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办:中国出版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

首页>>理论与实践

从《中国年鉴总目提要(1949~2011)》 浅析建国以来我国年鉴的出版与发行特点

点击数:304662013-11-30 00:00:00 来源: 腾龙公司客服中心-19908888867

内容提要:本文在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总目提要(1949~2011)》编撰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了中国年鉴的出版情况与发行特点,以及在年鉴出版发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年鉴总目;年鉴出版;年鉴发行;国家图书馆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①,是一种集数据、情报、资料为一体的高密度、多元化的信息载体,也是一种参考价值极高,能够满足读者多方面需求的权威的文献形式,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特点②。通过年鉴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时事动态,查找政策法规、人物生平、书刊论文等统计资料,获取行业、学科发展中最为翔实准确的数据信息。

图书馆与年鉴一、国家图书馆年鉴入藏情况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是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国家图书馆文献采访总原则是:中文求全,外文求精;国内出版物求全,国外出版物求精;多品种,少复本。接收缴送与购买是国内文献的主要采访方式。年鉴是连续性出版物,入藏的完整性也是文献资源建设评价的必备指标,要力争把全国出版的年鉴收藏齐全,并把每一种年鉴的每一个卷期补齐,保证每种年鉴的连续性;构建完整的年鉴馆藏体系。

国家图书馆年鉴专藏始于1992年。为了满足读者对年鉴资料日益增加的需求,北京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年鉴出版与馆藏调研。通过中国年鉴研究会获取了截至1990年底405种年鉴出版单位的详细信息,同时积极寻访购买补藏年鉴。1991年底馆藏年鉴约300种,工具书室藏年鉴179种,中文资料室50种,基藏库约60余种。1992年底工具书阅览室的室藏年鉴总数接近360种,并将分散在各类工具书中的年鉴另辟区域单独排架,为读者提供年鉴的集中阅览服务③。1992年,参考研究部提出举办年鉴展览的建议,得到馆领导的批准并得到中国年鉴研究会的热烈响应与支持。1993518日至618日由北京图书馆和中国年鉴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首届年鉴展览”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辑出版的各类年鉴450多种,总计3000多册。通过展览为北京图书馆补充了约100多种年鉴,在所收到的近千种年鉴展品中,其中约有20%补充了原有的缺卷。借此机会沟通了与全国年鉴编辑出版单位的关系,加强了联系,积极向编辑出版单位宣传缴送制度,旨在使国家馆成为全国年鉴的收藏中心④。19956月中国年鉴阅览室(当时为工具书第二阅览室)正式成立,室藏年鉴种类约700余种。截至20132月,年鉴阅览室室藏年鉴种类已达4334种,26068册;国家图书馆馆藏年鉴种类5076种,缺藏693种。

多年来国家图书馆不断加强年鉴资源建设,但由于我国年鉴的出版发行特点,很多年鉴的出版信息不易获得,在年鉴入藏种类上仍有约12%的缺藏,在卷期连续性上的缺藏比例更大。尤其是县(市)、区级的统计年鉴因其发行量低,获取难度较大,缺藏率较高,如:《蕲春县统计年鉴》《临武统计年鉴》《奉贤统计年鉴》等。

鉴于年鉴的出版发行特点,很多由编辑部、统计局等内部出版发行的年鉴,不容易获得出版信息,给收藏单位带来很大困难,目前尚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年鉴书目,很难保证图书馆界年鉴入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国家图书馆已入藏的5000余种年鉴中,有相当一部分年鉴的创刊信息不清,卷期不连续,因此,我们认为编辑出版建国以来我国完整的年鉴书目提要势在必行。国家图书馆于20123月启动《中国年鉴总目提要(1949~2011)》的编辑工作,计划于201311月向出版社提交书稿;同时利用数据库软件,建立动态可检索和链接的年鉴书目提要数据库,每月或季度更新,可以链接馆藏数据等,为图书馆界选择年鉴入藏提供信息,为科研读者的研究提供更详细的参考工具,同时也为年鉴学者的研究提供翔实的资料信息。

中国的年鉴人已经创造了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一次辉煌,现在正在创造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二次辉煌,亦已为中国年鉴在世界年鉴之林争得一席地位。然而,我们距离真正创造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二次辉煌——铸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的目标还相当远,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将落到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年鉴人身上⑤。从目前年鉴的出版情况看,每年依然会有近一两百册新的种类创刊,但是保证年鉴出版的连续性是目前年鉴编纂部门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二、我国年鉴出版概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年鉴的出版事业经历了建国初期的萧条时期,文革的空白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79年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一任总编辑姜椿芳向邓小平报告,拟出版与《中国大百科全书》配套的《中国百科年鉴》,邓小平同志指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从此,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年鉴事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速度之快是世界年鉴史上没有的,也是中国许多文化载体的发展无可相比的⑥。从上世纪80年代起,迎来了我国年鉴的出版高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党和政府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年鉴事业得以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年鉴出版事业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我国年鉴出版情况

建国后的前30年,我国只出版了大约17种年鉴,类型比较单一,基本上出版几期后即停刊。见表1


11978年以前我国出版的17种年鉴

50年代

1950年创刊《开国年鉴》(1950

1950年创刊《人民手册》(从1950出版至1965年,停刊)

1951年创刊《新沂河年鉴》(1949~1950,停刊,内刊)

1951年创刊《治淮汇刊》(第一辑至第六辑,1958年停刊)

1952年创刊《开滦年鉴》(19521962年卷,停刊,1988年复刊,内刊)

1953年创刊《世界知识手册》(1958年更名为《世界知识年鉴》,至1965年卷后停刊,1982年复刊)

1958年创刊《球类比赛年鉴》(19581959,停刊)

1958年创刊《中国摄影年鉴》(1958年卷后停刊,1984年复刊)

195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1957198180年代中后期停刊,2002年部分复刊,2007年全面复刊)

60年代

1960年创刊《台风年鉴》(1957上海气象台、广州气象台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年创刊《中国体育年鉴》(1949~1962196319641966年以后停刊,1981年复刊)

1966年创刊《广东省地面气象年鉴》(19651984,内刊)

70年代

1971年创刊《厦门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66~197019711972、从第4卷起更名《厦门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6年起更名为《厦门统计年鉴》,出版至1996卷,停刊)

1972年创刊《台风年鉴》(中央气象局编,1972年补编1949~19511971年卷,之后逐年编印,1989年起更名为《热带气旋年鉴》)

1977年创刊《内蒙古自治区灾害性天气年鉴寒潮》(1955~1975停刊)

1978年创刊《河北省地下水位年鉴:石家庄地区1966~1976,停刊》

1978年创刊《台风海浪与增,水年鉴》(19731978卷,停刊)

1950年,天津进步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年鉴》是新中国成立后问世的第一部综合性年鉴,至1966年这16年间,我国只出版了12种年鉴,这与解放初期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落后局面,以及对年鉴事业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不无关系。这一时期,还翻译出版了《阿尔巴尼亚共和国统计年鉴》《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统计年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家畜卫生年鉴》等五种外国年鉴。文革10年我国年鉴出版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文革后期,只翻译出版了《联合国裁军年鉴》《科学年鉴》《粮农组织贸易年鉴》等粮农组织系列年鉴,除了个别地区统计局内部出版的《统计年鉴》以及中央气象局编印的《台风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外,其余年鉴几乎全部停刊,造成了我国年鉴事业长达10余年的断档。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年鉴的出版情况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年鉴事业迎来了出版高潮,各种统计年鉴、专科年鉴、行业年鉴、企业年鉴不断创刊,填补了我国很多领域年鉴出版的空白。1980年,《中国百科年鉴》首先问世,年内相继出版的还有《中国出版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世界经济年鉴》《自然杂志年鉴》(从第2卷起改为《自然科学年鉴》)《寒潮年鉴》,以此拉开了中国“年鉴热”的序幕。1981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戏剧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小说年鉴》《上海气候年鉴》《广东省戏剧年鉴》《北京统计年鉴》等相继创刊。据粗略统计,19801989十年间共创刊584种年鉴(包括内刊,下同),其中1987年创刊达120余种,迎来了上世纪80年代的出版高峰。上世纪90年代,年鉴的出版势头更加强劲,1990年至1999年创刊的年鉴达到1666种,是80年代创刊的2.85倍,其中,世纪之末的1999年是九十年代年鉴出版的最高峰,达220余种,上世纪90年代末年鉴出版种类累计约达2270余种。进入21世纪后,年鉴的出版仍然维持强势,并且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这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紧密相关,每年都有220270余种新年鉴创刊。20065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正式把地方志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其中“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从法律的角度明确了地方综合年鉴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县、县级市、区级综合年鉴相继创刊,很多在上世纪8090年代出过一二期后停刊的年鉴也逐步复刊,2006年新创刊(含复刊)的年鉴种类达到330余种,成为有史以来年鉴创刊的最高峰。

应该说,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和中国年鉴研究会的工作密不可分。在中国年鉴研究会及其地方年鉴工作委员会、中央级年鉴工作委员会的协调指导下,许多年鉴按地区、按系统、按行业、按类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协作活动,逐步形成网络⑦。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年鉴事业的起步阶段,研究会举办的学术活动着重交流创办年鉴的经验和体会,促进年鉴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是年鉴数量快速扩张时期,“年鉴编纂规范化”是这一时期学术活动的主题;到了21世纪,年鉴出版业面临市场经济改革和多种传媒、不同出版物激烈竞争的双重压力,学术活动开始转向以“年鉴创新”为主题,以提高年鉴界的整体竞争力,包括年鉴的质量、年鉴的品种数量、年鉴的现代化。许多年鉴实施年鉴创新发展,促进年鉴品种多样化、系列化,催生一大批专业年鉴和企事业单位年鉴的诞生,年鉴的编纂质量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⑧。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年鉴事业真正的形成时期,品种和数量增长之快,在中外出版史上实属罕见,不但品种数量不断上升,而且内容也长足进步;不仅如此,年鉴编纂理论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年鉴事业和年鉴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全国年鉴行业已形成一个涵盖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初具规模的信息网络。

笔者从2000年起,跟踪我国年鉴出版动向,在国家图书馆中国年鉴阅览室室藏和馆藏年鉴的基础上,参照《中国年鉴概览》⑨和《上海年鉴提要》,编制了全国年鉴出版总目,并逐年更新,至2012年已收集我国年鉴出版种类达5769种,按照每年200种左右的创刊速度,不远的将来就会达到6000余种(表2, 本统计数字包括内刊、停刊年鉴,不包括台港澳地区出版的年鉴,目前国家图书馆入藏台港澳地区的年鉴共有160余种)。

2国家图书馆入藏年鉴种类与出版总量比较

年鉴分类

国家馆入藏

年鉴种类

未入藏种类

年鉴出版合计

国家图书馆馆藏年鉴入藏率

全国性专业(专科)年鉴

922

23

945

97.57%

全国性统计年鉴

97

0

97

100%

地方综合性年鉴

1511

256

1767

85.51%

地方专业年鉴

1262

139

1401

90.08%

地方统计年鉴

532

113

645

82.48%

地方专业统计年鉴

153

22

175

87.43%

企业年鉴

316

40

356

88.76%

学校年鉴

165

45

210

78.57%

国际性年鉴

101

2

103

98.06%

其他

17

53

70

59.09%

合计

5076

693

5769

87.99%

(三)我国年鉴出版品种的多样化,填补了很多领域的空白

1.图录型年鉴。图像中蕴藏的力量最有力地表明了视觉传递的主题,具有号召力的图像可以对特定的观众甚至是一整代人产生影响。我国建国后最早出版的图录型年鉴有《中国摄影年鉴》《中国新闻摄影年鉴》等,随着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和不断创新,图录型年鉴的出版已达140余种,其中国际性的有30余种,逐渐形成摄影、书画作品、广告作品、艺术品拍卖、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奢侈品等系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风格上都十分新颖。如:《中国摄影艺术年鉴》《中国房地产广告创意年鉴》《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年鉴》《中国终端营销展示年鉴》《尊贵名品年鉴》《中国包装设计年鉴》《日本平面创意设计年鉴》《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年鉴》《全球最佳展会设计年鉴》等,尤其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美术设计的种类占很大比例,如:《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年鉴》《中国建筑设计与表现年鉴》《中国室内设计年鉴》《国际室内设计年鉴》《中国插画年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年鉴》等,仅《国际设计年鉴》就有4个版本,其中3种为中译本(德、英、意)。

2.专业(科)性、部门年鉴。全国专业类年鉴的出版累计已达945种,占总量的164%, 仅2006年以后创刊的种类已达300余种,占31.75%。如:《中国循环经济年鉴》《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中国船舶工业年鉴》《中国心理学年鉴》《中国茶业年鉴》《中国商标年鉴》《中国版权年鉴》《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年鉴》《中国核能年鉴》《中国易学与建筑风水年鉴》《暴雨年鉴》《中国藏学年鉴》《中国佛教文化年鉴》《中国桥梁年鉴》《中国碳酸钙工业年鉴》《中国海水淡化年鉴》《中国染料工业年鉴》《中国LED现实应用产业发展年鉴》《中国表面活性剂行业年鉴》等,填补了我国很多领域的空白,并逐渐形成系列。教育系列年鉴新增有《中国新音乐年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年鉴》《中国国际教育信息年鉴》《中国家庭教育年鉴》等,其中《中国基础教育学科年鉴》包含基础教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信息技术、学前教育等十四个分卷,由南京师范大学承担研究编写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基础教育没有学科年鉴的空白,将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地方专科性年鉴累计出版已达1401种,占年鉴出版种类的24.31%

3.企业年鉴。据统计,企业年鉴出版量达356种。上世纪80年代很多企业修志后,为了与志书相衔接,或者为修志积累资料,纷纷出版年鉴,有的一直连续出版,如:《陕西陕煤韩城矿业公司韩城矿务局年鉴》;有139种年鉴出版一部几年合卷,或出版几期后就停刊了,如《佳木斯第二发电厂年鉴》(1987~1995)、《鹤立林业局年鉴》(1986~1991)等;2005年以后创刊种类约100余种,新创刊的企业年鉴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如:《中国铝业公司年鉴》(国企)、《郑煤集团年鉴》(国企)《中国铝业年鉴》(中铝网主办)等,《川润年鉴》是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部民营企业年鉴,记录了从一个村办农机厂发展成为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的艰苦创业和成长历程, 2011年编辑出版了1992~20012002~20062007~200920104卷。 

4.统计年鉴。全国性统计年鉴出版约97种(表2),地方统计年鉴由各地统计局编印出版,以省、直辖市、地级市为主,约占统计年鉴的63.1%,绝大多数地级市都出版了统计年鉴,近年来县级、区级年鉴也不断创刊,但是比例不大;专业类统计年鉴以省、直辖市为主(表3)。

3地方统计类年鉴一览

 

地方统计年鉴

地方专业统计年鉴

合计

直辖市及所属区县

52

33

85

东北、华东地区

2

0

2

省(27

27

123

150

地市级

326

19

345

县、县市级

164

0

164

区、

74

0

74

合计

645

175

820

5.地方年鉴。地方综合性年鉴1767种,约占总数的30.63%;地方专业类年鉴1401种,约占总数的24.28%(表4)。

4地方年鉴出版一览

行政区划

地方综合年鉴

地方专业年鉴

合计

直辖市

4

240

244

直辖市所属区县

79

35

114

省(自治区)

27

656

683

地级、省辖市

329

396

725

县(市)级

1032

68

1100

区、街道

296

6

302

合计

1767

1401

3168

县(市)、区级年鉴出版量较大的省份有四川、云南、河南、江苏、山东、广东,新疆,而新疆2007年以后创刊的县级年鉴达到45种;区级年鉴出版最多的省份有江苏、四川、广东、河南;直辖市的区县基本都出版了综合性年鉴和统计年鉴;目前出版的镇一级年鉴有《朱台年鉴》(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的一个镇),已出版2004~20072008~20092010~2011年卷。

6.学校年鉴。据不完全统计,院校年鉴已达210种,实际数字应大于该数字,对于由学校内部编印发行的年鉴,出版信息不易掌握;主要以高等院校为主,极少数的中学出版有年鉴出版2011年首卷。如:《山东省北镇中学年鉴》2012年出版2007~2012年首卷,《天津南开中学年鉴》2011年首卷。

二、我国年鉴的出版发行特点

(一)内部发行的年鉴

由于很多年鉴印数少,只有一百至几百册的发行量,受经费、发行范围、密级等因素制约,往往采取内部编印发行,有部分年鉴获得省内新闻出版局内部出版物准印号。

据统计,我国出版的年鉴中,大约32.9%的种类没有标准书、刊号,尤其是一些地级市、县级、区级的统计年鉴,约有73.49%的种类为统计局内部出版发行,如《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年鉴》、《漳州统计年鉴》、《扬州统计年鉴》等。

地方专业性统计年鉴以直辖市、省级为主,其中5543%为内部发行,如:《北京市旅游统计年鉴》《上海工业交通统计年鉴》《河北省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等;这部分年鉴发行数量较少,由于是内部印发,获取有关出版信息有一定的难度,给图书馆界年鉴的完整入藏带来一定的困难,这类年鉴以统计数据为主,读者查询率,借阅率较高(表5)。

5内部出版发行年鉴所占比例

年鉴分类

出版种类

内部出版的种类

内部出版比例

全国性专业年鉴

945

96

10.16%

全国性统计年鉴

97

16

16.49%

地方综合年鉴

1767

464

26.26%

地方专业年鉴

1401

488

34.83%

地方统计年鉴

645

474

73.49%

地方专业统计

175

97

55.43%

企业年鉴

356

98

26.97%

学校年鉴

210

82

39.05%

国际年鉴

103

13

12.62%

其他

70

70

100%

合计

5769

1898

32.90%

(二)用刊号出版的年鉴

年鉴是连续性出版物,但是现在申请用国际标准期刊号(ISSN)和国内标准刊号(CN)出版的年鉴种类只有122种,占出版总量的2.1 %。有5种年鉴只申请了国内统一刊号。《佳木斯分局年鉴》2003年卷曾用刊号,但随着铁路分局的撤销而停刊;《湖南社科联年鉴》曾由船山学刊社用刊号出版,2006~2010更名为《湖南社会科学年鉴》,由湖南湘潭大学出版社用书号出版。

(三)用标准书号(ISBN)出版的年鉴

据统计,大约65%的年鉴为取得国家标准书号的正式出版物(包括已停刊种类)。但是由于种种较为复杂的因素,在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编辑的《全国总书目》上登载的年鉴种类远没达到这个数。比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年鉴,在全国总书目上就没有登载,包括《桦甸市年鉴》《蛟河年鉴》《辽源年鉴》《宽城年鉴》等县市年鉴。可见及时获取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年鉴信息依然存在一定难度2002年至2010年全国总书目所载年鉴种数图(四)出版社不固定,容易造成采访链断裂,造成缺卷(期)断档现象

有很多年鉴隔几年就会变更出版社,如:《苏州年鉴》从1987年卷至2011年卷,先后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年鉴杂志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百家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些区县级综合性年鉴不断变换出版方式,由内部出版变为正式出版物,再由正式出版物变为内部出版物,如:《安县年鉴》除了2007年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之前和之后各卷均为内部出版;《上海邮政年鉴》2000年卷至2005年卷先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从2006年卷起改为内部出版;很多年鉴创刊卷为正式出版物,之后改为内部出版。

(五)我国年鉴出版中的停刊、复刊、合并、更名、出版年跨度大、多年合刊现象

1.停刊现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鉴出版总量中约有19.79%的种类出现停刊现象。企业年鉴和专科(业)类年鉴停刊比例较大。如:铁路系统出版的128种年鉴中,有65种停刊,其中由于铁路分局撤销而停刊的种类达到44种;《中国百科年鉴》1980年创刊,是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相衔接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199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经15年全部74卷出齐,《中国百科年鉴》随之停刊。很多年鉴出版12期后,由于经费、编辑团队等诸多原因停刊,未继续出版,如:《中国家用电器年鉴》(2002)、《中国热喷涂年鉴》(2002)、《中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年鉴》(20032004)、《呼伦贝尔盟地方林业年鉴》(1991~1995)等。停刊数值的变化应该是动态的。见表6

6停刊年鉴种数

年鉴分类

出版种类合计

停刊种类

全国性专业年鉴

945

323

全国性统计年鉴

97

27

地方综合年鉴

1767

168

地方专业年鉴

1401

329

地方统计年鉴

645

17

地方专业统计

175

58

企业年鉴

356

139

学校年鉴

210

30

国际年鉴

103

50

其他

70

1

合计

5769

1142

2.停刊后再复刊的年鉴。如:《中国摄影年鉴》1958出版一卷后停刊,1984年复刊,由中国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1981~19831984~19851988年卷,后停刊,2006年再次复刊,出版了2006~20072007~2008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年共5卷;《河南国土资源年鉴》2002年创刊,出版2卷后停刊,2008年复刊后出版至2011年卷;很多县级年鉴出版1,2期后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也都停刊,在国务院颁布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后,很多区、县级地方志系统在编辑出版完成地方志后,纷纷恢复年鉴的编纂和出版,如:《舒兰年鉴》1986年出版首卷后停刊,2008年复刊,现已出版至2012年卷;甘肃天水市地方志办公室曾内部编印《天水年鉴》1987年卷,201112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卷则是天水市21世纪面试的第一部综合性年鉴。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全面整编刊印了历史上积存的水文资料,此后将水文资料逐年分区整理刊布,从1958年起统一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并按流域、水系统一编排成册;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冲击,各卷册相继停刊;由于《水文年鉴》资料的重要性和用户需求的迫切性以及重要文献存档的必要性,2002年水利部决定逐步恢复全国各卷册《水文年鉴》的刊印工作;2007年水利部水文局全面恢复了107586本的《水文年鉴》汇编刊印工作。

3.年鉴更名现象。因机构、行政区划的调整(撤地设市,撤县设市,撤市设区)而更名的年鉴,有的甚至出现题名的重叠,容易造成采访的断链。如:《中国餐饮年鉴》的前身是1993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主办的《中国饮食服务年鉴》(19932000),因国家机构改革,国内贸易部撤销而停刊,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03年起将《中国饮食服务年鉴》更名为《中国餐饮年鉴》;县级《玉溪市年鉴》(1987年创刊),19971213日,撤玉溪地区建地级玉溪市,撤县级玉溪市建红塔区,县级《玉溪市年鉴》从1998年卷起更名为《红塔区年鉴》,从2003年卷起又更名为《红塔年鉴》;《梧州年鉴》(20012007)内容以统计资料为主,从2008年卷起更名为《梧州统计年鉴》,从2009年卷起主办者由人民政府变更为梧州统计局(内刊);《梧州综合年鉴》(2005~200620072008)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从2009年卷起更名为《梧州年鉴》。《甘肃年鉴》有22009年版本,一本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19942009),内容以统计数据为主,从2010年卷更名为《甘肃发展年鉴》;另一本是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由甘肃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创编的第一本省级地方综合年鉴。《浙江环境统计年鉴》2008年创刊卷,因增加内容,从2009年卷起更名为《浙江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年鉴》。因此,很多年鉴需要追本溯源。

4.合并的年鉴。2006年起《中国市场统计年鉴》(1990年创刊)与《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创刊)合并为《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连锁餐饮住宿业统计年鉴》(原名《中国连锁餐饮企业统计年鉴》(2004年创刊)与《中国连锁零售业统计年鉴》(原名《中国连锁零售商业企业统计年鉴》(2004年创刊)于2007年合并为《中国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鉴》。

5.多年合刊现象。有很多年鉴创刊卷为了追溯往年资料,采用多年合刊,首卷之后逐年编辑出版;也有一些年鉴计划从第二卷起逐年编印,但各种原因未能做到,只能继续采取多年合刊的出版形式。如:《济南铁路局工程总公司年鉴》(1986~19901992~19961997~19992000~2002);《中国心理学年鉴》每2年出版一卷。

6.出版时间跨度大,不易掌握其连续性。如:《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1988年出版1987年首卷,2002年出版2001年卷(第2卷),第3卷遥遥无期。《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卷后,此后一直未能续编。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和有关方面专家教授协商,决定继北大版《年鉴》后继续编纂,到2012年年底前,分别以一年一卷(20082009)、二年一卷(2004~20052006~2007)、三年一卷(2001~2003)、五年一卷(1986~1990)、1991~19951996~2000)的体式,用三四年的时间,以共八卷的规模,陆续编完19872009年各年度《年鉴》,补齐二十多年来《年鉴》的空缺,陆续出版发行。自2010年度后,计划按部就班一年一卷,但目前只见到2008年卷的出版。《中国监察年鉴》19931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1991创刊卷;2007年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1992~19971998~2002年卷;201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2003~2007年卷。


参考文献:

① 肖东发:《年鉴学概论》,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

② 肖东发,邵荣霞:《实用年鉴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③ 马惠平:《论年鉴专藏建设及其读者服务工作》,载《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3年第1期。

④ 马惠平:《全国首届年鉴展览述评》,载《北京图书馆馆刊》 1993年第2期。

⑤ 孙关龙:《铸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年鉴及其年鉴学》,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9年第5~6期。

⑥ 孙关龙:《铸造中国年鉴事业的第二次辉煌》,载《年鉴信息与研究》1999年增刊。

⑦ 肖东发:《90年代中国年鉴事业的发展趋势》,载《年鉴工作与研究》,1994年第1期。

⑧ 许家康:《研究会是会员的共同事业》,载《年鉴信息与研究》2005年第6期。

⑨ 李维民,肖东发:《中国年鉴概览》, 北京华艺出版社,2003

⑩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提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RICHARD WILDE.《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年鉴》。

http://sun.njnu.edu.cn/news/2011-4/110637_591275.html

http://www.yellowriver.gov.cn/zlcp/kjcg/kjcg04_05/201108/t20110814_103306.html

http://www.mwr.gov.cn/slzx/sjzsdwdt/200801/t20080121_133760.html

(Top) 返回页面顶端