的是什么内容。在文字精练准确的基础上,条目标题还应力求新颖,讲究一定的文采,能准确、生动、传神地传递出条目所包含的信息,让读者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四、加大年鉴表现形式的创新力度


一般来说,年鉴形式要服务和服从于年鉴内容,但好的内容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体现、来表达;而好的年鉴表现形式,会激发起读者阅读年鉴的兴趣,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从而成为提高年鉴可读性的“助推器”。形式好可以更好地充实服务内容,提高年鉴的吸引力。

图片作为一种形象化的信息资料,既可充实年鉴的内容,又具有文字所不能比拟的直观性,使读者一目了然,弥补了用文字难以表述的缺憾,因此成为年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适当增加图片资料,做到图文并茂。高校年鉴一般是在卷首集中提供图片资料,同时应考虑在文中适当穿插图片,增强文字的直观性和吸引力。图文并茂,可提高年鉴的直观性和可读性。现在许多高校在年鉴目录页前增加了照片彩页,但给人总的感觉是会议全景和领导握手的照片比较多,应多选取反映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第一线的照片。    

文字是年鉴记述的主要形式,同时采用表格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于那些分类指标、统计数据比较多的年鉴信息,如果采用表格进行记述,既简洁明了,又节省了文字量,压缩了年鉴篇幅,可谓一举多得。另外,可以穿插图表等手段来表现年鉴的内容,这样,既可使版面活跃、美化,又给人直观、印象深刻,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从而提高年鉴的质量。在高校年鉴的编撰中,要积极倡导文、表、图并茂的理念,加强文、表、图的综合运用,做到合理搭配、相得益彰,形成年鉴表述内容的整体合力,为读者提供多方位、多视角的年鉴信息服务。    

另外,出版形式要实现多样化。在坚持出版印刷纸质年鉴这种静态信息的同时,也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推出年鉴的电子光盘版和网络版。    


五、加强高校年鉴的信息化建设


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信息化全新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年鉴是信息资源的载体,其功能是服务社会,因而其创新和发展必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以各种表现形式和功能形式加以展开。    

高校年鉴编撰应树立以用为主、文献资源共享的理念。年鉴信息化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年鉴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更不能等同于电子书和网络出版。年鉴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网络化是信息共享和交流的途径,网络化同时也是对传统编撰方式的巨大改革,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年鉴的信息采集、编辑、流转、审核、评价等。年鉴网络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高含金量的年鉴信息库,服务于社会。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信息载体,年鉴的网络化必将成为其信息服务的新模式。所以要加强年鉴网页制作,使相关资料信息及时上网,既降低成本,也便于查阅;同时设计相关软件,方便一些材料、数据的汇总集成,以提高编撰效率,缩短出版周期。另外,编撰人员要加强研究和交流,及时掌握年鉴编辑动态,从高度、深度和广度上思考和推动年鉴的推陈出新。通过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理论研讨,一方面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理论研讨;另一方面积极融入整个年鉴界的“大集体”中,通过参与年鉴界的学术活动,扩大眼界,促进自身发展。为此,可学习地方年鉴的经验,在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指导下,成立高校年鉴协会,制订工作规划,定期召开年会,进行信息沟通,经验交流、理论研讨。要注重开放性,由封闭、单门独户搞编研,突破按部就班搞编研的方式,适应信息社会高效益、快节奏的需要,逐步开放,纵横联系,取长补短,各显特色来促进共同发展。

近年来,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大力倡导年鉴创新。高校年鉴也应该通过提高对年鉴重要性及其价值的理性认识强化创新意识,同时通过调动年鉴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激情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抓住机遇,搞好高校年鉴的编撰工作。




参考文献:

〈1〉盛况:《高校年鉴编纂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兰台世界,2007年第5期。

〈2〉赵红全:《高校年鉴编撰要把好质量关》,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12期。

〈3〉蔡西玲:《关于高校年鉴的若干思考》,《年鉴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1期。

(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